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2023-09-25 10:25 聯合新聞網/ 謝亞庭、吳嘉倪/專題報導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示意圖/Ingimage

數位原生世代」泛指1990年代中後期作為起始、2010年代前期作為結束,在這段期間出生的人又稱「Z世代」,一群生長於這個世代的高中生們正是心理師張甯羽翼下的關愛對象。曾就職北市大安高工的輔導老師,張甯聊著近十年來各式社群的編年史,MSNYahoo奇摩、Facebook在言談間竄出,卻彷彿已成上古時期的語言,消散在時代的巨輪下,然而這些都僅僅不過是10年間的流變。

「青少年攜手3C vs. 家長」乍聽之下是個複雜難解的課題,他認為這需從「世代差異」說起。

忘記了? 你我兒時都有的「世代差異」

「我現在接近50歲,這兩三年已經感覺自己快被淘汰掉了」,與多數家中有「數位原生世代」小孩的家長年歲相近,為了與學生打成一片,張甯試著接觸如今Z世代間最夯的社群「Instagram」。相較青少年可能不用一、兩個小時就上手,他則花了一、兩個月才摸透,「IG跟我這個世代的習慣、思考、跟臉書是不一樣的,那個快阿、短阿,文字不要這麼多阿……」,學生也總是開他玩笑,「老師~~這不是你們老人家用的啦,這是我們年輕人用的」。

張甯直言,這樣的現象呈現的是世代之間,在生活、習慣上的落差。這個落差在他的世代有沒有?「有,自己年輕時也確實覺得上一代,大概是民國三、四十年的父母那一代,甚至是更老的爺爺、奶奶,都會發現每個世代間生活環境、經驗上是不同的」。

至於當下的「數位原生世代」,張甯認為社群就是他們「接觸世界的方法」。

數位世代來臨 家長的首要任務

張甯表示,每個世代的父母跟老師都要做同樣的事,要去理解「時代的脈絡是什麼」,去知道這個時代正在長出什麼新的東西,唯有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變化是什麼,才不會成為「倚老賣老」的父母。「我連Instagram都不懂了,更別講現在新的東西我根本就懶得碰,這就是一個警訊」,張甯坦言自己如果沒有當老師,(數位能力)進步可能沒那麼快,許多父母可能礙於工作少了推進的動力,然而懶得碰的本身,也意味著自己與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已經隔出距離。

若心態建立起來,便會產生好的效果,「父母就願意和孩子談」。張甯解釋,所謂談,是能夠靜下心來坐在那邊,去聆聽10句裡面也許7句不懂、3句懂,這對青少年來講有非常大的魅力——我的父母願意坐下來聽我講一些幹話、然後沒有發飆!孩子也可能看到父母笨笨的一面,這時若父母願意聆聽或和孩子討論,也會給他們安心的感覺,甚至當孩子感受到,原來有些事是可以教我父母,都會對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非常加分。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示意圖/Ingimage

社群世界青少年易迷失 父母可以這麼做

以心理學角度來看,張甯指出「追求自我認同」是青少年在這階段的人生任務,社群超越了年齡、禮儀、規範的特性,對青少年具有一定吸引力,若孩子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踏入,他們就會碰觸到很多價值觀和學校、父母教的有所牴觸,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張甯提醒,當孩子進入到網路就是脫離了學校、家庭的範圍,便得面對社會的「法律」,這也是大人要協助孩子去了解,父母必須態度安穩地和孩子談這塊。

張甯舉例,學生在網路上跟心儀的女生有「露骨的言語」,兩個人之間就會有性的拉扯,這時候就會觸犯《性別平等教育法》,可是孩子並不知情,原來那個界線是不同的。在社群上很容易讓人忘記「我的話是要有責任的、是要能夠對別人負責的」,張甯提醒大人要引導、聆聽、協助孩子思考,家長在理解社會脈動、願意坐下來和孩子聊聊,「孩子被尊重了、孩子學習被尊重,他就可以把這個尊重放在心裡,即便去了社群裡面,這個尊重也會成為他的教養」。

小孩就想玩手機給不給? 發揮你的創意

孩子就是抓著手機不肯放,怎麼辦?「那我們先整理一下,在從小到大的過程,你給你的小孩,什麼樣的模式」,張甯單刀直入地切進父母的疑問,他以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形容,當員工和老闆談一個想買的東西,哪種方式最有效,就用這種方法去和子女溝通。張甯也向父母喊話「發揮你的創意」,甚至是可以是讓小孩提出企劃案、行動,然後去評估成效,「這一整份就是現在最夯的『學習歷程檔案』」。

張甯並提醒父母「最糟糕的就是寵溺」,恐讓小孩未來失去適應社會的能力。控制手機使用時間並非以「時長」定義,張甯提供了「過度使用」的客觀標準,當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要做到的事」,例如學業、正常的生活、不要太晚睡覺、身體OK……等等,這些指標都是可以給父母去衡量的,如果孩子確實都有做到這些、也能夠玩手機,他認為父母就不用太擔心,反而應該要對「我的孩子是時間管理大師」感到驕傲。

小孩躲進社群別怪網路 成癮背後的難言

為什麼有些青少年會花大量的時間在社群上?張甯談到「網路成癮」,許多人可能會落入一個陷阱,認為從小孩生活中抽離「網路」就好,然而真正需要聚焦的重點其實是「成癮」。為何會成癮?為何小孩會選擇逃進網路、社群世界?這時候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省思,回想孩子在你心中最可愛的那一段時期,如何走到今天,中間一定發生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只是你不以為意。「當您的孩子網路成癮了之後,請不要慌張,我們要把(眼光)放在成癮這件事,一定要去找專業的人士、醫生、心理師、輔導老師」。

面對「數位原生世代」,張甯認為父母應建立心態,孩子們在網路上一定有學習跟成長的東西,即便中間有著世代的隔閡,家長要期許自己,除了成為孩子的朋友,也要善用人生經驗、智慧當一個「顧問」,但顧問其實是個很被動的角色,所以前提是「你要成為孩子願意來問你的顧問」。不是視小孩的行為成「問題行為」,而是看到行為背後反映的「問題」,張甯感性說道,「其實每個小孩做的每件事,應該都是閃閃發光的」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不傷感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外一張臉

2023-09-25 10:12 聯合新聞網/ 謝亞庭、吳嘉倪/專題報導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示意圖,非報導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他說因為玩遊戲的時間被限制、不能玩很多關,(所以)他就想看別人玩」,米媽回憶起當年兒子成為YouTuber的契機不禁苦笑,「我不知道樂趣在哪,因為我不是這個年代的人」。身為「數位原生世代」的媽媽,米媽談起家中兩名小孩——目前就讀國中、從小學四年級便接觸3C的兒子,和正值高中青春期、社群一概保持「神祕主義」的姊姊,一路上她各有心得。

愛鳥的國中弟弟

米媽和我們回顧弟弟的社群之路,儘管只是一介國中生,國小時期便有著輝煌戰績。先是在小學二年級和同學經營YouTube頻道,影片題材包羅萬象,可以是做個實驗、切個水果,也可以單純是講任何他們想要講的,大概到了四、五年級停更後,高年級時便「單飛」做起遊戲實況。現在則是換了個平台,以全日文模式、自己舉起相機拍照,在Instagram上經營起賞鳥帳號

至於Instagram則比較特別,米媽解釋,與其他小孩不同,弟弟的帳號並非向他人展現日常,從小時候因為喜歡魚類,建了一個魚類帳號,到後來喜歡鳥類,便改曬各種野鳥美照,一路走來取向鮮明,都是「專業系經營」。

神秘的高中姊姊

聊到另一名高中生女兒,相較弟弟用媽媽手機經營社群「開誠布公」,米媽笑稱對「神秘姊姊」束手無策,不僅不知道她的任何社群帳號,就連僅作聯絡用途的messenger也沒有,「所以我其實根本都不知道她的帳號長什麼樣子」。即便這次為了受訪,詢問女兒學習上是否用過什麼APP,想更加詳細了解內容及使用方法,姊姊也不輕易地給她看畫面內容。

不過,米媽並沒有打探、強求需要追蹤對方。「那是她的隱私」,米媽認為這可能和小孩個性有關,她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生活,就算自己真的追蹤了女兒的社群帳號意義也不大,因為可能也看不懂她在說什麼,又或是不想讓爸爸媽媽看,給(爸媽)一個假的、沒什麼在用的小帳,「高中生不是都這樣子嗎?」米媽笑道。

3C社群釀親子衝突 她秉持原則有妙招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米媽受訪時大方曬出兒子經營的賞鳥帳號,笑稱弟弟是「野鳥阿宅」。圖/米媽提供

米媽表示,兒子平常樂於和她分享在社群上遇到的大小事,像是弟弟的野鳥帳號就曾收過「陌生私訊」,內容不乏稱讚、詢問照片使用授權等。他第一次收到訊息,以為對方是真心覺得照片拍得很好,卻差點誤踩陷阱,觀察之下才驚覺這位「陌生人」似乎存有不良企圖,加上帳號觸及到外國人的機率較大,後來在面對社群上要和他取得聯絡的人,弟弟都變得比較謹慎,不輕易回覆陌生網友。

然而,最常因為3C起衝突的也是兒子。米媽透露,姊姊年紀大了,要控管就比較來不及;相反地,弟弟比較早就開始接觸3C產品,正因為沒什麼補習,從放學回到家便開始玩手機、平板,為了牽制小孩,她也會用手機或平板內建的「螢幕使用時間」功能設定,時間到便會自動收起來,若兒子想要繼續使用,就要完成她給的指定任務才能「解鎖」。

「弟弟常常反彈」,米媽坦言兒子常常抱怨「為什麼姊姊都不用鎖時間」,曾經有過自己剛好在做菜、手很油,孩子卻跑來叫她解鎖,這時自己就會暴怒;或小孩暑假整天待在家,感覺自己一直在幫他加時間,就會覺得「太超過」。不過米媽也指出,當家長的怒氣已達臨界值,基本上也要有個原則,寧可硬想個「大任務」,像是寫比較耗時的暑假作業,他完成後還是可以達到他的目的,互相找台階下,避免將親子關係因為3C產品搞僵。

小孩不給看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

看待家中的「野鳥阿宅」,將自己的喜好化為行動,並經營的有聲有色,米媽讚許弟弟有著專業的知識,確實也因為社群,認識更多人及同好、拓展交友圈,而不是侷限在台灣,而定期每天更新貼文不僅是正面的嗜好,更是恆心、毅力的展現,「我覺得很好」。

「爸媽會擔心他們在社群嗎?」,思考了一會,米媽換了種說法,正如同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向,年紀較小的兒子可能還好,她相信尤其是姊姊在自己面前,可能跟在朋友面前會有不同的樣貌,「我覺得社群就是她的另外一張臉」。回顧自己的青春期,米媽表示保有自己、和在同儕面前的模樣就是成長的過程,作為家長,她不想去窺探「孩子的另外一面」——

「每個人可能就會有自己的成長方式,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後,她又會慢慢地收攏起來,我是這樣看的」。

https://youtu.be/sQMdC-zIH4o?si=1ZxH3Lw2gFxZ-8Fi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YT就有8.6萬訂閱?

2023-09-25 10:02 聯合新聞網/ 吳嘉倪、謝亞庭/專題報導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圖擷自喵Miya YouTube頻道

 

Hello大家好~我是平凡又不平凡的瘋癲少女Miya!」女孩在鏡頭前大方展現元氣的笑容,口條清晰的她是才14歲的喵Miya(以下簡稱Miya),小小年紀就當起社群KOL,她卻沒有生疏的表現,反而向我們娓娓道來她成為小網紅的心路歷程。採訪當天,Miya的母親也到場,就如同Miya一路走來,媽媽始終在一旁守候。

「人設」鬼靈精怪的MiyaYouTube頻道走「美妝時尚」風格,除了美妝穿搭外,好物推薦、旅遊假期VLOG、開箱影片、寵物貓和倉鼠日常,或是個人看法的分享,也都是她的「守備範圍」。

愛講話、想賺錢的「馬桶小妹」想當YouTuber

聊起自己在國小三年級時就當起YouTuber,連Miya自己都坦言「很瘋狂」,她回憶起自己踏上KOL之路的緣由,其實是一開始看YouTuber賺很多錢,「身為一個金牛座的小孩,就覺得『天啊,我一定要拍拍看』。」而且她自評超愛講話,但當時家中沒有兄弟姊妹,媽媽便建議她「去對著鏡頭講話好了」。

起初,Miya的影片沒什麼剪輯、也不管流量,說到這裡,一旁的媽媽突然笑出聲來:「我們以前都叫他馬桶小妹,因為她最常拍的就是她在上廁所的時候,坐在馬桶上拍然後她就發出去了,所以她的背景都是廁所」,當然,這些「黑歷史」在Miya的頻道早已都看不到了。

https://youtu.be/YSSYOn5HmP0?si=7l50dDvZb8MNucDb

 

時間管理大師甜蜜的負擔

擁有學生和KOL雙重身分,Miya勢必得犧牲部分的假日和休閒時間,當個「時間管理大師」,不過她卻甘之如飴,這種甜蜜的負擔來自粉絲的期望,「可能一、兩周沒發片粉絲就會來問『你什麼時候發片』,看到那些留言覺得又開心又有壓力,代表大家有在關注我,但是有時又覺得很累」。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MiyaNotion打造個人化備忘錄和行事曆。圖/喵Miya提供

隨著頻道關注度不斷提升,Miya的成就感也日益上升,其中最有感的就是粉絲人數增加。另外,偶爾回頭看自己過去製作的影片,再看看現在的作品,發現自己的功力成長了不少,甚至是接到「業配」,都帶給她不小的成就感。

一度迷失變「大頭症」

當粉絲急遽上升、成就感爆棚,「大頭症」症狀也開始浮現。Miya媽媽想起幾年前Miya曾一度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沒禮貌,「脾氣、眼睛都長在頭頂」,一天到晚都黏在手機上回覆粉絲訊息,「她(Miya)好像發現了新世界,覺得『粉絲講什麼都是對的』、『媽媽的話不用聽』、『現在超多人喜歡我』、『幹嘛要念書』、『我現在是超紅YouTuber欸』。」

期間媽媽曾想找Miya談談,但她不太願意聊,搞到媽媽也很火大,最後寫了一封信給Miya,告訴她其實看到女兒這樣的轉變,媽媽心裡很難過:「這個世界很大,妳不能眼界這麼小」、「有人喜歡妳、只是一個支持妳做下去的動力,妳應該要更謙虛,不要當個井底之蛙」。Miya反省過後也回信給媽媽,兩人才總算和解。

渾沌中沉澱、蛻變

作為小網紅置身在社群環境裡,Miya也得到不少收穫,除了口條、剪片、使用數位工具等技巧提升,心靈也變得更加強韌,比較不去在意他人眼光,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她也能不畏懼別人的「不喜歡」,「妳不喜歡我、那我也不喜歡妳就好了」。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MiyaNotion打造個人化備忘錄和行事曆。圖/喵Miya提供

Miya媽媽補充,孩子當初跳進一坨「渾沌」裡,與其他同年齡學生相比,她的心靈相對成熟,經過這段時間慢慢沉澱、探索,Miya也越來越清楚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接下來就只剩下摸索出如何通往她所追求成果的那條道路。

https://youtu.be/sQMdC-zIH4o?si=f5C0_n15T_XOiU8d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2023-09-25 10:35 聯合新聞網/ 吳嘉倪、謝亞庭/專題報導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圖擷自俞真Yujin YouTube頻道

輕鬆音樂配上可愛字體和溫暖色調,童趣又不失成熟地記錄著學生日常,這是高三女生俞真Yujin(以下簡稱俞真)的YouTube頻道,她向我們分享,她從國小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拿到手機後,受到同儕的影響,開始嘗試拍起影片,沒想到就這樣一路走到現在。

看似文靜YouTuber 私下其實超活潑

高職三年級的俞真就讀資料處理科,課餘喜愛文具、手帳而且熱愛分享,她將製作完的手帳經美化、加工後放上Instagram,得到不錯回響;俞真也經營YouTube,以VLOG形式記錄自己的校園生活,或是手帳、文具推薦心得。

俞真的頻道看似「文靜」,但她笑說,這和現實生活有不小反差,其實她本人很活潑,甚至自評有點「憨」,或許是因為除了某些VLOG影片外,由於頻道調性的關係,沒有太多機會表現出平常較活潑的那一面。

社群經營只是副業 爸媽理解也支持

俞真自認,未來她不太可能把「當網紅」作為自己的主業,經營社群只會是副業、第二收入,因此目前她仍以學習為重:「把課業放在第一,一定要先完成課業,不讓課業太慘,再去處理YouTube和其他的事。」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俞真的父母非常安心,放手讓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們大致上可以理解,因為也看得到我做出來的作品和成果,我媽會關注。」俞真補充,爸爸則會儘量提供硬體設備,例如贊助腳架、升級各種設備。獨當一面又能做出成果,讓媽媽也忍不住佩服,「聽我媽說過,她覺得我厲害的點是,從拍影片到剪輯影片上傳這些全部都是我自己來。」家長對她的信任提升了,也就給予相當程度的自由。

https://youtu.be/kxRzpMq_dew?si=vhlh7_0RJiNxmxCi

 

充實、賦予生活更多意義

提到社群帶給自己的成長,俞真說,不僅學會運用剪輯軟體等多媒體工具,把剪片變成自己擅長的事;產出內容的過程中,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更大的收穫則是,容易了解時下網路、社群上的流行趨勢,甚至知道該如何掌握「流量密碼」。

雖然偶爾因懶惰拖延更新影片,但俞真在求學階段就開始認真經營社群,也讓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有一件事情、一個專長可以去做,也把它做到有成果,我覺得是還不錯的事。」

https://youtu.be/HH9KvAcJqdA?si=sxVTOVgSdcN9GMD2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2023-09-25 10:46 聯合新聞網/ 吳嘉倪、謝亞庭/專題報導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中學生學習示意圖。圖/Ingimage

「早上起床比較匆忙,搭校車時我會用手機背單字、看小說或漫畫,到學校邊吃早餐邊滑手機。回到家寫作業時,手機放旁邊播音樂,睡覺前再滑一下手機,逛個YouTubeInstagram。」來自新竹竹北的高三生昕妤分享自己一天的3C日常,即使進入水深火熱的高三,生活被課業塞得滿滿,還是需要一點「調劑」,而手機社群就是她和同班同學宥捷最好的夥伴。

半生不熟或路人甲乙丙 社群總有奇葩事

現代青少年幾乎離不開手機,每天都要用社群,社群上五花八門的事都有,常見的「炎上」已經不夠看。宥捷回想起國中時,一位不太熟的朋友在Messenger上傳了一大段訊息,大意是:「自己發生什麼事,如果不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幾個人,就要你家破人亡…」。宥捷當下嚇到,也認真思考該不該把訊息轉傳出去,甚至還和朋友討論了一番,不過她笑說,最後她仍沒轉傳訊息「還是活到了現在」,這件事至今讓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喜歡繪畫的昕妤在一次美術課堂畫明信片時,選中了一位攝影師在Instagram上發的作品,那是一張台北的街景。擔心會有版權問題,於是她主動私訊畫好的明信片給攝影師,稱讚對方照片拍得很美,並詢問能否將這張明信片寄出國?結果攝影師不只同意,還讚賞她的畫很好看,「那真的超開心!」昕妤興奮地回憶。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昕妤因一張台北街景明信片和社群上的陌生人產生了連繫。圖/昕妤提供

在乎他人評論 發文得小心翼翼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小的「網紅夢」,昕妤曾想過替自己的繪畫作品開個社群帳號,但最終作罷,除了課業繁忙外,令她卻步的主因仍是不確定自己能否承受他人的評論:「想到這些作品會讓很多人看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看到那些想法…會有一點壓力。」

現在的中學生常用LINEInstagram,而大陸的「小紅書」也深受高中女生歡迎,昕妤分享使用心得,小紅書的用戶大多來自中國大陸,大陸人多、各種內容都非常豐富,這也是她為什麼常用的原因;然而小紅書的評論比較「不客氣」:「小紅書評論有些蠻兇的,相較於Instagram,所以發布的內容一定會篩選過,不太會在小紅書發表東西。」宥捷也提到,自己幾乎不在社群帳號發文的原因就是「會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的發言或貼文」。

爸媽偷看女兒手機「糗」被發現

父母與孩子分屬不同世代,家長大多不清楚他們在社群上「玩什麼」,有時難免起了好奇心,昕妤說爸媽曾經偷偷用她的手機看Messenger,沒想到卻無意間被自己發現,從此以後,她也把手機「鎖好」,父母再也無法再偷看她的帳號了。

除了這個事件之外,昕妤認為爸媽平時還算開明,不太會主動過問他們的社群生活。宥捷的父母同樣給予她一定程度的自由,但當她滑手機的時間太長時仍會出言相勸,「有點用太久了,要去做事」,只會稍微碎念一下,不會就此沒收手機。

Study With Me興起 中學生好喜歡

因疫情興起的「Study With Me」紅遍全球,這股熱潮也燒到中學生,昕妤分享,一名日本YouTuber安排下午時分開始讀書,中間歷經夕陽落下,從白天變黑夜,或是清晨從黑夜到白天的過程,每當讀書中途心情鬱悶時,抬頭看看影片中的美景,便能打起精神來繼續讀下去。

宥捷也跟著好同學昕妤入坑Study With Me,「我覺得蠻有效的耶,你會想跟著他的時鐘走,就是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讀書、休息)時段,有點像上課下課的感覺,會比較自律」。

科技不斷革新,手機APP的種類豐富,社群也不再如大家所想的「狹義」只是聊天打屁,應用愈來愈多元,就像那句老掉牙的slogan:「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Study With Me數位學習APP就是最好的例子,嘗試運用這些新興工具,或許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https://youtu.be/X5mbZVwybxs?si=cjL4hy1mSsbdOfvo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2023-09-25 10:57 聯合新聞網/ 謝亞庭、吳嘉倪/專題報導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示意圖/Ingimage

不僅能跟上潮流、快速摸透各式社群,善用數位工具學習也是「數位原生世代」的一大優勢。兩位高三生昕妤、宥捷和就讀高二的俞真,及代替高中女兒發言的米媽都來與我們分享,隨著學習領域和用途不同,大家各有所愛的學習APP,甚至還找來「雲端伴讀天使」陪伴左右?究竟現下學生愛用的「學習神器」有哪些,學生們還不看過來!

多語言學習當到 善用APP免費資源

昕妤分享了她常用的語言學習APP,如「VoiceTube」運用歌曲或影片,搭配英文歌詞或對話,並附上中文翻譯,讓自己也能有趣地學英文,「Quizlet」結合各版本教科書,收錄不同課本中的英文單字,不僅查閱方便,對於忘記帶課本的同學也是一大福音。宥捷則是力推「死神單字」,功能有點類似字典,同時包含一些測驗、例句,且不需要網路就可以使用,相較必須吃流量才能連線Google查單字,讓不是每個都有「吃到飽」的學生族更為方便。

如今網路的發達,學生的外語學習也不再僅限於教科書中。跨越國界的藩籬,俞真因為追星嗜好,一款APPPapago」是她的翻譯利器,讓她一次可以學習多種語言,從基本款英文,到韓文、日文都可以。

VoiceTube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Quizlet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Papago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死神單字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以3C3C」反制誘惑 學習更專注

不過說到3C產品的誕生,儘管為學習帶來不少便利,學生「心癢癢」有時想摸一摸手機的念頭卻不在少數,從「數位原生世代」常用的APP也能一見端倪。「Forest 專注森林」只要先設定一段時間,這段時間APP便會自動鎖定你的手機螢幕,待時間到還可以種一棵樹,為了想要造出一片森林,像是昕妤、米媽女兒在國中時期都有使用過。

此外,俞真介紹的一款APPYeolPumta」(以下簡稱YPT),除了能紀錄自己讀書的時長,還可於線上創立屬於自己的學習群組,一如將「讀書會」搬上雲端。俞真表示,想要克制自己不要太容易分心時,便會開啟這個APP計時,看著賣力讀書到最後一刻的「戰績」,就會讓自己有成就感。

Forest 專注森林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YeolPumtaYPT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社群化學習 雲端戰友力量大

打開YPT上的學習群組有著各式名稱,像是「113會考生」、「每天讀個三小時可以吧」、「113學測就上」,一眼就能看出該讀書會的決心,清一色對象都是國、高中生,等著各路有志一同的「戰士」共同踏上學習前線。

同樣也有使用的宥捷大讚「效果很好」,自己曾經加入一個讀書會,上頭有規定每天要學習多久時間,一旦沒有達到時數標準,就會被踢出讀書會,在反制3C誘惑和組織壓力的雙重效果下,就會默默的把手機放到一旁。

「社群化」學習同時也模糊了國界。米媽談到正準備大考的高中女兒,由於志在考取日本當地大學,女兒也自發找到了許多日本學生愛用的APPStudyplus」,當中只要先設定好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便能找到和你目標相同的一群人,分享彼此讀了什麼書、學習的進度,即便人在台灣,仍能找到並肩作戰的戰友。

★ Studyplus

iOS點這裡下載Android點這裡下載

疫後崛起 紅遍全球的Study With Me

過去3年受到疫情影響,不僅僅是教學現場受到衝擊,全新的直播模式「Study With Me(跟我一起學習)」悄悄崛起,改變現下學生學習方式的新產物就此誕生。正如其名,影片作者紀錄下自己讀書的樣子,不刪不減「還原最真實的學習模樣」,推出少則1小時、多則3小時以上時長的影片,讓許多在書桌前坐不住的人收看,成為新興「伴讀天使」。

https://youtu.be/X5mbZVwybxs?si=cjL4hy1mSsbdOfvo

 

昕妤分享自己的「心頭好」,想讀書時就會找到一位日本YouTuberStudy With Me,影片拍攝地點位在東京附近區域,時段總是安排的特別巧妙,像是讀著讀著便發現窗外夕陽落下、太陽高掛到夜幕低垂,讓她驚嘆那段時間特別漂亮,為此去追他的影片,也算是滿足「偽出國」的小心願。

「我覺得滿有效的耶」,宥捷也有感說道,不同的YouTuber拍攝Study With Me的風格也不盡相同,例如結合時下正夯的「番茄鐘」工作法,讀書25分鐘、5分鐘休息,或是讀書50分鐘、10分鐘休息,就像是平常上、下課,營造出更有效的學習環境。誰能想到,一支也許超過1小時、卻僅僅只是在讀書的影片,各處細節竟深深牽動著觀看者的讀書習慣與心情。

https://youtu.be/HH9KvAcJqdA?si=ifz9-rst9qmbMYHu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