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庭plus.運動場看台人生】設定目標 別錯誤定錨

2025/03/13 05:30 自由時報

【家庭plus.運動場看台人生】設定目標 別錯誤定錨

12強棒球賽後,台灣球迷心態變得「不習慣」輸球,就是定錨效應的認知偏差。圖為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WBCQ)台灣隊首戰吞下敗仗,賽後球員到場中向球迷鞠躬致意。(資料照,中央社)

文/黃俊隆

每個人對於成功及自我能力評估都有一定標準,低估自己而將目標設定過低者,浪費了自己的潛力;而過度高估自己者,則容易因眼高手低而感受到巨大挫折。因此,避免對自我能力認知的偏差十分重要。

心理學裡認知偏差有個定錨效應理論(Anchoring Effect),形容人在進行決策時,容易過度偏重過去資訊,亦即參考錨點,即便它與該決定並無關聯(irrelevant)。當錨點與事實產生落差時,便容易出現當局者迷的認知偏差狀況。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處處可見類似例子。

舉個現今台灣流行的股票投資為例,許多人認為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好公司,卻始終無法入手,最常見的例子類以「它在300元時我都沒買了,現在都漲到1千多了我還買?」這便是典型的定錨效應。事實上,你在哪個價位買台積電,對於它現在的股票價值是否合理,一點關聯性也沒。

在運動賽場上,定錨效應也容易影響一個球員、球隊的表現。好比,台灣棒球以往對上日本幾乎一面倒吞敗,球員若將此做為定錨,賽前抱著反正會輸的心態,便很難打敗日本。有了去年我們終於打敗日本,奪下首座世界冠軍的經驗,不僅較不易抱著反正打輸日本是正常的心態;相對的,如知名球評曾文誠開玩笑說,「以後打輸日本都變國恥了」。事實當然並非如此,今年二月甫舉行的WBC資格賽,因為有了世界冠軍的頭銜,球迷心態變得與以往不同,「不習慣」台灣輸球,感覺每場都必須贏,這就是定錨效應的認知偏差。當台灣第一場以512大敗給西班牙後,有些球迷才開始調適心態──比賽沒有每場都贏的。

追求成功、卓越表現,在設定目標前,我們得避免認知偏差,將自己的能力與成績定錨在一個適合自己的錨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