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陪伴孩子學負責

2024.06.05

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陪伴孩子學負責(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封面故事1沒有責任感的孩子,長大當心變媽寶、啃老族!教孩子從「做事」中學負責,12歲前是關鍵

封面故事2逼孩子道歉,只會讓他下次偷偷來、不被你發現!5個情境,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封面故事3顏安秀》教養的鷹架要從小搭起,讓孩子練習為自己做決定、負責任!

封面故事4想要培養孩子獨立、負責任,就從做家事開始!內有分齡教養建議表

封面故事1

沒有責任感的孩子,長大當心變媽寶、啃老族!教孩子從「做事」中學負責,12歲前是關鍵

父母應該盡量讓孩子在12歲前,父母教養最關鍵的時期,就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否則等到青春期,父母說話的份量變小,才想要求孩子就來不及了。

陪伴孩子學負責(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文/ 周品攸(未來Family記者)

「我爸叫我這樣做的。」 

「都是我媽沒有幫我放進書包!」 

「這我不會,我媽沒有教。」 

這些是現代許多孩子們常說的話。 

 

「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高漲,知道自己的需要,卻不會去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因為父母總是做得太多,孩子生活缺乏練習,導致孩子發展不出『責任感』的人格,對父母過於依賴,長大變成媽寶、啃老族的機率就會變高。」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金瑞芝感嘆地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吳怡萱助理教授表示,一個人要有責任感,需要具備兩個很重要的能力。第一,孩子要認識自己,要自我察覺,要有自信,進而才會有「那我下次應該要負更多的責任」的念頭。第二,孩子要有社會覺察,覺察社會的規則,才能看到「自己應負的責任」。 

因此,父母應該盡量讓孩子在12歲前,教養最關鍵的時期,就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否則等到青春期,父母說話的份量變小,才想要求孩子就來不及了。 

 

責任感從小培養,012歲這樣教 

責任感越小培養,未來父母會越輕鬆。職茁–OüTstanding創辦人Uni職能治療師直言,負責任的訓練及培養方式,應該根據孩子各個階段所具備的能力做調整,包括他的注意力長度、對規則的理解程度等,建議父母可以在互動時,從孩子給予的回饋中判斷。 

 

學前階段 

1.把握主動探索的動機 

「孩子必須先有勝任感,才會有責任感。」板橋亮點治療所職能治療師邱子玲指出,除了在孩子0歲開始,慢慢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自己的事」,父母也要好好把握小小孩滿滿的探索力與行動力。比如說12歲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做家事,包括洗菜、拖地等,他會從「嘗試」到「成功做到」中,發覺自己能夠勝任,有了自信後,就會慢慢發展出責任感。 

 

2.從遊戲中訓練 

2歲以下的孩子,口語表達、行為模式都還不成熟,所以Uni建議父母可以用孩子的依附性玩具來訓練,可能是娃娃、小被被、小車車等,因為那是孩子的心靈依偎,所以當孩子表示:「我要被被,媽媽幫我拿。」這時就可以對孩子說:「那是你的被被,是你需要他,所以你自己要保護好他,媽媽沒辦法幫你保護。」藉此讓孩子了解「這個是你很重要的東西,所以你的責任就是要保護好它。 」 

2歲以上,就可以透過假扮型遊戲、結構性遊戲來做責任感的訓練。以用積木蓋城堡為例,可以引導孩子:「這個城堡裡面的花園,就由你來負責喔!你要負責把花園蓋好。」如果他還不太會,也可以跟他說:「如果你需要幫忙,可以跟媽媽說,但這個還是你負責的喔。」   

 

3.生理自理 

金瑞芝表示,「幼兒教育很強調,孩子要知道自己的事情該要自己做,並養成習慣。」這部分在幼兒園的教育,會讓孩子很清楚的知道,從進校園、到放學,舉凡放書包、把自己的物品從書包拿出來、自己拿水壺喝水、自己上廁所、老師發的通知單要放到自己書包等,都是孩子該做的事。 

在家中則建議父母根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里程碑做訓練,讓孩子學習獨立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動,比如說:12歲時想上廁所時可以對大人用手勢或動作發出訊號、2歲練習穿脫衣物、3歲時可以自己穿鞋子、5歲時可以自己洗臉等。開始上幼兒園時也可以讓他練習整理書包,可以跟孩子說:「我們明天要去上學了,你要帶什麼東西去幼兒園呢?」初階可以大人準備,但帶著孩子進行。 

 

4.做家事 

孩子56歲,就可以跟著做家事,除了培養做事的能力,也會知道自己身為家庭的一份子,有能力為其他人貢獻也是責任感的展現。金瑞芝提醒,父母不要期望孩子馬上能變成一個好幫手,而要容忍孩子做不好這件事,比方說飯後拿抹布擦桌子,可能會擰不乾、桌面越擦越油也沒關係,重點是讓孩子養成參與做家事的習慣。 

 

5.給孩子選擇權,做決定 

「孩子要能夠當責,一定要先能選擇。」吳怡萱以艾瑞克森(E._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理論表示,孩子在12歲時,很重要的成長階段就是「自主選擇權」,開始有自主、覺得自己好像可以決定些什麼,包括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想要去上廁所、今天鞋子要穿什麼等,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自然而然就不會長出「負責任」的能力。因為孩子會認為「我沒有選擇,那我哪需要負責?」因此,讓孩子知道「人有選擇權」是重要的步驟。 

吳怡萱進一步補充,「在此之前,父母應盡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在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因為好奇AB的選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從中了解因果關係。因為能選擇,就會更願意承擔自己的決定。」 

 

國小階段 

1.更進階的家事 

金瑞芝建議,國小階段的孩子,參與的家事可以再更進階一些,像是準備簡單的早餐,如:自行夾取烤好的吐司或蒸好的饅頭;或是週末出遊時,讓孩子自行準備外出包,慢慢增加他負責的部分。 

 

2.不要摧毀孩子的學習動機 

進入小學後,孩子的重心會逐漸放在學業上,邱子玲指出,這個階段孩子的學習動機很重要,學習動機一旦被抹滅,或是一再受到父母打擊,他就會覺得「學習是很難、我做不到的事情」。如此一來,他就不會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責任。因此提醒父母「二要一不」: 

一要:要讓孩子真的知道他在學什麼。比如寫字時,引導孩子去看,什麼樣的字才是好看的字,而非不停地去擦掉孩子不好看的字。 

二要:家長要適度地放過自己。如果發現自己在陪孩子寫作業時,會覺得很生氣,有「他怎麼這個也不會?他怎麼會這樣?」的念頭,代表要休息一下了,請求支援,放過自己吧! 

一不:父母不要過度堅持,接受孩子的注意力有限。邱子玲說:「學習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孩子現在不會沒關係,他總有一天會學會,不要太過心急與堅持。」 

 

3.同理心的引導 

國小開始,會有更多團體合作的課程安排,邱子玲建議平時要給孩子多一些同理心的引導,他才會知道「我做這些事情,會對別人有什麼影響」,有同理心的孩子也會比較有責任感。可以從繪本及生活經驗中引導,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聊聊:「這時候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種時候,你這麼做會影響到別人」、「別人可能會有什麼感受」等。 

 

父母愛太多,孩子學不會負責!6個教養提醒 

1.不要做過頭 

金瑞芝說:「孩子可以『不會做』,但不是『不用做』,若父母常常怕麻煩,或怕孩子受挫,而凡是幫他做好好,但是當這變成孩子的一種態度,他未來不管在課業上、人際相處,甚至成為父母之後,都會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平時就應該讓孩子養成做事的習慣,哪怕是一點點都好。比如:摺衣服,可以先讓孩子先從對折開始,同時也能製造一邊做事、一邊聊天的親子時光,通常孩子很喜歡。 

 

2.不要過度干涉與否定 

很多父母在培養責任感時,常會覺得:「為什麼孩子都做不到?」、「為什麼你不行?」Uni提醒,應該把「為什麼」變成正向的,如:「為什麼你會選擇做這件事情呢?我們不是有做好約定了嗎?」而不是直接去否定孩子的那個行為。 

 

3.不要臨陣磨槍 

訓練生活自理時不能臨陣磨槍。邱子玲提醒,時間緊迫的平日早上並不是一個訓練的好時機,建議可以選擇比較有餘裕的假日,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練習,變成「擅長」的事情。比如穿襪子,剛開始可以先跟孩子一人做一半,跟孩子說:「我先幫你套前面,你在自己拉後面」或「左腳我幫你穿,右腳你自己穿」,目的讓孩子知道「這個任務還是你的,你能做就盡量做。」 

 

4.多鼓勵、多陪伴 

大人多給鼓勵,給孩子多一點時間與機會嘗試,在界線內給予陪伴,孩子一定會越做越好。 

 

5.溫柔可以,但記得要堅定立場 

邱子玲傾向「民主權威」的教養方式,就是高度支持,也要高度要求。她提及,現在很多父母太過尊重孩子,認為要溫和堅定,但卻常常只做到「溫和」,卻沒有「堅定」,這樣其實就會落入「放任」,因此父母要堅持設定好的界線與規則。 

 

6.別總是稱讚,而忘了「提醒」 

金瑞芝最後提醒,「正向教養不是只一味地稱讚孩子,而是在必要時刻,還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好的部分在哪裡;沒有做好的部分,可以怎麼樣做更好、更進步。」 

 

 

封面故事2

逼孩子道歉,只會讓他下次偷偷來、不被你發現!5個情境,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些大人總是會習慣性地用「他還小」、「他不是故意的」,來幫孩子緩頰、開脫該負的責任;而有些大人則是不由分說地要孩子先低頭認錯,不道歉就嚴厲斥責。 上述這兩種方式,恐怕都讓孩子永遠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陪伴孩子學負責(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文/ 周品攸(未來Family記者)

當看到孩子亂咬人,你的反應是下列哪一種? 

A:「孩子他還小,什麼都不懂,他也不是故意的,沒關係啦!」 

B:「你怎麼可以亂咬人呢?快點跟對方道歉!」 


 

有些大人總是會習慣性地用「他還小」、「他不是故意的」,來幫孩子緩頰、開脫該負的責任;而有些大人則是不由分說地要孩子先低頭認錯,不道歉就嚴厲斥責。 

上述這兩種方式,恐怕都讓孩子永遠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吳怡萱指出,「在孩子犯錯時,的確是培養負責任的好時機,但多數大人往往認為,孩子做錯事,只要說聲『對不起』或是給予處罰,就是在承擔責任,卻忽略了,孩子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更不曉得自己的責任在哪裡。」 

親職教育推廣人陳其正(醜爸)表示,「孩子做錯事時,第一時間急著撇清、不願認錯,這是人性,就連大人也一樣,不必急著責備孩子。」身為父母能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犯錯沒關係,我們下次怎麼做會變更好。」 

 

孩子犯錯時的教養指南 

1.先同理孩子,究責擺最後 

「想教會孩子負責任,先不要急著把他定罪,因為沒有孩子會在你痛罵他的時候,跟你認錯。但不代表我們不用歸咎責任,只是順序問題。」陳其正如是說。 

比較建議的做法是,先用同理跟關心的語氣,牽著孩子的手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也很害怕,但是沒關係,我不會懲罰你,我只是想要知道這是誰做的。」如果孩子怎麼樣都不認錯,父母嘗試「等一下」,比方說孩子把地板弄得一團亂,就帶著孩子看:「你看,現在地上這樣子,影響到每一個人,也影響到你自己,對不對?」,接著說:「好,那我們現在要怎麼做?」先一起把狀況排除後,再來問孩子(究責):「這是誰做的呢?」 

 

2.給孩子自己選 

很多大人在孩子犯錯後,會直接要他說「對不起」,但吳怡萱說:「我們的目的是要孩子學會自己主動願意去承擔,而不是被強迫的,因此可以把選擇權給孩子。」舉例來說,問問孩子:「你要怎麼去補救?」、「你要怎麼做可以讓對方好過一點?」、「怎麼做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通常孩子自己說出口的,承擔意願會更高,若孩子還太小,則可以給23個選項讓孩子選。 

 

常見五種情境,教孩子從犯錯中培養負責任 

1.孩子打或咬了其他小孩 

「在引導孩子為自己行為負責任時,家長應專注在了解背後的原因,而非只解決當下的行為問題。」吳怡萱說。 

比方說,孩子互咬的狀況,在小小孩當中很常見,通常都不是有意要傷害對方,而是他可能是正值口慾期或長牙癢,所以看到東西就想咬,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另一種是孩子打人,也可能是因為經常被對方言語攻擊,而這次忍無可忍才動了手。 

雖然都是正常的現象,但使人受傷畢竟還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吳怡萱建議,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引導他去看對方的感受,感受對方的情緒,讓孩子進而發現是自己做的不對,要如何面對,如:「你看,他現在看起來很難過,你覺得怎麼做可以讓他好一點?」給孩子選擇,有些孩子可以說出「我可以拍拍他、安慰他。」若孩子講不出來,家長可以提供23個方法給他選。 

至於國小以上的孩子,除了同理以外,更重要的是讓他看見自己的過錯,並發自內心的想要去承擔這個責任。「詢問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台階下,『你是不小心的對不對?沒關係,我只是想知道你這麼做的原因。』引導他去發現,且為自己這麼做的決定負責任。」 

 

2.出門時,不小心弄丟對自己很重要的物品 

出門時,孩子偏偏要帶對自己很珍貴的物品去,結果卻弄丟了,多數家長的反應是:「你看吧!就說不要帶出門」、「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但這些話對孩子並沒有幫助,因為,弄丟重要物品這件事,本身就是懲罰了,孩子也已經付出代價。 

吳怡萱認為,此時仍要先同理孩子,「這個東西不見了,你很傷心對不對?那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讓你不要那麼傷心?」等孩子冷靜之後,再跟孩子說:「因為我們之前有說過不要帶,那這個東西不見了,你是不是還很想要這個東西?」如果孩子點頭,那就讓孩子設定目標,透過集點制度來「延遲」重新獲得該物品的過程,讓孩子學會負責,記取教訓,如此一來會更加珍惜這個東西。 

陳其正的作法則是會以此為鏡,把決定權拿回來自己手上,在之後孩子又想做類似的事情,就會跟他說:「上次你帶出門之後,結果東西不見了,我知道你這次可能可以保護好,但是爸爸很害怕,所以我不要給你帶。」不是嘗試說服孩子「不要帶」,而是直接規定「我不讓你帶」。孩子哭鬧的話也要堅持,告訴孩子:「你要生氣、難過都可以,這很正常,因為你被我拒絕了。」 

接著,事後再給孩子一個觀察期,比如說:「如果你下次想帶另一個心愛的娃娃出門,我可以讓你帶,但前提是,這個東西你拿出來後,不玩就一定要放回原位,不能偷懶或是不能說等一下還會再玩。」給孩子訂定條件,做得到就把決定權還給孩子,相信孩子下次會好好保護。 

 

3.因為玩而打翻飯菜 

有些父母會責怪孩子:「就跟你說吃飯不要玩」、「你看,就是因為你邊吃邊玩才會打翻!」 

但陳其正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四歲前的孩子,只要聽到什麼有趣的聲音、看到有趣的畫面、吃到好吃的東西,就會很開心,想要玩。他並不會因為打翻飯菜,就不去玩,因為對孩子而言,這兩件事不會產生連結。因此,提醒父母應該聚焦在「打翻飯菜」之後,請孩子收拾、整理,這才是教孩子負責任的重點。 

 

4.漏帶作業或上課用品 

為了避免漏帶作業,父母通常前一晚都會要求孩子收好書包,理想是孩子能夠自己看著隔天的課表跟聯絡簿,自行準備好需要的東西。但當孩子打電話說:「媽媽,我作業忘記帶了,可以幫我送來嗎?」你是屬於會幫孩子帶去的父母,還是讓孩子自行承擔後果的父母呢? 

吳怡萱指出,若孩子原本是很自律,會做好自我管理的類型,整年只忘記這一次,那麼,只要自己有空,就會幫孩子帶去學校,「因為要學習承擔責任,前提是要讓孩子感到安全。當孩子向你求助,如果只是一次的小差錯,就要他去承擔忘記帶書的責任,他可能會感到很委屈,內心的安全感就會越變越薄弱,下次有問題,孩子可能就不會向你求救了。」 

但有些孩子卻是頻繁發生,陳其正認為,「那我們就要接受孩子做不到,需要父母的幫忙,等他的能力長出來,再讓孩子自己試試看。」 

他以自己兒子為例,「有段時間他總是不把聯絡簿抄寫完整,認為自己背得下來,結果多次因此而漏帶,我就問他:『那你現在想怎麼做?你要繼續證明你記憶力很好,還是把聯絡簿寫完整,不要被老師記點?』他既不想要被記點,又堅持自己背得起來。」 

後來,陳其正跟兒子說:「我已經給你試了很多次,我也覺得很難過,因為我們失敗了,你說的這個方法目前沒有用,所以我要把這個選擇收回來,我要規定。」但同時給孩子歸還選擇權的條件,比如:「接下來三個禮拜,你要把所有事情全部寫下來,然後我們照著收書包,如果這樣子三個禮拜都做得到,我再把選擇權還給你。」 

 

5.同樣的錯一犯再犯 

通常同樣錯誤會一犯再犯的,常見的原因有四種,一是孩子根本沒有察覺他一直再犯同樣的錯,二是他不認為這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三是孩子的能力其實還做不到,四是孩子根本不認同你。 

吳怡萱認為,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同時跟孩子約定好,「我們可以犯錯,犯錯沒關係,但我們要看到一點一滴的進步。」 

如果都沒有進步,陳其正提醒家長接受孩子做不到的事實,他其實還需要大人在旁邊幫忙。他說:「孩子剛到這個世界沒多久,生活經驗少,許多事都是初次嘗試,必須靠多次的犯錯,才能成長、茁壯。而大人也能從陪伴孩子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更加理解孩子、同理孩子。」 

 

 

封面故事3

顏安秀》教養的鷹架要從小搭起,讓孩子練習為自己做決定、負責任!

不要太把「素養」當新東西。而是應該把它視為過去種種能力的統稱,陌生感會降低一點。談素養前,倒是需要先關注一下:孩子可不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然後負責任?

陪伴孩子學負責(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文/ 顏安秀

讓孩子練習自己做決定

最近在整理桌面,掉出兩張之前水果姐寫給我的紙條。仔細一看,原來是停課期間,她跟我到辦公室,寫給我的。

 

那段期間,她幾乎跟著我上班。我忙碌我的,她就在一旁上她的網課、處理作業、複習功課寫評量;或者閒暇時可以看看喜歡的書、做點簡單的美勞或畫畫。

 

而當我在忙,她不能打擾媽媽時,就會留紙條給我,簡單的交代一下,她已經做完什麼、現在要做什麼、等一下準備做什麼:

「我寫完了,我休息再來寫其他科目,我休息十分鐘。」

「我自然寫完一半了,我休息十分鐘,十一點十五分再回來寫。」


我告訴她幾個原則:

1、要清楚每一天的任務是什麼,也要給自己安排先後順序。

2、每天的時間就是這麼多,多少時間工作、多少時間休息,自己規劃自己決定。

3、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媽媽都會尊重。

 

這兩三年,家長們都會討論,或想知道,素養到底要教什麼、要怎麼教。

 

其實我總是傾向,不要太把「素養」當新東西。而是應該把它視為過去種種能力的統稱,陌生感會降低一點。談素養前,倒是需要先關注一下:孩子可不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然後負責任?

 

新課綱當中的核心素養,第一面就是「自主行動」,讓孩子「為自己」做決定,這顯然是第一要務。

 

這邊的「為自己」,包括時間、學習、想要什麼先什麼後、喜好.....等等。

而家長,要不要放手給孩子自己做決定?

 

對家長來說的挑戰是,一開始放手的尺度在哪裡?孩子會不會擺爛?如果我放手了,但他根本沒有遵行他的承諾怎麼辦?如果我選擇相信孩子,但他最後讓我失望了怎麼辦?

 

要不然就是從過去挫敗的經驗,導出結論:我幫孩子決定/安排/規劃,會比較好,比較省時間、也比較有效果。

但是,誰可以幫孩子為他的人生作決定一輩子?終究,孩子要在每一次成功或失敗的做決定中,知道時間管理、慾望控制、任務推進、責任養成。

 

和孩子「聊出生活規劃」

那時候每天早上往辦公室的路上,我會跟水果姐聊天:妳今天有想做什麼事嗎?妳今天有幾節網課要上?妳今天的空檔想做什麼?

孩子不一定每次都會有想法,這樣的聊天也不是要孩子聽我們的安排。但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去「有意識的思考」:她今天有多少時間、做哪些事,然後能否試著為自己安排。

在閒聊中,會大概知道她有多少餘裕的時間。

學習/上課的時間,老師自然會有安排。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是餘裕的時間裡,分配多少給學習加強(如寫評量)、分配多少給喜歡的事(對她而言是閱讀)、分配多少給媽媽希望她練習的事(例如,寫作一下?)、分配多少給其他的娛樂(做點美勞紓壓也不錯)等等。

 

給孩子的建議步驟可以是:

1.釐清多少事要做、掌握有多少時間

2. 排出先後順序

3. 懂得彈性穿插跟留白

留白,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孩子在做時間規劃時,往往會忽略了「休息」,塞很滿的結果是,很快就放棄了那個看似完美的安排。

父母在放手讓孩子做決定的同時,也給予提醒,協助孩子在自我安排上,獲取成功的經驗。

 

這樣的從小事上,一次次累積,自然而然可以摸索出一套自我模式,既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也可以讓父母下一次放手時,更放心。

#讓孩子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當然鷹架要從小處搭起
 

 

圖片提供:顏安秀

數位編輯:黃晨宇

 

封面故事4

想要培養孩子獨立、負責任,就從做家事開始!內有分齡教養建議表

研究指出,做家事有很多益處,包括培養獨立性、建立責任感、懂得體貼人、學會分工合作及增加自信心等。依據孩子的能力和個性來做引導,更容易養成做家事的習慣。

陪伴孩子學負責(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文/ 王惠英(未來Family記者)

研究指出,從小做家事的孩子,對自我有較高的肯定、更具有責任感、較能夠面對處理挫折、延遲滿足等,都是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配合小孩的發展能力來做安排

「每個人擅長做的家事不太一樣,」家事達人陳映如談到,幼兒時期的家事教育,可以配合年齡與能力發展來做安排。例如小孩已經會使用剪刀,就可以協助剪蔥花、葉菜類,或開始會「角對角、邊對邊」的摺紙,就能夠幫忙摺手帕、毛巾或浴巾等。大致說明如下:

1. 23歲:可以從「與自身生活相關」的家事開始做起,進行簡單的收拾,但不用要求分類,譬如收玩具。

2. 34歲:可以開始分類整理,比如書櫃、玩具架等,3歲學習分3類、4歲學習分4類,最多分為5類;幫忙找出2隻相同的襪子、稍微摺一下;從事簡單的沖水清洗(如洗碗、洗玩具,但不用清潔劑)等工作。

3. 56歲:責任型工作可以放一點進來,比方說整理床鋪、摺被子、整理書桌等自我環境的整理。

「幼兒是跟在大人旁邊幫忙,但到了小學,就可以開始分擔一些家事,」陳映如指出,學齡階段的家事教育,可以加強任務型工作,例如負責倒垃圾、資源回收、洗衣服等。尤其到小學中年級可以做的愈來愈多,除了安全考量(如煮菜、廚廁清潔)之外,做家事的技巧和體能不輸大人,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想做或沒有持續做」。

 

投其所好,養成做家事的習慣

「我一定要洗碗嗎?」「我先看書,等一下再拖地板。」「我同學都不用做家事,為什麼我必須做?」父母與小孩之間的家事大戰,最常見於小孩缺乏動機,無法持之以恆。

怎麼克服這個問題?陳映如提供下列3點建議:

其一,可以讓小孩自己挑1~2個工作。因為做家事還是有喜好的,有的小孩喜歡單純的工作,有的小孩喜歡思考和挑戰。

舉例來說,有小女生喜歡擦桌子,雖是簡單的工作,卻做得非常仔細,會用牙膏去除髒污、酒精去除油性筆污漬;喜歡思考創造、動手DIY的小孩,不用教太多,經常會自製工具,比如改裝衣架清理天花板,忙得比別人久,但很有成就感。

有小男生因為被分派到「撢灰塵」的工作,感到超級無奈,主動要求「清理廁所前的水槽」,把水管等全部拆開清洗後再裝回去,可以看出具有創客(Maker)的特質,喜歡有挑戰性的事物。

其二,可以半規定,由大人幫忙決定、分配工作,但要適當運用技巧。請小孩「負責」某個工作,而且寧可2種工作(如洗衣服、擦桌子)各做3天,也不要同一個工作連續做6天。

其三,給予適當的獎勵。可以是口頭讚賞、肯定或吃大餐,儘管做家事是應該的,但受到鼓勵會更有動力。

陳映如認為,國高中生唸書很忙,較沒時間分擔家務,但自己的部分還是要自己負責。「尤其是高三畢業生,有的已開始放暑假了,接著可能離開父母到外地住宿求學,一定要學會照顧自己,才不會造成別人困擾,」她說。

 

不只做家事,還有學習的附加功能

陳映如強調,大人適當的引導小孩做家事,不僅有助於學習認知能力,同時能培養非認知能力,包括同理心、團隊合作等。

1. 與繪本結合:例如《怕浪費的奶奶》的故事,不管是用剩的筆頭、撥下的橘子皮、揉成一團的廢紙等,都是可以再利用的好東西。譬如橘子皮的再利用,可以曬乾泡澡或做清潔劑。

2. 與學習結合:例如做過點心的小孩,通常有使用量杯裝1/2杯或1/3杯麵粉的經驗,學分數時會有更清楚的概念;又如清潔時,可以了解刷洗去除髒汙(摩擦力)、用小蘇打粉去油(酸鹼中和)等原理。

3. 與興趣結合:喜歡動手做的小孩,可以學習自製清潔劑,像是很受歡迎的史萊姆,可以用來黏鍵盤的髒污;喜歡畫畫的小孩,可以幫忙將每個分類收納的抽屜畫出相關的圖形。

4. 增進思考力:做家事的步驟需要組織和邏輯思考,譬如倒垃圾要有時間的概念,幾點出門、花多久時間,還要有方向感,同時也要懂得分類整理,以及節省使用的理財概念。

5. 培養非認知能力:家事不只是工作,其實是在照顧人,因而比較容易學會「將心比心」,懂得替他人設想。大的家事會互相分工,比方說打掃老人卡拉OK中心,天花板吊扇、冷氣濾網、桌子、地板、廁所等清潔,不能各做各的,而必須是一個工作團隊,重新思考打掃步驟,先清理天花板吊扇和冷氣濾網再來是桌子及地板等才可能順利完成。

「父母除了把關安全之外,可以盡量放手給小孩做做看,特別是技巧上可以多一點彈性,透過做中學,能力一定會愈來愈好,」陳映如說。

 

陪伴孩子學負責(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圖片來源:Unsplash

數位編輯:王惠英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未來Family週刊Vol.180 解碼青春二部曲 陪伴孩子找自己

未來Family週刊Vol.179 陪伴孩子學負責

未來Family週刊Vol.178 是爸媽,也是創業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