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輕生離世》憂鬱症不是單純大腦生病 醫籲家屬堅持4不原則
2023/07/06 14:15 自由電子報
醫師指出,憂鬱症不是不知足,也不是想太多,不是要患者正向思考就會好;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近日憂鬱症帶走了知名歌手李玟傷透了很多歌迷的心,也讓家有憂鬱症,或是本身有憂鬱症史的患者也間接因此響起了警報,有些精神科醫師甚至勸諭患者放下手機、忽略這則新聞。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則是有感而發地在自己的臉書,分享關於憂鬱症你/妳必須知道的2、3事,希望以此祝福所有正跟病症拔河的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平安與病同行,最終迎來痊癒。
他說,憂鬱症患者有5個Must know:
1.90%輕生的患者,都有憂鬱症診斷。
2.憂鬱症不是不知足,也不是想太多,不是要患者正向思考就會好。
3.憂鬱症不是單純大腦生病,有很多原因,包含基因遺傳、人格特質、家庭心理、社會因素,每個憂鬱症患者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對症治療很重要。
4.憂鬱症不是全部吃藥就會好,rTMS也不是萬靈丹,藥物生理合併心理治療,還有周邊支持性的環境很重要。
5.如果憂鬱症治療一段時間仍沒有起色,需要思考是否治療方向不對,藥物不對,甚至診斷錯誤,如可能是躁鬱症憂鬱期。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有感而發地在自己臉書,分享關於憂鬱症你/妳必須知道的2、3事,希望以此祝福所有正跟病症拔河的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平安與病同行,最終迎來痊癒。(記者黃美珠攝)
另外,憂鬱症患者的家人陪伴,請堅持4不原則:
(1)不鼓勵:對患者說「要正向思考」常常會讓患者覺得不被了解而心情更糟。
(2)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為何會有憂鬱狀況。
(3)不駁斥:面對患者悲觀的話,盡量傾聽,反駁都是對方「想太多」。
(4) 不干涉:許多患者常因為聽到親友說「吃藥對身體不好」而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復發加劇。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