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心理學學習加分_讓孩子專心 從兩方面著力
文/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圖/達志影像
(2023/12/12)
最近有一部電影《小曉》,劇中討論一個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生,在學習上和在家庭中的困境。相信看完這部電影的人,都會在意識層面上提醒自己:要對有這樣症狀的人多一點包容。然而,如果你周邊的人有這種狀況,要做到包容,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不過,值得慶幸的,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比率上應該不到一成。其他那些讓我們覺得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行為,多半是假警報,是比較容易處理的。倘若你懷疑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就應多觀察,並且儘早尋求專業協助。
以下,我針對一般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提供建議。
其實注意力無法集中,根本的原因有兩個:一、對要做的事情沒有強烈的動機;二、有太多內外的干擾,造成分心。
談未來激起熱情
要提升動機最快速的方法,是利用獎賞機制,促使孩子願意投入。但是這個機制並不完美,而且有不少副作用,例如:沒有外在動機,孩子很容易就喪失對這件事情的熱情。所以,我不建議頻繁的使用,頂多在一開始的幾次使用。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動機,比方說,你可以引導孩子看見這個學習對他未來有什麼具體的影響。就像很多YouTuber 告訴觀眾,倘若要提升某一種能力,就要做怎樣的事情,年輕族群其實很接受這一套。總之,就是要「畫大餅」給孩子,而且是他在意的大餅,這樣才能激起他的動機。
借助同儕影響力
透過同儕影響,也是不錯的做法。愛比較是人的天性。即使是學生,孩子在現在的體制下,也很容易受到比較的影響。但是,如果希望借重同儕的影響力,那麼要找和孩子能力相近的,否則效果不會好。
也不見得要兩相比較,可以善用孩子的互補,比方說你的孩子國語成績好,數學不好,就可以和一個數學好,國語不好的孩子搭配,彼此學習。
去除內外在干擾
先說外在的干擾。孩子做事前,鼓勵他先收拾環境,把任何可能讓他分心的東西都收起來。不過,也不適合在完全寂靜的環境,因為他反而容易被自己發出的聲音干擾。
除了聲音和視覺的干擾以外,氣味等其他干擾也是重要的影響,也要考慮。比方說,孩子的椅子可能支撐力不足,坐起來其實不舒服,這就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干擾。
接著談談內在干擾,這是比較容易被忽略,但對孩子影響也很大的干擾來源。內在干擾可能是孩子的情緒起伏,也可能是孩子惦記某些事情,或孩子只是精神狀況不大好。
想解決這些內在的干擾,你可以先請孩子把惦記的事寫在便利貼上。另外用大大的字,寫下他現在必須做的事情,便利貼則貼在這張紙的後面。這能夠讓孩子知道,等他完成該做的事情,就可以做便利貼上面寫的事情。
或者,你可以先帶孩子深呼吸,沉澱一下自己的狀態。如果學過怎麼帶領冥想,也可以引導孩子稍稍冥想,對於後續的專注也很有幫助。
相信不少人聽過「抖音腦」,雖然不一定是用抖音才有那樣的症狀,但概念上就是因為對不須專注太久的事物著迷,變得無法長時間專注。與其擔心孩子無法長時間專注,我們更須擔心注意力的彈性不足,無法在不同事物間切換!未來再向大家提出我的看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