找回專注力

未來Family週刊2023.10.04  Vol.144

找回專注力_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

封面故事1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過度教養,壞了孩子的成長

封面故事2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家提醒:先創造進入專注的「儀式」才能事半功倍

封面故事3孩子專注力低,上課老是神遊?資深國小老師:5大原因先了解孩子是做不到,還是不想做

封面故事4為什麼孩子玩電動時可以很投入,但寫作業卻無法集中精神?5心法教孩子掌控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

封面故事1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過度教養,壞了孩子的成長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專注力有問題,與其擔憂焦慮,不如從日常生活的教養開始調整,親子共同努力。《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專家,彙整出提升專注力的具體做法。

找回專注力_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專注力是一種認知的心理歷程,像個過濾器,能過濾掉不需要的刺激,將重要的外界訊息帶入意識中,讓大腦更精細處理這些訊息,才能調整自己的行為,或做出有效且快速的反應。

現代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的專注力有問題,與其擔憂焦慮,不如從日常生活的教養面開始調整,親子共同努力。本期《未來Family》採訪多位專家,彙整出提升專注力的具體做法,除了生活中教養的Dos & Don’ts之外,也特別針對「寫功課」常見問題深入討論,並且帶孩子如何玩出專注力。

 

Dos1: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專心

長期關注兒少發展的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吳欣怡說,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會隨年齡增長而提升,通常不用特別訓練。但確實,現代生活有太多刺激如3C產品等,干擾因素多,孩子很難有完整、足夠多的時間好好觀察、完成一件事。

「理想狀態是日常生活中,就讓孩子知道何謂專心,並且適時對孩子的專心行為給予肯定,」吳欣怡說。父母可以先用能溝通的語言,讓孩子了解什麼叫專心,問問孩子:「你做什麼事的時候是專心的?什麼時候是不專心的?」把這些事情寫下來。

如果孩子一時想不出來自己的專心經驗,可以幫助孩子聯想,例如對準籃框投籃時、組合樂高積木時、玩手機遊戲時,藉由真實的生活經驗,讓孩子知道「專心」是什麼,並讓他們記住這種感覺。吳欣怡強調,有自覺才有自律,接著可以針對不專心的事情討論原因,再來思考解方。

若想要再藉由一些活動如手作、桌遊、閱讀、運動等等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陳宜男說,關鍵是父母一起陪同,讓孩子好好經驗這個活動。他建議父母,每週至少要有3天、每次至少30分鐘,非常專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或運動等等,親子共同經歷專注時光。

 

Dos2: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大多數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也是成長與學習的重要驅動力。本名陳建宏的塗鴉名師「大金剛」觀察,有時候孩子無法聚焦在眼前的任務,其實是被某一樣他很好奇的東西吸引過去了,這時先讓孩子充分滿足好奇心,是比較好的方法。

比方說,父母希望孩子畫畫、看書或者做功課,孩子卻一直想出去看在對街施工的挖土機。大金剛建議,不妨讓孩子花個幾分鐘出去看挖土機,「孩子看夠了、滿足了,接下來就會比較專心;如果硬是要孩子先專心完成任務,不讓孩子出去看,可能很難有好結果。」大金剛強調,與其對抗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先滿足,通常孩子僅僅是好奇,並非故意不專心。

Dos3:排除生理、心理干擾因素

有時候孩子不專心,背後可能有其他因素作祟。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陳伯峰說,很多孩子會因為在環境中感受到壓力,而注意力不集中,例如父母吵架甚至離婚、跟同學朋友之間的相處問題等等,這些煩惱都會讓孩子無法專心。生理的干擾因素也很多,例如有些孩子無法專心是因為肌耐力不足坐不住,也有孩子因為鼻子過敏無法集中精神。父母應該協助孩子找出不專心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且協助解決。

吳欣怡特別提醒,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荷爾蒙的變化、課業壓力的增加,身心會承受相當多壓力。父母平時反而需要思考孩子學業上的不專心是否與課業難度有關,並多關懷孩子的人際關係及情緒狀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理解,以及適度的情緒調適管道。

找回專注力_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

四招讓孩子專心寫功課

孩子上學後,父母最常見的困擾就是要盯功課。若覺得孩子寫功課不專心、希望能該善,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1.找出不專心的真正原因:陳宜男說,孩子不專心,通常有其他原因,比方說,有新鮮事想跟父母分享、想先做別的事情、人際關係令孩子煩心……等等。先釐清原因後,若是可以立刻解決的(例如有新鮮事想跟父母分享),就先解決;如果需要花比較長時間解決(如人際困擾),也可以先承諾孩子功課做完後一定跟他聊聊,讓孩子先把心情安定下來。

2.引導孩子把功課分割成小份:有些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是因為無趣或太難,這時候不妨引導孩子分配時間,把功課切割成小份。陳伯峰舉例,如果孩子能專心的時間就是10分鐘,那要孩子連續寫30分鐘的國語作業確實不容易,不妨先寫10分鐘國語、再寫10分鐘數學,交替安排,試著延長孩子的專注時間。

3.給予陪伴但別過度涉入:陳宜男建議,孩子寫功課時,家中其他人最好也靜下來讀讀書、做點靜態的活動,千萬別在旁看電視、玩電腦、滑手機,這樣孩子不分心也難。李顯文則說,在陪伴孩子寫功課時,不要過度涉入;孩子有問題時,最好請他繼續寫、把問題留到最後,然後一次問完、一次解決完,以免寫一下、問一下,一直中斷,也切記別一直嫌孩子字醜,要孩子擦掉重寫。

4.規定「完成時間」就好:有些孩子每天都因為寫功課,延後睡覺時間。對此李顯文建議,與其規定孩子幾點開始寫功課,不如規定孩子幾點寫完功課,例如希望孩子每天晚上九點半上床睡覺,扣掉洗澡、睡前聊天時間之後,可以規定孩子每晚八點半之前寫完功課。萬一真寫不完,也要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Don'ts1:過度介入,一直打斷孩子

想像一個場景:某天,孩子趴在紗窗上看窗外,看似在放空,父母走過來,忍不住開始叮嚀:「別弄髒手啊!摸完紗窗要洗手喔!啊等一下要記得寫作業!你怎麼還沒去洗澡?」一陣叨念後,才發現孩子其實正在認真觀察盆栽上的小蟲子,心無旁騖,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

「現代家長常會犯的錯,就是太過關注孩子,很常干涉孩子,常常在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時,問孩子要不要喝水、尿尿,或者問孩子到底在做什麼,」STEP高效能父母學》作者李顯文直言,這種情況很常見,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而這類父母,通常太有教養的熱情跟責任心。

 

Don'ts2:常責罵孩子不專心,貶抑孩子

很多心理學的研究都已經證實,自我形象真的會影響動機與行為。李顯文強調,不專心、表現不好的孩子,通常自我形象比較低,大人要試著努力讓孩子感覺到「我其實是個好孩子,有些方面我還是很不錯的」,而非開口就是罵;當孩子自我形象慢慢建立起來,就會看重自己,願意投入與專注。

舉例來說,孩子自己寫完功課了,父母卻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一聲不吭;或孩子摸東摸西、放空,父母只得過來責罵、盯著寫功課;有些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會選擇後者。陳宜男建議,平常就要多關注孩子,並且在孩子有好表現時,立刻給具體的讚美;孩子表現不佳時,也別急著罵人,不妨用正面鼓勵,例如孩子作業寫不完,可以說:「你上次寫很棒呀,這次應該也可以喔!」

 

Don'ts33C成癮,習慣強烈刺激

陳伯峰指出,3C產品炫目、快節奏的聲光刺激,容易讓大腦過於活躍。孩子接觸3C時看起來非常專注,但其實專注力是被帶著走的,而非主動投入。長時間下來,大腦就像成癮般,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兒腦開竅手冊》中也提醒,兒童節目典型的亮麗色彩和快速剪接,有可能干擾到正常的注意力發展;暴露在緊扣人心的刺激,例如快節奏的娛樂節目中,有可能使得轉換成自主注意力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在一項國外研究中發現,3歲前觀看暴力節目的孩童,在58歲時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可能性,增加為兩倍。

陳伯峰建議,愈晚給孩子玩3C愈好。陳宜男則說,父母要多費心引導,讓孩子知道真實世界中還有很多很好玩的東西。而這其實不難,只要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大多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畢竟每個孩子心中最大的願望,都是跟父母一起玩。

 

4項原則玩出專注力

腦神經科學家認為,遊戲是最好的認知功能訓練,玩耍時,也是大腦額葉最有創造力的時刻。在遊戲中,孩子能拿回專注力的主控權,並感受自我效能及成就感。那要怎麼陪伴孩子玩耍呢?可以掌握以下四點原則。

1.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吳欣怡指出,有國外研究顯示,讓孩子自己選擇要進行的任務,確實能增加孩子專注的時間。例如,讀繪本時,比起大人直接拿起繪本就唸,或孩子自己去書架挑書,後者的專注時間較長。如果擔心孩子挑選不適當的書籍,不妨先把書架上的書篩選過。

2.學齡前多感官體驗:小小孩的家長,要多費心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予以呼應。例如03歲處於感覺動作階段,可以帶孩子觸摸各種物品來玩觸覺的專注。吳欣怡舉例,可以摸摸毛巾,感覺軟軟的、粗粗的還是毛毛的,用不同手指頭摸毛巾布,或用毛巾碰臉,看看有什麼不同感覺。

  畫畫亂塗鴉、串珠珠、捏土,都是很棒的感覺動作專注遊戲;玩慢動作比手畫腳,可以體會不同姿勢下身體平衡、控制身體的感覺。若孩子玩一下就想換別的,也別擔心,因為學齡前孩子的專注持續時間本來就是為430分鐘不等。

3.低年級加強視覺與聽覺的專注:孩子6歲以後,可以多些視覺和聽覺的專注力訓練,為上學做準備。吳欣怡舉例,最常玩的視覺專注遊戲像是尋找威利、找一找不同、連連看、拼圖等等,若要增加持續專注的時間,只要增加遊戲的難度即可。

  聽覺方面,可以善用家裡現有的東西,例如敲打不同物件,猜猜敲了幾聲,或正在敲什麼物件;或者唸出書中一段小故事,讓孩子注意聽裡面有幾個「的」字或「你/我/他」。

4.中、高年級強化邏輯思考:孩子愈長愈大,可以多一些邏輯思考的活動及桌遊。吳欣怡說,臨床上也常運用推理尋找的遊戲,例如把物品藏在某個角落,用手機拍下周遭線索,讓孩子根據線索,觀察環境四周尋找出寶物等等。

數位編輯:黃小羽

 

 

封面故事2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專家提醒:先創造進入專注的「儀式」才能事半功倍

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把一件事情做到好。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成為專注力的主人。

找回專注力_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

文/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把一件事情做到好。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成為專注力的主人。

 

孩子的專注力會隨年紀漸長而增加,爸媽可能會認為,孩子大了,就應該會自動自發、專注於該做的事。諮商心理師楊文麗開辦兒童專注力訓練課程10多年經驗,實務上常常看到孩子無法專心、寫作業拖拖拉拉以及考試粗心大意等。她說:「爸媽一直給order,卻沒有幫助孩子鍛練出專注的能力和技巧,」孩子看似不專心,其實是他整理不出該怎麼做。

專注力必須經過訓練,學會如何聚焦在目標上,過程中運用技巧和策略,把一件事情做到好。楊文麗指出,大多數家長只看到學習表現的專注力,十分可惜。事實上,專注力的運用無所不在,且目標可大可小,小至寫作業,大到實踐長遠的個人發展、發揮個人潛能,都需要專注力。

想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爸媽就是最好的教練。楊文麗所寫的《專注力訓練,自己來!》一書中提到,家長是教練、示範者的角色,訓練孩子逐步完成任務的能力,成為專注力的主人。

 

方法一:引導孩子專注在任務

訓練孩子專注於任務時,一次一項就好,例如整理書包,引導孩子從頭到尾獨立完成它。楊文麗提出,可運用6個步驟,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專注於任務:

1.你的任務是什麼?在任務開始時,確定孩子了解任務。

2.你有類似經驗嗎?引導孩子回顧過去成功的經驗,提取有效的技巧與策略。

3.你打算怎麼做?事前計畫,讓任務更加順利完成。

4.小心謹慎的進行。結合有效的技巧與策略,謹慎的自我引導來進行任務。

5.停!檢查一下!在任務結束之前,自我檢核最後的結果正確與否。

6.你做得很好!肯定孩子所做的能力,做不好也沒關係,檢討、修正方法後,再出發。

任務結束時,不斷反問孩子:「這是怎麼辦到的?這當中什麼事很重要?」幫助孩子累積好方法,提升他引導自己、獨力完成任務的能力,並累積「我想要」而且「我能夠」的成功經驗,建立自信。

 

方法二:做「信心功課」

楊文麗上兒童專注力訓練課程時,「信心功課」是親子必做的家庭功課。目的是讓孩子透過自我觀察,將自己每天表現最特別的地方記錄下來,學習將注意力焦點放在生活當中,除了讓孩子留意自己如何與外在環境互動,也發現自己正向行為、提升自信。而家長也需關注孩子表現出來的正向特質和行為。

「剛開始家長幾乎寫不出孩子的優點,倒是缺點寫一堆,說孩子每天讓他生氣……」楊文麗說,只要改變關注事情的角度,正向增強為孩子帶來自信後,孩子的進步非常快。

 

方法三:創造進入專注的最佳情境

師大體育系教授兼體育室主任洪聰敏為運動心理學博士,20幾年來深入研究如何創造「最佳心理狀態」。他發現,進行需高度專注的任務之前,經過一連串的「程序」,有助於讓心安定、專注力提高。

「儀式性」程序分別為:

1.有節奏的運動:花1520分鐘,慢跑或快走或游泳。有節奏的運動可以幫助大腦不同部位的活動同步化,有助於專心、進入文思泉湧的狀態。

2.沖澡、換衣服,透過動作轉換情境。

3.整理桌子,把要看的書或要寫的作業拿出來,先讀過、想過之前的內容,讓大腦開始運作、慢慢感覺就來了。

很多家長說「小孩讀書都沒時間了,還做這些?」洪聰敏表示,這麼做的好處是,小孩讀書會變得有效率,「讀書不用長時間,而是有效率。」20分鐘運動的效果可持續90120分鐘,處於最佳狀態之下,不僅可完成很多事,對自己也產生自信心。

 

專注在任務的必要條件

楊文麗指出,引導孩子專注在任務之前,須確認環境明亮、整齊、安靜,排除可能的干擾:桌面上沒有不必要的東西(像是電話)、沒有其他孩子在旁邊玩;以及影響專注的生理條件(如餓肚子、口渴、想上廁所、疲倦、情緒等因素),讓孩子可以持久專注在任務上。

 

封面故事3

孩子專注力低,上課老是神遊?資深國小老師:5大原因先了解孩子是做不到,還是不想做

孩子上課不專心是普遍小一新生常見問題,在幼兒園影響或許不大,但是進入小學之後,老師每天教學有一定的進度,不太可能經常性的為了單一孩子延宕全班上課。但是,孩子容易分心的狀況如果持續下去,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學習成效。

找回專注力_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

文/ 高竹君(未來Family記者)

小明是今年小一新生,開學沒多久,老師就發現小明常常上課不專心,好像在做白日夢。小明對學習新事物也興趣缺缺,而且忘東忘西,東西經常找不到。

孩子上課不專心是普遍小一新生常見問題,在幼兒園影響或許不大,但是進入小學之後,老師每天教學有一定的進度,不太可能經常性的為了單一孩子延宕全班上課。但是,孩子容易分心的狀況如果持續下去,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學習成效。

此外,孩子因為常在神遊,也容易把老師的指令只聽一半或是左耳進右耳出。很多小一家長就反應,孩子經常在掉便當、掉水壺、掉鉛筆盒,校園裡好像有黑洞......。問孩子掉在哪,他也完全沒頭緒。
 

五大原因影響小一孩子上課易分心

目前任教於萬大國小潛能班的資深老師林明慧建議家長,孩子上課不專心,父母要先了解孩子到底是不願意做,還是不會做?找出孩子的困難點在哪,再對症下藥。另外,保持良好親師溝通,孩子才會有明顯進步。

林明慧長期在教學現場觀察孩子學習狀況,同時也擔任小一班級親師溝通的橋樑,她歸納孩子上課容易分心,大概有以下5種原因:

1.提前學習,導致孩子學習意願不高:

很多爸媽提前讓孩子在幼兒園或是升小一的暑假期間,先上正音班或英文、數學等課程,這麼做的確是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小一課業的好方法,不過,孩子也有可能「因為都已經會了,覺得很無聊」,上課就會容易分心。

2.額外課程太多造成孩子負擔:

孩子下課後還繼續上很多加強學科的課程,對小一孩子來說,負擔是滿大的。除了體力是否能負荷的問題之外,過多的資訊量也會影響孩子學習專注度。

3.生活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兒童醫院一篇文章指出,一般來說,612歲的孩子,每天基本需要的睡眠時間是912小時。孩子睡眠充足可以有效提升專注度、學習力、記憶力和整體身心健康。反之,孩子長期睡眠不足,嚴重還可能導致罹患憂鬱症。

以小一孩子每天的早晨行程來說,最晚7:50分要到校。孩子從起床、洗臉刷牙、東摸西摸、穿衣服,到吃完早餐(外加各種臨時狀況),大概需要12小時的時間準備,才不至於每天早上都像在打戰,影響大人和小孩一整天的心情。

也就是說,孩子前一天晚上大概要在8:009:00之間就寢,但是往往,很多孩子這個時間還在玩玩具,東摸西摸,或是寫功課。長期下來上課就會沒精神,也不可能專心聽講了。

4.生理因素:

常見孩子因為過敏太嚴重,眼睛鼻子癢,一直揉,或是擤鼻涕等等,也會影響上課專注度。

5.學習環境不佳:

小一孩子要練習自己打掃個人桌椅四周的環境整潔,因為抽屜如果經常亂七八糟,上課需要什麼老是找不到,當然會分心。而在家中,孩子的房間或書桌如果也很凌亂,玩具總是散亂一地,或是書桌旁邊放了一堆會吸引孩子的物品,寫功課也會不專心。

另外,孩子寫功課時,父母也要留意,旁邊是否有兄弟姊妹在玩耍吵鬧?孩子需要專心時,弟弟妹妹卻在旁邊看電視嗎?這些都是影響孩子沒有意願好好寫功課的因素。

 

孩子上課老是在神遊? 先了解孩子是做不到,還是不想做

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專注力?除了上述提到的造成孩子不專心的幾項原因,父母需要多留意之外,很多資深國小老師都強調,親師溝通很重要。父母多讓老師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況,親師良性溝通和雙向配合,對孩子一定會有幫助。

在策略上,每個老師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的方法不同。有的會利用上課前或晨光時間帶孩子做靜心活動,像是靜坐、冥想和閱讀;也有的老師會帶孩子先整理桌面,把桌椅排好等等。

另外,老師也會視孩子個別情況和上課不專心的程度,調整教學策略,或是利用課後(例如下課時間)幫孩子加強學習。如果孩子狀況沒有進步,也會尋求校內行政資源(例如課業補救教學計畫),或是提報專業醫療人員鑑定,給予孩子進一步協助。

在家長的部分,建議父母面對孩子上課不專注影響學習狀況時,先別急著幫孩子或老師貼標籤。對於孩子回家後分享的事情,如果覺得有疑慮,不要太快下定論。協助孩子釐清事情來龍去脈,或是主動詢問老師,是比較好的做法。

其次,盡量在孩子剛開學的第一個月,給予更多的陪伴,關心和耐心。面對孩子老是不專心的時候,父母也不要氣餒。提醒自己,6歲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有限,大概就是10~30分鐘。如果孩子可以持續專注做一件事,不要忘記給他大大讚美。

同理孩子在練習過程中,也會受挫,父母幫助孩子發掘優勢能力,建立自信,對於補強孩子因為不易專注導致學習意願低落的狀況,會比較有幫助。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小羽

 

封面故事4

為什麼孩子玩電動時可以很投入,但寫作業卻無法集中精神?5心法教孩子掌控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

為什麼孩子在玩很難闖關的電動時,精神就很專注,但換成做算術練習時,即使是很簡單的問題,他也很難像玩電動時那樣集中精神?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在念書時,能像玩電動時一樣專注呢?

找回專注力_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

文/ 佐佐木正悟

孩子玩困難的電玩遊戲,可以非常專注投入,但簡單的作業卻無法集中精神?

 

把作業遊戲化

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傑瑞米.傑米森(Jeremy Jamieson)對於「專注力以及壓力」的關係一直感到困惑。

他在美國的大學踢美式足球的時候,每次都覺得隊友們似乎很享受在比賽前的緊張感。這就是對運動愛好者來說非常熟悉的「興奮激昂」的狀態。

但以心理學來說,把同樣的人放置在同樣的狀態,卻可能觀察到相反的結果。比如說,期末考快到的緊張狀態,這些足球員大概就無法享受了。

比賽前或考試都必須面臨成功與失敗的壓力,就這一點來說,兩者並無不同。有人可能認為關鍵在於這件事和自己的前程有沒有關係,但美式足球的比賽對某些選手來說,也和「自己的前程」有關,而且就算期末考的表現「不如預期」,少許的失分還不至於葬送掉自己的未來。

問題不在於與自己的前程是否相關。這兩者的差異只有一點,那就是你把接下來要做事情當作比賽或是考試。這兩者的壓力程度不相上下,承受壓力的也是同一個人,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們在面對比賽的壓力時會感到興奮,而在面對考試的壓力時會感到痛苦呢?

 

像「超級瑪利歐」一樣設定環境

我也曾經有過類似上述案例的疑問。

為什麼小孩子在玩很難過關的電玩時精神就很專注,但換成做算術練習時,即使是很簡單的問題,他也很難像玩電玩時那樣集中精神。

而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子在念書時,能像在玩超級瑪利歐時一樣專注呢?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這並不難做到。

只要把做算術練習時的狀況換成玩超級瑪利歐,大概就沒問題了。具體來說,只要做好下列的環境整備即可。

限制時間。

做得好的話,以音樂或視覺意象來通知。

失敗也不要責備。

隨時可以不要做。

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辦得到。

 

或許有人覺得「說得很簡單,但要做出這樣的環境設定很困難」。是的,沒錯,確實不容易。算術練習並不是好玩的遊戲,所以小孩子才會這麼不喜歡算術。

同樣的原理可以套用在我們身上。想要專注在某件事情上,我們就得限制時間,做得好要讓自己知道,失敗也不要責怪自己,而且隨時可以停止,告訴自己一定辦得到。

如果可以做到這幾點,幾乎可以篤定地說,你一定可以專注在工作上面。

 

紀錄玩遊戲時的快感

前陣子,「網路成癮」的現象引發社會討論。

有些人一天花十個小時、十五個小時上網看影片,結果雙腳的肌肉退化,連站都站不起來。

現在,這類網路成癮的人應該還是存在。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容易沉迷於漫畫、遊戲和上網呢?

下次當你要打開最喜歡的遊戲或漫畫時,先暫停一下,仔細檢視當時的心理狀態。我想大家應該還沒做過這樣的檢視,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現。

把這些發現記錄下來。

然後,不管是玩遊戲也好,看漫畫也好,設定計時器十分鐘後響。十分鐘後,當警示鈴響起,立刻問自己下面三個問題:

「專注」是什麼樣的心境?

為什麼你可以「專注」?

「專注」之後,和之前有什麼不同?
 

試著把這些答案寫下來。然後比較這些內容和集中精神之前寫下的紀錄。

 

進入專注狀態後,就可以得到「快感」

這些紀錄和回答的內容可能都不相同,但我們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做若干說明。

其中最重要的是,「十分鐘」一下子就過去了。也就是「忘記時間的流動」。

關於這點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明,其中最讓人信服的是,「人的心理狀態通常會意識到自己所做的行為以外的事情,透過這種意識的分散,會讓人不禁喚醒這個世界的時間正在流動這樣的想法」。

搭乘新幹線時,你可能會忘記自己的速度,但眼睛望向窗外,就會立刻察覺自己正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動。當你對「外部」的意識消失時,就會忘記自己的時間的流動方式。

這樣的狀態才真正稱得上是「專注」。

其實,人很容易進入這樣的專注狀態。

 

現在你再拿出專注前的紀錄,以及進入專注狀態的時候所做的回答,重讀一遍,應該會發現一個幾乎確實存在的重大事實。

那就是進入專注狀態時,可以獲得「比之前所想像的更大的快樂」。

甚至,被警示鈴打擾或必須寫下問題的答案這些事都會讓你覺得厭煩,因為你不希望這份快樂被打斷。但還是請你忍耐一下,把它寫下來。因為這份紀錄彌足珍貴。

越來越多人無法專注於工作,反而把時間消磨在無謂的事情上,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回想起專注狀態的快感。

只要把前面的紀錄保存下來,我相信會有更多人回想起專注狀態的美好,然後更容易進入專注狀態吧。

 

 

摘自 佐佐木正悟《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短時間完全專注》/ 遠流出版

 

圖: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陳宣雯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144 找回專注力

未來Family週刊Vol.143 因為我是老師

未來Family週刊Vol.142》 AI進行式 學習新樣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