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康網》夏季悶熱當心食物中毒 營養師列常見4病菌給解方

2024/05/22 16:43  自由電子報

健康網》夏季悶熱當心食物中毒 營養師列常見4病菌給解方

營養師指出,危險溫度帶介於760℃之間,許多細菌都能在這個溫度區間快速生長,因此食物建議保存在5℃以下或60℃以上;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夏季天氣悶熱潮濕,致病菌常因此悄然孳生,導致食物中毒。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陳詩昀在臉書粉專「珊說營養師」發文分享常見食物中毒類型,可分為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4種;預防上,則建議將生熟食分開、避開760℃危險溫度帶、注意個人衛生、食物充分加熱。

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熱難破壞

沙門氏桿菌:

沙門氏桿菌感染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受汙染食物通常為雞蛋 、肉類、豆製品 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容易發生在氣候溫暖的季節,若不慎誤食,平均約24小時內會發病,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23天後會痊癒。

仙人掌桿菌:

仙人掌桿菌周邊佈滿短鞭毛,因為長得很像仙人掌,所以命名為仙人掌桿菌,其中毒症狀可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嘔吐型潛伏期短(約0.56小時),相關食物大都和米飯等澱粉類製品相關,而腹瀉型潛伏期較長(約615小時),原因食品主要是香腸、肉汁 、肉醬等肉類,症狀約12天可痊癒。

腸炎弧菌:

腸炎弧菌存在於溫暖的沿海地區,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很快,在台灣目前中毒發生率排名第一。主要引起中毒的食物為生鮮海產 、魚貝類 ,中毒後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頭痛、發燒、發冷,症狀輕微可在23天內自然痊癒。

金黃色葡萄球菌:

本菌在生長時許多菌體會凝聚在一起,在顯微鏡下排列像是一串串葡萄,常存於人體的皮膚、毛髮及鼻腔、咽喉等黏膜及糞便中,尤其是化膿的傷口,因此極易經由人體而污染食品,會產生腸毒素,煮沸30分鐘仍不會被破壞,主要症狀為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腹痛、腹瀉、下痢、虛脫、輕微發燒,症狀會持續24小時到數日。

手傷應包紮、食物要充分加熱

食物充分加熱:

除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外,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腸炎弧菌皆不耐熱,所以食物在60℃之下充分加熱20分鐘以上可大幅降低中毒機率。

生熟食分開:

為了避免交叉污染,記得生熟食所使用的容器、刀具、砧板等需分開擺放,勿混合使用。

避開危險溫度帶:

危險溫度帶介於760℃之間,許多細菌都能在這個溫度區間快速生長,因此食物建議在保存5℃以下或60℃以上。

注意個人衛生:

在烹調食物前,記得先徹底清潔手部,若有傷口應完整包紮或避免從事食品製造調理的工作,避免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