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照顧憂鬱 終止悲歌
2023-11-22 04:38 聯合報/ 吳佳儀/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總秘書長長照
因為疾病的原因,有些失智病人會緊黏著照顧者,讓人喘不過氣。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期照顧者家庭悲劇層出不窮。據統計,近十年來台灣已發生約百件「照顧殺人案」,其中三分之一加害人犯後選擇自殺,凸顯潛藏在長照議題冰山下的長期隱憂。
為什麼有人會殺死自己照顧的家人?背後可能交織著複雜的因素,與長期累積的疲憊、睡眠不足、沒有替手、家庭關係衝突、哀怨、絕望感、失落感…等有關。但「近因」有兩大因素:一是被照顧者病情加重、更難照顧,導致照顧者難以承受;二是照顧者身心健康也亮紅燈,導致照顧能力下降,甚至與照顧責任感產生極大衝突。
為何照顧者撐不住,卻不向外求助?顯然也是多重原因,如個人價值觀、疾病因素、社會文化等。值得重視的是,社會是否提供家庭照顧者友善環境及充分資源?研究指出,約四成照顧者過去一年中曾使用居家服務或日間照顧等服務,約兩成照顧者一年內曾使用醫療服務。借鏡英國,任何國民意識到可能成為照顧者,就可跟政府申請諮詢,評估項目包括照顧者意願、能力、身心健康及對生涯發展可能的影響,協助照顧者做好「心理準備」才上戰場。在台灣,長照2.0評估量表除評估照顧者年齡、就業與否、及是否需要照顧其他家人等客觀條件外,若能同時評估照顧意願、心理狀態、照顧能力等面向,方能給予照顧者更好的準備及心理支持,預防壓力累積。
長照2.0也隱含以滿足被照顧者需求為中心、「在家接受照顧最好」的傳統思維,因此每月最高三萬六千元的照顧及專業服務補助,僅限於使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若將家人送至住宿式機構,只能獲得每月一萬元補助,逼迫許多家庭將家人勉強留在家中,「更難照顧的失能家人+累垮的照顧者」,政策間接造成高風險的照顧組合。失業、低收入、債務等經濟難題又與照顧問題糾結發展,無異雪上加霜。
照顧殺人是反映長照2.0資源布建成敗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已發生十四起,是歷史次高。雖然政府建立上百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強化社會安全網,並透過「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初篩指標」,試圖防止不幸事件發生。然而,動手往往在一念之間,莫忘了家庭照顧者的「心」才是關鍵。我們建議:
一、避免家庭照顧者被傳統孝道義務感綁架,產生過度的照顧責任壓力。
二、尊重家庭照顧者「意願」,政府長照資源應提供充分選擇權。
三、重視家庭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定期心理評估與免費諮詢。
四、協助家庭照顧者做好能夠隨時安心交接的心理準備。
五、正視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評估(常見症狀如失眠、憂鬱、焦慮),提供醫療轉銜建議並持續關懷以確保完整處置。
我們呼籲民眾,務必提高對周遭他人的心理議題敏感度、發揮同儕親友互相關照之精神、發現需要幫助的家庭或個體,並積極尋求政府及民間諮詢管道以得到專業協助。未來政策應持續致力於有效減輕照顧者經濟負擔、及早辨識照顧者情緒困擾、並且去除照顧者身心健康風險,同時強化民眾的心理健康識能,對於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如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等)建立正確認知與專業連結,慎防長照悲歌持續延燒。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