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

2024-02-22 07:00 聯合報/ 記者楊德宜/台北即時報導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一對就讀國小的小兄妹的作息表滿檔,清晨起床、深夜還在學習,引起討論。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取自ingimage

一對就讀國小的小兄妹的作息表滿檔,清晨起床、深夜還在學習,引起討論。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表示,在台灣,有很多人在國、高中為了升學,被焚膏繼晷地硬操繃緊了6年後,一到大學就整個人彈性疲乏,失去了努力的動力。「教養路上最可怕的,其實是彈性疲乏」。

葉丙成表示,很多家長以為只要自己孩子比別人早開始衝刺、提早開始操,孩子就會一直跑在別人前面,這輩子就會一直贏別人。「這想法真的很天真」。

葉丙成表示,他在大學教書教了20幾年,辦了10年的中小學實驗教育,看過無數的優秀學生。他這輩子看過真正厲害的強者,都不是因為小時候被逼著提早起跑在贏別人的。有的是因為在某個事物有極佳的天賦,而在那條路上發光發熱。「面對這種天才,你就算提前好幾年開始跑,他也是後面就突然輕輕鬆鬆超越你,你不可能贏得了他」。

也有的強者,雖然不見得有極佳的天賦,葉丙成表示,因為找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所以能夠比別人更堅持、比別人更努力、比別人更拚命地讓自己持續變強。「面對這種熱血強者,你就算提前開始跑,也是早晚被他超越」。

葉丙成表示,他這些年來看過那些從小就提早跑的,除非剛好本身就是有天賦的或有熱愛的,不然到常常都是早早就彈性疲乏,失去動能,到後來心如死灰。「那是最可怕的」,因為人一旦落入那種心如死灰、對人生燃不起一絲熱情的狀態,就很難再脫離那樣的狀態。

葉丙成表示,他在他兒子很小的時候說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內容是兔子要跟烏龜比賽跑,結果烏龜跟兔子嗆聲比游泳,最後在游泳比賽把兔子甩得遠遠的。其實人生不是活在別人定義下的競賽,而是看自己這輩子能不能找到天命:找到一條跟自己才能天賦相配的路,而且還能過得快樂。

他說,游泳是烏龜的天命,在路上賽跑並不是。每個人的天命不一樣,找到天命的這件事本身,並不存在競爭。

葉丙成表示,在這世上是有不少的選擇,因為僧多粥少而存在競爭性。但隨著少子化和線上學習資源的豐沛,有愈來愈多的選擇是可以不用跟人激烈競爭,就能得到的。反而悲哀的是,從小花費了好多的時間跟力氣去競爭、去贏得比別人更多的選擇機會。

他表示,即便看似贏家有了好多選擇,但其實陷入了選擇困難。因為從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更難找到自己的天命。人生反而常在迎合眾人期待的選擇下,在錯誤的路上迷茫虛耗。而且,過得很不快樂。

「即便你真的一定要把人生看成是競賽,那也應該是場馬拉松,而非一場百米短跑」,葉丙成表示,配速才是馬拉松的關鍵,而不是早早一開始衝刺就會贏。

葉丙成表示,我們不是上帝,無法預測任何人的未來。或許世上真有萬中選一的材料,不管怎麼拉扯、怎麼緊繃,幾十年都不會彈性疲乏。只能祝福有這種想法的爸媽們,都是真的有上帝般的慧眼能看出自己孩子是這種萬中選一、不會彈性疲乏的奇才。「也希望他們有夠強的心臟,能承受得了20年後發現自己錯看了自己孩子是奇才的後果」。

AI時代 魔鬼訓練不如思辨

2024-02-22 01:32 聯合報/ 林柏寬/國中教師(台南市)

有個美語補習班的貼文,介紹了一對小學生兄妹的行程。每天五點五十分起床,開始練琴、學英文、到學校上課,晚上十一點多才能休息。中午只能在車上用餐。他們成績很「優秀」,在台北市鋼琴大賽得獎,也可以在維也納演出。

有醫生提醒「睡八小時的兄妹,肯定會比只睡六小時的兄妹還要有成就」;也有律師提醒,「毀掉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毀掉他的童年」。以教育潮流的觀點來看,AI的年代,魔鬼訓練式的苦讀與苦練有用嗎?與其用時間、血汗來換取成績,更應該著重在孩子創意與思辨力的養成。

生成式AI的年代,GPT-4已通過律師資格考試且排名為前十%。AI可以協助起草法律文書,搜尋法律資料庫,人機協作將是趨勢,苦讀、死背法律條文不再是身為「人」的律師最重要的工作。如何下正確的指令讓AI去搜尋資料,如何在搜尋出來的資料中揀選有利判決的資訊,針對價值判斷、人情世故做出「有人味」的分析,身為「人」的律師更應具備這樣的能力。

創意與思辨力的養成,人際間的互動引導,溫暖且關鍵。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只有冰冷的書籍、孤獨的車上便當與一成不變的反覆練習,沒有同儕或長輩的對話互動引導,怎會有創意?又如何能在AI及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做出正確、有效的思辨?

筆者更擔心,這對小兄妹若是被迫苦讀苦練數十載,步入社會後卻看見不一樣的世代模樣,反差挫折感恐會讓他們的價值信仰崩潰。

「日睡6小時國小兄妹」虎媽身分曝光 揭孩子全年無休的原因

2024-02-21 13:01噓!星聞 編輯bian/綜合報導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台北市一對小學兄妹的學習和作息表引起網路炸鍋。此為示意圖,與文中提及兄妹無關。圖片來源:Ingimage

台北某美語補習班日前在粉絲團分享一對成績優異的小兄妹,更列出兩人每日的課表,早上550分起床,經歷上學、學習、練琴等多項行程,直到深夜11點半才能上床睡覺,每日只睡6個小時,這引發網友熱議,如今更有被網友翻出,這位小兄妹的母親是新聞主播202210月還曾在補習班分享,兩個孩子學習心路歷程。

小兄妹的主播母親當時就透露,兩個孩子一開始接受國英數填鴨式的補習班,哥哥填得了鴨,但是妹妹則是成績慘不忍睹,她也花了很多時間陪讀,最後卻是陪到心力交瘁,所以才會來到該補習班,而兩個孩子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放學3小時的密集課,寒暑假無休,為的是和美國課綱完全同步,暑假還要和美國私小一起考IOWA test,測驗自己在全美國私校學生的排行。

主播也提到每日晚上7點半到家後,孩子會有約3小時練琴,接下來就是寫學校作業,平日是五樣,週末是十樣,所以才會讓孩子一大早545分起床,就是為了要在720分上學前寫完。更分享在這過程中陪著孩子做著補習班各種教材,就是為了讓孩子培養專心、努力與恆心。更提到因為自己本身是在媒體工作「習慣高壓、習慣極盡利用每分每秒,加上又有助人健康減肥的副業,我很習慣安排自己和小孩的時間。」

 

 

主播力挺「只睡6小時」國小兄妹家長 在學校已快樂8小時

2024-02-21 12:22噓!星聞 編輯bian/綜合報導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主播古彩彥。 圖/擷自臉書

台北某美語補習班日前在粉絲團分享一對成績優異的小兄妹,更列出兩人每日的課表,早上550分起床,經歷上學、學習、練琴等多項行程,直到深夜11點半才能上床睡覺,每日只睡6個小時,這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贊同,但也有人覺得這樣的生活,小孩一點都不快樂,主播古彩彥則發文力挺兄妹的家長。

古彩彥提到這對兄妹的行程表讓很多家長都不淡定了,外界會認為他們很可憐、很辛苦,都不能好好吃飯,都不能好好玩,她則覺得「辛不辛苦、可不可憐,不是我們外人能評價的,如果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習慣這種學習強度,他們很能接受呢?」有朋友就以自身經驗告訴她,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是小朋友最放鬆最自在的時候,可以盡情學習、盡情玩、盡情地交朋友,高強度的學習是在下課後的安親班或補習班,若是從這個角度看,小兄妹每天有八個小時在公立學校開心生活,可能不像大家想的,都無法放鬆壓力很大。

古彩彥也以自身當媽媽的身分來看,她可以接受從小給孩子適當的學習壓力,讓他們養成習慣,不過做不到小兄妹的程度,覺得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只是盡情的玩才能得到快樂,學習過程中也能得到很多樂趣,因為一直玩也是會疲乏的。

 

兄妹每天學習只睡6.5小時 他揭恐怖比較心態:白領家長易掉坑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部落客王立指出緊湊的時間安排實際上對學習不利,其中白領家長很容易掉入讓小孩補習補不完的坑。示意圖/ingimage

台北市一對國小兄妹檔每天一早學習到深夜、只睡6.5小時的日程曝光後,受到教育界的關注。部落客王立對此指出,學優跟資優不一樣,緊湊的時間安排實際上對學習不利,他分析台灣目前的能力分班制度已經演變成「分校」,其中白領家長很容易掉坑,不僅相信私校教得好,又會和其他人比較,讓小孩陷入補習補不完的狀態。

王立在臉書粉專《王立第二戰研所》發文點出學優跟資優之間的區別,資優是放在那邊都會長很好,資優生的腦袋構造跟一般人不一樣,硬教教不出來,除非他自願被教。而學優可以練,「大部分我們看到成績優異者,皆屬於學優。要講更難聽些,許多台清交的高手,也是比較厲害的學優。要畫下那條線很困難,因為資優也可分等級,資質好的學優跟沒那麼厲害的資優,表現上是差不多的。」他強調資優跟未來表現沒絕對關聯,走錯路一樣會孤獨搖擺。

不過他認為即使想培養學優,時間表這麼緊湊,其實對學習是不利的,「學習要張弛有度,不然學校為何要排下課時間。」至於為何有人會覺得要去學一大堆東西,難道是教改失敗?他則回應「呃,對,很失敗,家長的教育失敗。」

王立解釋,有些私立中學會積極物色小學成績優異生進去,從小篩選建北種子,壓力不大才有鬼。家長看到成績單,問那個排名,一定開始懷疑人生,「啊這不就我們以前能力分班,只是現在變成分校」。他特別指出,白領階級家長很容易掉坑,因為相信私校教得好,忘記自己身教本就不差,「一群從小訓練有素,讀書習慣良好,家庭資源豐富的孩子,通通擠到一間學校,然後互相比較,恐怖喔。」

當一群原本就不錯的孩子聚一起比較,家長就會「客觀分析」為何自己的小孩不如人。王立分析,一個班八成學生都去上音樂,你也會感到你的小孩不上很奇怪,孩子們也會覺得沒融入團體而難過,各種額外課程大致上都這樣跑出來的。「慘就慘在,孩子的資質如果又沒那麼好,課程很快會壓垮成績,進一步讓家長焦慮,覺得是不是補不夠」。

王立分享自身在白領學區待過教學,他曾經上課直接考試減量、作業變少,還准許上理化課寫補習班作業,結果全班成績都上去,這幾個班都擠到年級最前面幾名。「原因無他,減法教學罷了。在一個老師每天10項作業,放學補習班上到9點,假日家長還帶去上藝文課程的地方,他們需要的是睡眠。」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7785674?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補習班兄妹母親是電視台主播曾分享時間管理 坦言孩子也會走鐘

2024-02-21 12:3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北市一間美語補習班PO出一對分別為四年級和六年級的兄妹學習成果,引起網友瘋傳及討論。其中哥哥也曾在音樂賽事後的訪問透露,有時候真的很想睡覺,「實在好忙,蠟燭兩頭燒!」。此為示意圖,與文中提及兄妹無關。圖片來源:Ingimage

(20)日北市一間美語補習PO出一對分別為四年級和六年級的兄妹學習成果,引起網友瘋傳及討論。據了解,該對兄妹的母親為資深女主播,曾經在其他補習班的家長分享會中分享時間管理的觀念,其中哥哥也曾經在音樂賽事後的訪問透露,有時候真的很想睡覺,「實在好忙,蠟燭兩頭燒!」。兄妹檔的學習日程引起社群上熱烈討論,美語補習班原貼文目前已經限制留言,女主播在他家補習班的分享文也呈現關閉狀態。

該則補習班宣傳文章中的哥哥,在一場音樂比賽後受訪表示,學音樂要同時兼顧學業,其實是不小的挑戰,「有一次,晚上十一點了自己當日練琴時間才結束,學校的功課才要開始動工,又想睡覺又得寫完,實在好忙,蠟燭兩頭燒!」。孩子的母親當時也受訪表示,當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會和孩子進行「親子約會」深聊這個話題,有時候還可能進行兩到三小時「抽絲剝繭」的會談,並深究箇中問題到底是出在時間管理還是真的太累了。

兄妹的母親現為電視台主播,從事電視業超過21年,曾經在補習班的家長分享會中分享時間管理的觀念,表示自己孩子也會有走鐘的時候,但自己身為媒體人習慣高壓,也習慣極盡利用每分每秒,加上助人減肥的副業,讓她很習慣精實地安排自己和小孩的時間。

她也坦言,兄妹倆也曾經接受過國英數填鴨式的教育而不習慣,才轉到現在的補習班,當時看到補習班每天一步一腳印,就像自己在電視台做專題看到的那樣,「我知道我如果再想一步登天,會再次對妹妹填鴨失敗。但是我們一開始從每天寫補習班功課,安排定時定量,寫時指讀聽讀跟讀,計時坐好,寫完批改訂正,我們磨合到現在,都還在調整」。

主播也坦言,天才只有1%的人,99%都是靠後天的學習和努力,她也透露孩子現在對每日寫補習班功課已經成為習慣,「如果不能去教室寫功課,他們會哭鬧抗議」。她也認為,家長能做的,就只是陪伴和堅持不放棄而已,「因為這個階段,孩子會有很多問題,如果你先想放棄,那麼就會開始出現功課拖拉、沒按時交,到最後,真的會放棄」。

該則分享文被以全文記錄分享在補習班臉書上,有媽媽留言表示,「身為家長我最愛這段話:因痛苦沒有化成智慧,就只是痛苦,但是痛苦能轉化,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但也有家長不以為然,認為這樣的高壓加上填鴨式的「虐待式教養」,竟然還開課程分享「令人搖頭」,有人還留言道:「填鴨式教育看了好窒息啊!有沒有想過小朋友的心理身體是否能夠承受呢?」。

 

把孩子行程塞滿滿才是好媽媽? 胡采蘋:這1種母親才是偉大!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胡采蘋直言「一個偉大的媽媽,是就算孩子表現不如預期,還是願意陪孩子走出自己的路」,獲逾萬名網友讚爆。(翻攝自臉書)

2024/02/22 00:36 自由電子報

黃筱薇/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有補教業者在網上分享一對國小兄妹「一天只睡6小時」的鐵人學習行程引發熱議,孩子的母親身分也被曝光是主播,不少人質疑該名虎媽破壞小孩的童年。對此,財經網紅胡采蘋跳出來分享親身經歷,直言「一個偉大的媽媽,是就算孩子表現不如預期,還是願意陪孩子走出自己的路」,獲逾萬名網友讚爆。

胡采蘋21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其實我唸完國中就不想升學了,我爸媽感到很不可思議,我說我不喜歡唸書,那些東西沒有意義,我可以去超市或理髮店上班,我不要上高中。我爸媽覺得我是瘋了嗎?根本都未成年怎麼去上班,在各種勸說下我很勉強的唸了高中,高一、高二是一頁書都沒看,課本都是白的,我只喜歡唸英文和看小說,其他的事情都不想理,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倒數。」

她接著說:「到17歲那年我自己想通了,我自己決定要考大學,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自己決定我要做一件大的事情,我自己制訂讀書計畫,自己面對問題......爸媽在整個過程中最大程度的容忍我,容忍我一直拿很差的成績單回家,可能也慢慢習慣了。等到我決定要唸書的時候,他們還是很認真面對這件事情,願意支持我去補習班、買參考書、找數學家教。」

胡采蘋笑稱:「那時我的作息表比這次備受討論國小兄妹還滿,找數學家教也是我自己決定的......我本來只想有一個大學唸就可以,但是到大學聯考成績單寄到學校,我媽看到成績單的時候,她竟然哭了,那一刻我才明白,這樣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帶給她多大的壓力。」

最後她有感而發表示,「所以我一直都知道,一個偉大的媽媽不是孩子表現得很優秀、把孩子的行程表填滿才是好媽媽,一個偉大的媽媽,是你的孩子表現得完全不如預期,完全不如你意,不能榮耀你,讓你操心,但你還是願意愛她、支持她,願意陪她走出自己的路。」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585773

 

自由廣場》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別揠苗助長!

2024/02/22 05:30自由時報

◎ 胡顏

近日,一家補習班的老師貼文分享一對國小兄妹,每天早上五點五十分起床後練習數學,上完小學課程,接著趕到數學、英語補習班報到,又要抽空練琴,晚餐只能在車程中抽空趕著吃完,直到晚上十一點半才就寢,一天只睡六小時,引發社會熱議。對此,潘文忠部長表示,學習是長期的過程,呼籲家長兼顧孩童身心的整體發展。

筆者終身服務國小教育,曾目睹不少「虎媽」和「虎爸」,在此誠心奉勸天下父母:小孩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千萬不要揠苗助長,以免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

我服務的小學,也曾有類似家長,平日為學生排滿各種才藝和補習課程,連假日都不放過,在協談過程中,家長告訴我,他們費心為孩子安排一切學習課程,終極目標是想要獲得諾貝爾獎,要出人頭地以光宗耀祖,所以從小就讀名校,每天排滿課業和安親課程,家長忙,孩子更累,一刻都不得閒。

強勢爸媽確有不乏成功案例,但更多的是「兩敗俱傷」收場,曾有一位孩子考上第一志願後告訴父母說「你們要的,我考上了,從今以後我要做自己」,更令人鼻酸的是,孩子在高壓之下身心失調,在不得已之下,爸媽只能放棄堅持,以換取學生的身心復原。

「還不是為了你好」、「總有一天你會感謝我」是虎媽虎爸最常掛在嘴邊的話,確實沒錯,當孩子年幼時容易引領和要求,但隨著孩子長大,決定權應該慢慢還回他們自己手中,至少不能再用命令式,而應有溝通和商議彈性,因孩子就像皮球,壓力越大,反彈力道就越強。

前述案例的虎媽,曾要孩子寫二百遍的數學試卷,不但違反教育的原理原則,甚至違反兒福法和涉及家暴之嫌,非常不足取。

孩子是國家的資產,而非父母的附屬品,爸媽不可為所欲為地要求學生,更不能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而將孩子的生活填滿各種學習項目,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是馬拉松式的長久競賽,絕不可讓孩子用跑百米速度去參與長跑,依我之見,這種做法反而難以成為最後贏家,不可不慎!

(作者是國小退休教師)

 

國小兄妹「魔鬼日程」比當兵累!吳淡如點關鍵:贏在起跑點沒有用

2024/02/21 20:08自由電子報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吳淡如對於「贏在起跑點」這件事,發表個人觀點。(翻攝自臉書)

〔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北市一對就讀國小的小兄妹每天早上550分起床,上課、學習、練琴到晚上11點半才睡,晚餐和功課都是在車上解決,每日僅睡56小時的「魔鬼日程」引起熱論,也引起不少名人分享看法,其中,吳淡如亦有感而發提到,贏在起跑點也沒有用。

吳淡如表示,雖然對別人怎麼教小孩沒有意見,但如果設身處地想一想,自己是那個孩子的話,一定不想一直住在軍營,「自發力和想像力是需要有人生空檔,才能夠真正發揮。」她進一步提到,很多媽媽把自己想變成「頂尖優秀」的願望寄托在下一代上,「我覺得我的孩子應該為她想要做成什麼樣的人負責,至於我想要讓她變成什麼,對她並不重要,就像我完全沒有遵循父母的任何願望成長一樣,我不想讓孩子人生中花的最大力氣是為了抵抗我。」

吳淡如也提到:「贏在起跑點這件事,以我的年紀而言,花開花落都看過,真的可以告訴你:『沒有用』。」而她雖然在文末強調沒有指特定事件,不過不少網友都聯想到了近日的虎媽話題上,引起許多人共鳴。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4585651

 

國小兄妹成績優異日睡6小時 「虎媽」張雅琴更在乎這2

2024/02/21 13:38自由電子報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張雅琴(中)過年期間才和一對兒女在紐約共度快樂時光。(翻攝自張雅琴臉書)

〔記者林南谷/台北報導〕一對國小兄妹「日睡6小時」全年無休,在今(21)日成為話題焦點,兄妹倆成績優秀,在音樂界也拿下多獎,不過2人沒假日,每天早上不到6點起床,然後上課學習,另外要練琴到晚上11點半才睡覺,晚餐及功課都在車上解決,雖然還是國小,英文能力已達大學程度,據悉,2人的「虎媽」竟是曾在電視台工作21年的女主播。

據了解,這對兄妹管教嚴謹的「虎媽」女主播,長久以來習慣高壓生活,因而擅長安排時間,她曾說過:「我習慣極盡利用每分每秒,因而很習慣安排自己和小孩的時間。」

對於小孩日睡6小時,年代新聞台《年代晚報》當家主播張雅琴持不同看法,也育有一對兒女的她也自認「虎媽」,卻是要求小孩子要有紀律,「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課外活動都有紀律,就是不要亂。」

張雅琴的作法要讓小孩養成做什麼事都要有效率,她說:「不是你書讀越長效果就越好,而是要給小孩子思考的能力,否則小孩以後沒有競爭力。」

 

 

「虎媽」身分曝光是主播!小兄妹「日睡6小時」原因全說了

2024/02/21 17:27自由電子報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國小兄妹「日睡6小時」行程令網友歎為觀止,「虎媽」的身分也被挖出是名電視台主播。(組合照,翻攝自臉書;照片經馬賽克處理)

〔記者邱奕欽/台北報導〕北市一對就讀國小的小兄妹每天早上550分起床,上課、學習、練琴到晚上11點半才睡,晚餐和功課都是在車上解決,每日僅睡56小時的驚人作息引起熱議,該名母親也遭砲轟是「虎媽」。這對小兄妹目前分別就讀國小的6年級和4年級,英文能力已達大學程度。對此,知名網紅「四叉貓」劉宇也挖出「虎媽」的身分是名女主播,對自己要求甚高,曾表示因為工作很擅於安排時間,習慣高壓生活「極盡利用每分每秒。」

相關新聞:誇張!「超用功」國小兄妹日睡6hrs全年無休 恐怖作息挨批

四叉貓在臉書曬出該名「虎媽」女主播曾到「公文式教育」補習班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虎媽」提到自己做電視新聞超過21年,「習慣高壓、習慣極盡利用每分每秒,加上又有助人健康減肥的副業,我很習慣安排自己和小孩的時間。」

相關新聞:國小兄妹成績優異日睡6小時 「虎媽」張雅琴更在乎這2

女主播透露孩子每週一到五每天放學後要上3小時的密集英文課,寒暑假無休,為的是和美國課綱完全同步,暑假還要和美國私小一起考IOWA test,測驗自己在全美國私校學生的排行,7點半到家,進行兩個半小時到3個小時的練琴,接下來就是學校功課。他們早上必須545分起床,才來得及在720分出門上學前寫完作業。

女主播認為學習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成果展現才是快樂的,唯有學習變成習慣,才會轉化成喜歡,現在孩子已經每天習慣寫公文,如果不能去教室寫公文,還會哭鬧抗議。她透露大兒子曾在小一時碰到應用題連錯的問題,自己帶著孩子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段落地唸,「很多時候一份唸30次,他擦著眼淚邊哭邊唸,上了小二,神奇的事來了,他不再連錯應用題了。」

女主播再表示,女兒則是曾經在國語C教材的檢定考交了白卷,「於是我陪著她,兩百份的C教材重新寫,她會唉唉叫,我就是同樣的話重覆說:因為妳C教材不夠認真,該唸沒唸,那我們這一次認真唸,寫完兩百份,妳一定會考過,因為比別人多努力過一次的妳,和現在的妳,完全不同!」

 

 

誇張!「超用功」國小兄妹日睡6hrs全年無休 恐怖作息挨批

從小贏在起跑點 葉丙成指想法天真:最可怕是彈性疲乏_自由廣場

有補教業者發文稱,一對國小兄妹每天清晨5:50就起床學習直到深夜11:30,每天大約只睡6小時且一週七天沒有例外,相關內容掀起網路熱議。示意圖,非當事人。(資料照)

2024/02/21 13:35自由電子報

首次上稿:12:04
更新時間:13:35(新增補習班粉專關閉)

黃邦平/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網路流傳一名補教業者的發文,稱一對國小兄妹每天清晨5:50就起床學習直到深夜11:30,每天大約只睡6小時,且一週七天沒有例外;律師呂秋遠發文質疑,「每天睡眠不足,家長陪伴時間也不夠,對於小學生來說,意義在哪裡」、「在這篇炫耀的補習班作文裡,我看不出來究竟上帝在哪裡」?也有網友挖出其他補教業者的臉書,發現這對兄妹從小就開始「超學」,號稱幼稚園大班時國語、數學的程度已相當於國小四年級,得獎感言都是媽媽代筆,相關內容引發網友諸多議論。

補教業者臉書粉專「以馬內利美語」昨上午發文分享,稱這對就讀國小的兄妹是全校知名的風雲人物,各種學科競賽經常名列前茅,除了代表班級參加演講比賽決賽,兩位孩子也在每年的美國私校基測表現優異。在PO文中也分享兩名小學生的驚人「Schedule」(作息表),從中可看到一週7天都是從清晨550分一直念書到深夜11點半,並稱「我知道有些人會覺得孩子這樣很苦,但媽媽說兄妹兩人反而樂在其中」。

該文在網路引發熱議,不少人留言批評「5點多起床到晚上11:30才完成學習真的不該推廣,孩子在這年紀需要足夠的睡眠和穩定用餐時間」、「才國小就每天睡不到7小時,有夠慘⋯⋯而且每天晚餐都只能花15-20分鐘在車上吃完」、「他們寫的公文,也是這麼多表情符號嗎?這麼努力只能在車上吃飯,很辛苦欸!」、「看到小孩的睡眠時間還是覺得有點無法接受,長期下來身體超傷的」,有網友更稱「在孩子臉上或許是壓力吧 沒見有笑容 ……(曾在卓越盃上遇見過)」。

呂秋遠質疑,他們成績當然優秀,在台北市鋼琴大賽得獎,也可以在維也納演出,但為了讓小孩贏在起跑點上,做了這麼多後天的努力,「然後每天睡眠不足,家長陪伴時間也不夠,對於小學生來說,意義在哪裡」?呂秋遠也質疑:「小學生每天至少要有九到十二小時的睡眠,否則對於發育中的孩子,有嚴重的身體與心理影響,這是醫學常識,補習班不知道,難道父母也不清楚?」

呂秋遠也問:「讓這對兄妹,在小學階段就全力衝刺學業與鋼琴,還號稱孩子『文武雙全』,究竟是為了滿足爸媽的虛榮心,還是真的為了孩子著想?」他感嘆「毀掉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毀掉他的童年,其餘的事情,順其自然」、「以馬內利的意思,是上帝與你同在,只可惜,在這篇炫耀的補習班作文裡,我看不出來究竟上帝在哪裡」。

臉書粉專「城西有顆地圖炮」等粉專和許多網友近日也分享一篇2020年另一間「KUMON公文式教育」的補習教室發文;「城西有顆地圖炮」指出,「這就是那對孩子的真實生活,而且是媽媽自己寫的。幼稚園的小孩不會自己說要超學四年!這種不是天才,純粹是被媽媽爸爸逼迫超前成長⋯⋯」。

在該教室的發文中分享,才幼稚園大班的學生,包含國語及數學的程度都已經相當於小四程度,自稱楊姓學生的媽媽指稱,女兒找上老師的時候是4歲半,因為在其他教室的數學學習很挫折,因此到這「打掉重練」,面對小孩「卡關」,他們配合老師的建議,「忍功也愈來愈強,愈來愈可以不動聲色,一再退件要求女兒訂正」,在老師通知女兒可以領超四學年的「金功獎」,「我內心其實沉重,沒有一絲喜悅,想著女兒還是三不五時偷藏覺得太難的功課,偷翻解答,該怎麼辦」?

這名媽媽也稱「第一天開始寫『公文』,我就跟傅老師講好,我們家學習沒有所謂星期天放假、不用學習、不用寫『公文』,更沒有過年出國的特休分別」、「我家連在餐廳都要先寫完『公文』才能吃飯,你可以嗎?早上要寫完『公文』,才能出門上學,你可以嗎?假日要訂正完『公文』,才能去踢球,我們沒有出去玩這回事,你可以嗎」?

據悉,「公文式教學」源自日本,是日本高中數學教師公文公提出的一種數學輔導法,引進台灣時一度改成「功文」,怕國人誤解,目前仍有人稱為「功文數學」。

該篇文章近日被不少網友分享,在該文底下網友也紛紛留言質疑「當小孩被補習壓力忙到連自己得獎的感言都媽媽代寫,就看得出來這小孩到底得多辛苦」、「當你的孩子真可憐」、「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遊戲,都是兒童生存的權利,希望孩子能被善待」、「另一種的一出生就抽到困難模式卡」、「看了是覺得孩子們好可憐,身為讀者都看了好喘、喘不過氣,怎麼好像我去看影展看了一部講邪教家庭還是控制狂媽媽的寫實電影的感受」、「救命啊」等。

不過疑似該文引起諸多議論,今下午1點多再查看「KUMON」的臉書粉專已關閉,目前已看不到任何貼文。

 

自由廣場》鼓勵小兄妹進取 注意睡眠

2024/02/22 05:30自由時報

◎ 陳啟濃

一對國小兄妹超級用功,補習班公布其生活作息,引起熱議,焦點多集中在「沒有童年」、「只睡六小時嚴重不足」,有網友甚至認為「侵犯兒童權益」。

這對國小兄妹,家長把整個星期排得滿滿,除了補習功課,其他時間要學習才藝,從幼稚園開始,兄妹的學習進度超前,已有國小四年級程度。據家長表示,孩子為此自信滿滿,並無任何怨言。

看來家長真是望子成龍,而小兄妹究竟辛不辛苦,只有當事人自知。只是學習須及時,學習效果會更好,學習有成就,就會自我增強,增進學習動力。現在許多小學生,下課後太多閒散時間,須由家長苦心安排,否則無所事事,更嚴重則沉迷手機電玩,浪費時間損害健康。

我們應鼓勵有上進心,用心學習的行為,不必主觀認定小兄妹學習滿檔就是「沒有童年」,或引申為「侵犯兒童權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童年,不同地區、不同社經背景的孩子,童年必然也不同。唯一要注意的是「睡眠時間不足」,須避免妨害孩子的健康。

(作者是教育人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