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性 不該18禁
未來Family周刊2023.12.13 Vol.154
封面故事1與青少年談性好尷尬?專家以水作譬喻,「了解性就像學游泳,學會游泳,在水裡可以如魚得水,如果對水性不熟悉,就會很危險」
封面故事2和孩子談「性」不卡關,父母不用教,而是一起學習
封面故事3孩子到青春期才開始接受性教育會不會太晚?專家:的確太晚,但別放棄這2種能和孩子開口聊的好時機
封面故事4性教育,焦點是情感教育
封面故事1
與青少年談性好尷尬?專家以水作譬喻,「了解性就像學游泳,學會游泳,在水裡可以如魚得水,如果對水性不熟悉,就會很危險」
和孩子談性,總讓家長感到難以啟齒,但不談又擔心孩子被網路錯誤的資訊誤導。站在保護孩子的立場來看,其實更應該讓孩子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讓他們處於更安全的狀態。
父母孩子談論感情、分享戀愛,已經是很多家庭的日常,然而,如果更進一步談到「性」,往往會立刻按下停止鍵。
要和孩子談「性」,總讓家長感到難以啟齒,但父母又擔心,身處數位時代,青少年可接觸的相關訊息多元到爆炸,如果不和孩子談,因為錯誤資訊產生偏差該怎麼辦?
不是父母不談,而是不知怎麼談
性,在很多親子間絕口不提,或有意迴避,並非父母不想談,而是不知道怎麼談。
「多數家長都覺得不談不行,但卻不知道要如何開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楊佳羚強烈感受到,現代父母面對親職性教育的焦慮。
對於在被保護性禁止年代成長的父母,要跨過內心和孩子談「性」,是相當大的挑戰。
「有些人把性教育停滯不前,歸因家長性觀念過時,然而,以現在去批判家長保守的性教育態度,是非常沒有道理也很不公平的,」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執行長呂嘉惠談到現代家長的困境,「性教育完全跟著時代演進,『不要碰性,社會及文化都還沒有準備好,容易被貼上標籤,』過去的父母,已經用最符合當時的方式教了自己的孩子。」
在以往保守的年代,有明確的價值觀,親職性教育相對簡單,「不管性或愛,只要禁止就可以,」呂嘉惠談到,「禁止性的探索、延後性的體驗,都是這一代父母在成長過程中,被教導保護自已的方式。」
然而,隨著時代改變,家長也知道一味禁止沒有用了,「但面對孩子開始進入性好奇,性探索時,如果不用禁止保護的方式,又要怎麼協助他們?那是他們作為孩子時期不曾有過的經歷,因此成為家長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感到徬徨與恐懼。」
和孩子談性≠鼓勵孩子性行為
有很多時候,家長會擔憂,和孩子談太多性,是在鼓勵孩子性行為,但不談又很怕被網路錯誤的資訊誤導。
「這是一個迷思,」楊佳羚強調,事實上,與青少年談性,並不等於鼓勵青少年去嘗試,也不會引發更多性的慾望,「許多跨國研究都告訴我們,性教育越落實的國家,第一次性行為的年紀不會因此提早,且青少女懷孕率反而較低。」
楊佳羚以水作為譬喻,「了解性就像學游泳,如果會游泳,在水裡可以如魚得水,如果對水性一點都不熟悉,水就會非常致命。」
站在保護孩子的立場,更應該讓孩子對性有充分的了解。
另一方面,如果「性」這件事永遠是孩子無法跟爸媽談的一環,親子關係就會在這塊產生斷裂。
「假使孩子不小心未婚懷孕,家長希望他找你討論如何解決,還是自己偷偷找密醫墮胎?」楊佳羚強調,當孩子發生問題求助無門,孤身一人時,反而更會置身險境。
就像面臨生活中其它問題一樣,父母如果能成為孩子的支持者,當孩子在「性」的領域中發生狀況,除了能找同儕,還可以與父母討論,才能讓孩子處於更安全的狀態。
性教育面向多元,包括人際界線的探索
性,不只是性行為,更不單單是防範如「未婚懷孕」等後果。
性的議題包涵了生理、心理、社會、精神、道德等許多面向,深受不同社會文化的影響。
「隨身攜帶保險套可以保障安全性行為,但事實上,男性攜帶保險套,會被認為非常負責,反之,如果女生準備保險套,身邊的人會怎麼想呢?」楊佳羚談到,其中涉及社會對於不同性別,異樣的眼光以及性的道德標準。
又例如青少年經常擔心自己胸部發育夠不夠豐滿、性器官尺寸是否「正常」?又為什麼沒有戀愛或性經驗,會被嘲諷是「單身狗」、「老處女」?
「如果沒有建立起自己身份認同與性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各種價值觀誤導,影響到個人的自尊、自信,」楊佳羚說,「透過了解與認識,才能察覺並調整對於性的刻板印象,以及察覺性當中的權力關係,這些都是談性不可或缺的面向。」
「性不只是原始的慾望,更是高度人際能力的行為,」呂嘉惠強調,孩子的性好奇和探索,無論是自己探索,甚至與人「探索」,都與人有關,存在著人際界線,「必須不斷學習,才有辦法辨別其中的界線,否則,就很容易演變成性平事件。」
「性」是需要學習的,包括知識層面,更不可缺少身心的感覺、與自己對話。
提及性教育,家長首先想到的都是「預防受害」,卻經常少了「性是人類很自然的慾望」,導致和孩子實際經驗與需求產生很大的鴻溝。
性行為的發生與關係建立並不如想像容易,個人在追求性或愛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受傷,在在都需要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好』,就無法知道什麼是『不好』,」楊佳羚談到,對於性的感受避而不談,會讓人在性中缺乏了主體性,導致許多問題,例如無法在親密關係中感到不舒服時就立刻喊停,或是無法相信自己的感覺,而是以他人意見為判斷標準。
家長可以支持學校提供更好的性教育
「即使瑞典的性教育專家,也承認和自己孩子談性會尷尬,」楊佳羚解釋,由於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親密又複雜,感到彆扭是很自然的。
瑞典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性教育的國家,從1995年開始性教育就列入義務教育,但從國小階段起,考量導師與學生關係太過接近,談論性的問題讓彼此感到尷尬,因此交由校護來跟孩子談,更設立「青少年諮詢中心」,成為青少年可以依賴諮詢專業機構。
性,不一定要是由父母來談,楊佳羚強調,「如果父母不知道怎麼談,最好的方式,就是支持學校及專業人士提供孩子性教育。」
然而,站在第一線多年的呂嘉惠,也明白其中困難之處。在座談會或課程時,呂嘉惠總會聽到家長說「老師你講得很對,但是…」,總是有許多的「但是」。
「家長未必能全盤接受專家給予孩子的性教育,」呂嘉惠談到,這又回到原來的癥結點,專家認為對孩子有幫助的性教育,與家長價值觀產生衝突時,再度陷入拉鋸。家長理性上知道,孩子必須接受性教育,但與自身成長經驗產生矛盾,多重因素交互影響,導致家長很難完全放手讓孩子去學習「性」這件事。
呂嘉惠也強調,儘管可以透過專業輔助,但家長絕不能全然從孩子的性教育中缺席。
當孩子接受性教育課程後,勢必有新的探索、好奇、語言,這些都是原先家長迴避的,但家庭成員一同生活,當孩子有新的反應,家長仍然會經驗到。「如果家長還沒準備好,往往會生氣『你在學校學什麼東西?怎麼可以跟我提到自慰』,進而演變成親子衝突,」呂嘉惠舉例,甚至有家長會到學校質問「為什麼讓我的孩子學這些」,這也是為什麼學校端備感壓力,擔心家長有意見,關於性教育,能不教就盡量不教。
想要突破困境,呂嘉惠認為,家長不只要支持學校提供更好的性教育,更要要求舉辦說明會,讓家長知道如何配合。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家長的心態
「從過去的體罰,轉變到用溝通與關愛的方式,父母要跳出自己過去被教養的框架,長出新的樣子,就已經相當不容易,」呂嘉惠談到,「延伸到『性』這件事,更是難上加難。」
「時代改變速度已經超過許多家長可承受的,在性方面,家長沒有能力教孩子是很正常的,」呂嘉惠說,然而,數位時代讓家長面臨的情勢更加嚴峻,孩子可以自己上網輕鬆取得一切想要的資訊,包括錯誤的資訊。
所幸,這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年代,坊間已經有更多正式討論的社群,也有更多專業人士可以諮詢,有書籍、影音、桌遊等各式工具,幫助父母以更簡單的方式突破瓶頸。
許多家長都願意轉變成學習型的家長,但光吸收資訊還不夠,家長還需要非常多的支持跟支撐,才能幫助家長們具體實踐。
「作為專業人士,我們很願意成為家長的支柱,」從事性諮商多年,呂嘉惠有感而發,「我們並不樂見發生問題後才修補創傷,更希望的是作為父母跳板,跨越眼前障礙,及早為孩子們建立健康的性觀念。」
要和孩子談性,更關鍵的反而是家長,如何調整好自己,以「身為家長我不會、我不懂,但我知道如何找資源來幫忙」的姿態,進入開放和學習的心態,和孩子共同成長。
圖:shutterstock
封面故事2
和孩子談「性」不卡關,父母不用教,而是一起學習
到了青春期才要開始談性,呂嘉惠並不認為為時已晚,「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想加把勁修補親子關係,這是非常好的工具,但千萬不要用來盯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只會導致雙方關係更惡劣。」
什麼時機最適合和孩子談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楊佳玲認為答案是:隨時隨地。
「不要把談論『性』想得很嚴肅,性,不只是性行為,生活中有非常多面向可以聊,」楊佳羚建議,對於不知如何和孩子切入談「性」的父母,可以從日常各種事物的「分享」開始。
舉凡電影戲劇、新聞時事,都可以成為談論「性」的素材,例如,怎樣算是性騷擾?為什麼偶像劇中,女性往往都是被動的一方?從社會文化法律各面向,豐富孩子對於性的認識,也能透過互動討論,幫助孩子建立識讀能力,過濾網路上偏差的相關資訊。
「跟孩子談性,最不好的時機,就是已經發生事情才來談,」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執行長呂嘉惠強調,這個時候,重點應該在於如何解決事情,而不是才開始惡補。
5面向建立孩子健康的「性人格」
由於擔心孩子,家長談到「性」,往往只聚焦不想看到的事件,例如未成年性行為、未成年懷孕等,然而,呂嘉惠強調,「和孩子談性,重點不在處理如感情糾紛、性病、未成年懷孕等行為,而是協助孩子,如同建構健康的人格一樣,也建構健康的性人格。」
呂嘉惠解釋,「在前陣子性騷擾me too事件中,不乏聽到有人說,『他形象這麼好,怎麼私底下這樣』,因為性人格是一個獨立、私密的人格狀態。」
許多父母和孩子談「性」非常不自在,是因為想到要談及性行為等細節,然而,如果跳出這個框架,從「建立能力」角度著手,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呂嘉惠舉例,「以性行為來說,其中必定包含很多『教戰手冊』,也就是所需的能力,才能避免自己受到傷害,以至於拖延到往後的人生。」
從事性諮商近25年,呂嘉惠創建本土化的「能力建構取向性諮商」,發展出以依附關係為主體的性教育,提供父母一個更容易的談性方式。
父母只要從日常生活五個面向著手,就能協助孩子建立能力,完備健康的性人格。
1.依附能力:指孩子和父母的互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值得被愛。當孩子對青春期或性產生各種好奇和疑問,父母應該視為自然且重要的,讓孩子有問題能願意提出來,開啟可以談論「性」的良好依附關係。
2.情緒能力:指能辨識和覺察自己各種感受,且能調節並適當抒發情緒,並分辨及同理自己和他人感受有所不同。當孩子面對更多性探索時,會出現很多情緒,無論興奮或羞愧,父母可以讓孩子明白這是很自然的,並用穩健的依附關係,支撐孩子在探索性時,發生的各種情緒。
3.人際能力:指能表達自己想法,並讓他人理解,同時也能傾聽與理解他人,包容彼此差異,相互溝通與協商。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表達對於性的各種想法,家長不必聚焦如何解決問題,因成人認為的解決方式,未必適合孩子,也不需要扭轉孩子想法,而是一起討論、經驗困惑。
4.資源使用能力:人為了生存必須尋找合適資源,包括知道如何尋找正確的知識、取得能夠協助自己的資源,以及有使用資源的意願或勇氣。當孩子對性有所疑問,父母必須示範「資源使用能力」,告訴孩子「你現在有這些感覺很正常,我只能提供以前從我爸媽那裡得到的資訊,但我不曉得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也許我們一起找更多資訊,共同討論,也可以諮詢專業人士,要怎麼看待比較好。」
5.人生哲學建立:因成長背景、家庭教育與人生重要經驗,人會建立面對世界的人生哲學及價值觀。透過前面幾個步驟,讓孩子逐漸理解,有性的感覺、好奇都是自然狀態,性是人生重要的議題,在各階段都有不同關於性的議題,並結論出:性是可以被自在安全討論的。
簡單來說,父母以穩健的依附關係,支持孩子因為「性」產生的情緒,也和他共同尋求資源使用,解決關於「性」的疑惑。
「現在孩子找資料能力比家長強太多了,」呂嘉惠談到,「但他們未必知道如何尋找有幫助的資源,因此必須透過家長協助,引導孩子可以看這樣的影片、讀這樣的書、找這樣的專家,讓孩子的性好奇能夠妥善被支撐。」
「這樣的過程中,家長不必自己教導關於性的細節,自然就可以避免掉許多的尷尬,」呂嘉惠強調。
青春期再談性,父母猶有可為
到了青春期才要開始談性,呂嘉惠並不認為為時已晚,「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想加把勁修補親子關係,談論『性』,是非常好的工具,但千萬不要用來盯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只會導致雙方關係更惡劣。」
第一步:
家長可以先挑選關於青春期的書籍,放在桌上,告訴孩子「你進入青春期後,我很多都不了解,包括性,這方面我過去成長時都是被禁止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討論,為了避免你更不想跟我談,我們來開讀書會」。
呂嘉惠提醒,孩子的反應,往往都是「我才不要」,家長可以忽略,繼續告訴他.「總之,我覺得這書很不錯,我看完後跟你分享」。
第二步:
接著,在雙方聊天時,和孩子分享自己讀過的心得,發現、了解、學到了些什麼,或是「如果自己年輕時有這本書就好了」,呂嘉惠強調,「重點在於,以『我』為主體,不要問孩子你有沒有這樣。」
可能會得到孩子冷淡地回應,但無論是「哼,我早就都知道了」,或「拜託,你現在才知道」,父母都不要在意,持續等待發酵。
呂嘉惠解釋,「談性需要建立關係,這個過程就是在建立可以談性的關係,需要時間讓對孩子知道:父母不具威脅性、沒有批判性,能持平互相交流。」
第三步:
如果孩子提出想法,但父母心裡並不認同,不要急著批判或指導,也不要糾結資訊的正確性,而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那我們一起來找找資料」。
一旦父母直接說可以或不可以,都會演變成關係中的對立,呂嘉惠強調,「當父母和孩子價值觀產生衝突時,不要陷入辯論對錯的泥沼或是價值觀對戰,」拉到建立能力位置,透過調查同儕的想法、上網找尋資料、蒐集專家意見等,雙方持平沒有對錯,交換討論彼此價值觀,父母不需要教導、評論孩子,反之,也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孩子。
「這樣的談性方式,父母是在和孩子建立關係,『性』只是和孩子討論的其中一個媒材,」呂嘉惠強調,如此的過程能拉近彼此關係。
「一個可以談性的家長,是多麼酷的家長!」呂嘉惠以自己經驗作為分享,「孩子同學每次聽到她的媽媽可以聊這些事,都會非常羨慕!」
呂嘉惠鼓勵家長們以「分享、學習」的角度出發,「正是因為我們從小都沒學過,現在跟孩子一起學,不是最好的事嗎?」
圖:shutterstock
封面故事3
孩子到青春期才開始接受性教育會不會太晚?專家:的確太晚,但別放棄這2種能和孩子開口聊的好時機
不過意識到已經太晚的時候,其實也是吸收最快的時候。雖然晚,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棄。慶幸的是,孩子尚未成人,所以如果家長覺得太晚的話,就利用提問的方式檢視孩子的性別敏感度,並針對孩子的問題,再來著手進行性教育就可以了。
不要因為太晚進行性教育就放棄
在前面章節中,我一直強調女兒性教育的核心是主體性。性教育不是單純地告知性知識,而是培養主體權,當前更需要加入性別教育。因此,青春期前的性教育最重要的是從孩子出生後,就要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做決定的習慣。
不過正在閱讀這本書的家長,或許很多人的孩子已面臨青春期了,因為不知道怎麼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所以決定買本性教育的書來看看怎麼做,想不到看完書後反而更擔心:「性教育從孩子一出生就要做?那我豈不是太晚開始了,該怎麼辦呢?」
是的,確實太晚了。而且通常女兒還比兒子更快出現第二性徵,再加上現在的孩子比過去發育得更快。因此,非常有可能在家長還沒有注意到時,女兒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第二性徵了。於是擁抱孩子時,還是跟以前一樣,用力緊抱孩子,但孩子要開始長胸部了,太用力壓胸部會痛,所以家長一定要輕輕地抱。
不過意識到已經太晚的時候,其實也是吸收最快的時候。雖然晚,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棄。慶幸的是,孩子尚未成人,所以如果家長覺得太晚的話,就利用提問的方式檢視孩子的性別敏感度,並針對孩子的問題,再來著手進行性教育就可以了。
不論何時,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對話。這時候孩子已經完全沒有溝通上的問題了,所以對話的必要也隨之增加。家長可以先問孩子在學校受到怎樣的性教育,然後自然地詢問她:「有什麼感受?」或「朋友們都怎樣說?」來確定同儕間的反應。在青春期的時候,朋友們的影響力比任何時期都來得大,家長不能不注意。
孩子長大之後,親子間可以一起看的電影或電視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媒體也是性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可以多活用媒體。「妳認為那個主角可以用那種方式來搞曖昧嗎?」像這樣通過提問自然地開啟性別敏感度的討論。
在家長開始認真想要進行性教育後,可能會發現自身的性知識不足,或受到傳統影響而有錯誤的想法。因此,家長要先通過書籍或相關課程努力改變自己。
看到爸媽努力的模樣,孩子也會跟著改變。
摘自 孫京伊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 采實文化
Photo form PhotoAC
數位編輯:陳妍羽
封面故事4
性教育,焦點是情感教育
相較於現在未能達成共識的性教育,我看見~這個因應孩子成長而產出的環節,除了性器官與性行為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
『怎麼了?心情不好啊?』看著週末都會到朋友的社區去打球、聊天的大女兒,我問。
「⋯⋯ ⋯⋯」大女兒憋著嘴,眼睛直直地盯著地板,沒應聲。
「哎唷~姐姐喜歡的那個男生,很愛吸引她的注意力,但有時又不理不睬啦!」男朋友住在同個社區、總是會和姐姐一起去玩的小女兒,看著不搭腔的大女兒,幫忙回應。
『你上次說的那個男生啊?』善於傾聽的大女兒,讓這個看起來內向、不多話的男孩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說出自己在家裡的處境,竟然和女兒們之前單獨住在阿嬤那裡的情況很相似呢!
「我都搞不清楚~他到底喜不喜歡我!」抬起頭的大女兒,說出了心頭的疑惑。
當孩子有新的學習,父母是背後最大的支持力量
觀察著女兒們的成長歷程,我也一邊驗證著最近正在整理的【心秩序理論】:青春期的教養重心,將由兒童時期的「生理面向(身體)」轉移至「心理面向(情感)」。面對身體的掌握,只剩生理週期的自理,其餘的精神能量將轉往情感與情緒的自我照護;此時,孩子們在人際互動的情感焦點,也更多地從父母轉向同儕⋯⋯甚至是情人。
天生麗質的兩個女兒,之前在學校裡學習的時候,認真課業、積極參與社團的態度,讓她們倆擁有好人緣。即使近兩年是在家進行自主學習,只有偶爾返校參加體育課、直笛隊,還是和同學們互動良好;週末去朋友家的社區玩耍,和國中、高中的哥哥姊姊們也都打成一片,都把她們倆當心頭寶愛護著。半年前,小女兒和一直互有好感的男同學,從總是對對方特別好,進入男女朋友的階段,進入了「給予愛、接收愛」的實戰練習中;而大女兒,之前因為親生父親的前後態度丕變而困惑不已,所以即使有互相喜歡的對象,但也老是被若即若離地對待著⋯⋯我們也針對這件事持續地和大女兒一起進行療癒,讓她慢慢地回到「信任自己是被愛的」狀態裡。
「我覺得~我還是不要喜歡他好了!」大女兒看似下定決心地說道,對著我和太座。
『⋯⋯ ⋯⋯』這個瞬間,我和太座都沈默了!
我的腦海中,跑過之前和太座聊過「如果大女兒一直喜歡對她若即若離的男孩,怎麼辦?」還記得當時太座牽著我的手,一句「是不是不想女兒受傷?」就直接讓我紅了眼眶;隨後接著補充的「我們會一直都在女兒身後,不是嗎?學新的東西,總是需要幾次機會的嘛!」,讓我明瞭~是時候了!需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在女兒生命中的位置了呀!
『軒寶,妳可以放心地喜歡他,好嗎?我們不會因此而覺得~妳怎麼還是這樣?或是,妳很蠢,總是喜歡這樣的人⋯⋯』打破沉默,我說出了自己調整過後的想法。
「⋯⋯ ⋯⋯」看向我的大女兒,眼眶不僅紅了,還含著淚水。
『我們愛妳啊!不管妳喜歡誰、過程中有什麼不舒服⋯⋯我們始終都會在這裡。』我說。
『而且,我們不會覺得妳這樣是背叛我們。不要緊張,好嗎?』讀到了她的心思,我補充。
「嗚⋯⋯ ⋯⋯,好⋯⋯ ⋯⋯」擦著眼淚的大女兒,在哭聲中回應了我。
青春期最重要的「情感教育」,陪孩子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讓女兒坦然無懼、全神貫注地進入自己生命的下個階段,是作為家長的我需要去做的。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位置,迎接孩子個體性愈趨完整的同時,敞開地接受孩子與自己的剝離,用維持流暢的溝通管道,支援孩子在情感層面的需求。
相較於現在未能達成共識的性教育,我看見~這個因應孩子成長而產出的環節,除了性器官與性行為以外,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親密關係中,性行為是我們透過身體的敞開來和對方互動、表達深層且緊密的連結,是重要但不是第一與唯一的要點。建立關係前,需要先練習的是~掌握與照護自己的情緒,不能因著對方的關注而失去重心;建立關係的過程,練習和對方無懼地溝通出內在真正的想法,創造能夠支持彼此的連結,而非因為模糊不清的表達而使注意力渙散。
我和太座順著女兒們的成長,沒有壓抑她們的情感,也沒要求她們「不能談戀愛、好好學習」;她們倆也順順地跟著情感的流動而練習著,在積極的表達與溝通裡理解彼此的想法與情緒,在共同關注的活動裡(如:籃球)互相砥礪、一起成長⋯⋯週末滿足了互動的需求,週間也各自專注地在學習裡。
我很感謝這些男孩,讓女兒們有了學習與練習的對象,這是我做不到的呀!呵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李詣琦,親子療癒職人,和你/妳一起「讓內在小孩和孩子一起長大」!
覺醒父母。自主小孩|https://m.facebook.com/autonomouspeople
內在小孩轉大人| https://sosreader.com/project/internal-child/
Photo:vborodinova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weekly/index/154/1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