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學師生焦慮、失眠? 小心「收假症候群」

2025/02/10 11:25  自由電子報

開學前夕出現頭痛、焦慮、失眠 醫:小心「收假症候群」

寒假即將結束,開學在即,師生可能出現「收假症候群」;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高國中小將於明(11)日開學,隨著寒假結束,有些孩子開始出現頭痛、腹痛、易怒、焦躁不安,甚至早上鬧鐘響了卻賴床不願起身的情形;老師們則面臨心悸、頭暈、失眠等困擾,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提醒,這些症狀可能是「收假症候群」作祟,若持續出現情緒低落或睡眠困難,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探索開學返校可能遇到的困難。

「面對收假開學,家長的陪伴與引導至關重要。」蘇柏文建議,家長除了幫助孩子逐步調整作息,避免睡前使用手機或長時間打電動,對於較高年級的青少年,家長可以主動與孩子討論開學後的未知焦慮,例如新學期的課業壓力、師生相處等,讓孩子感受到支持。

蘇柏文表示,許多青少年對於開學的抗拒,可能與同儕關係不佳、學習成就感不足等因素有關,如果父母過度責備,可能會讓孩子更加孤單無助,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溝通時應以理解和陪伴為主,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若孩子在開學前感到煩躁不安,可以嘗試腹式呼吸,透過深呼吸讓身心放鬆,或是撰寫日記,記錄內心想法,幫助整理思緒,以及尋求同儕支持,與好友分享煩惱,減少孤立感等方法,若身心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也可尋求學校輔導室或精神醫療資源的協助。

蘇柏文表示,開學不僅是學生的挑戰,對老師而言更是壓力來源,除了教學與學生管理,行政事務繁重,加上少子化與3C通訊發達,教師彷彿進入「24小時待命」狀態,老師的身心健康同樣重要,應適時給自己專屬的放鬆時間,可藉由正念冥想,靜心練習降低壓力,或是泡澡、聽音樂及設定工作界限舒緩壓力。

蘇柏文表示,面對開學壓力,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不需要獨自承受,適當調整作息、運用心理調適技巧,並在需要時就近尋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精神醫療專業協助,才能讓新學期順利展開,迎接新的挑戰。

開學前夕出現頭痛、焦慮、失眠 醫:小心「收假症候群」

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建議,若持續出現情緒低落或睡眠困難,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桃園醫院提供)

 

 

開學前夕出現頭痛、焦慮、失眠 醫:小心「收假症候群」

2025-02-10 14:30 聯合報/ 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開學前夕出現頭痛、焦慮、失眠 醫:小心「收假症候群」

部分師生在開學前夕出現不適症狀,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建議,若持續出現情緒低落或睡眠困難,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圖/部桃提供

明天就是高國中小開學日,有些孩子開始出現頭痛、腹痛、易怒、焦躁不安,老師們則面臨心悸、頭暈、失眠等困擾,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部主任蘇柏文提醒,這些症狀可能是「收假症候群」作祟,若持續出現情緒低落或睡眠困難,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探索開學返校可能遇到的困難。

「面對收假開學,家長的陪伴與引導至關重要。」蘇柏文建議,家長除了幫助孩子逐步調整作息,避免睡前使用手機或長時間打電動,對於較高年級的青少年,家長可以主動與孩子討論開學後的未知焦慮,例如新學期的課業壓力、師生相處等,讓孩子感受到支持。

蘇柏文表示,許多青少年對於開學的抗拒,可能與同儕關係不佳、學習成就感不足等因素有關,如果父母過度責備,可能會讓孩子更加孤單無助,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溝通時應以理解和陪伴為主,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蘇柏文建議,若孩子在開學前感到煩躁不安,可以嘗試腹式呼吸,透過深呼吸讓身心放鬆,或是撰寫日記,記錄內心想法,幫助整理思緒,以及尋求同儕支持,與好友分享煩惱,減少孤立感等方法,若身心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也可尋求學校輔導室或精神醫療資源的協助。

蘇柏文表示,開學不僅是學生的挑戰,對老師而言更是壓力來源,除了教學與學生管理,行政事務繁重,加上少子化與3C通訊發達,教師彷彿進入「24小時待命」狀態,老師的身心健康同樣重要,應適時給自己專屬的放鬆時間,可藉由正念冥想,靜心練習降低壓力,或是泡澡、聽音樂及設定工作界限舒緩壓力。

蘇柏文表示,面對開學壓力,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不需要獨自承受,適當調整作息、運用心理調適技巧,並在需要時就近尋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精神醫療專業協助,才能讓新學期順利展開,迎接新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