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胃分成3部分! 一次看懂結構與功能 保「胃」健康
2024/04/03 16:30 自由電子報
醫師提到,當腸胃沒有食物時,胃底部會分泌飢餓素,產生飢餓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胃是人體重要消化器官之一,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臉書專頁「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發文分享,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胃其實可分為3個主要的部分,分別為胃底部、胃本體,以及胃竇,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責任,像是胃底部會在腸胃沒食物時,分泌飢餓素,產生飢餓感;胃本體是主要消化區域;胃竇會分泌胃泌素調節胃酸及胃的蠕動。
胃底部 分泌飢餓素產生飢餓感
何謂胃底部(Fundus)?鄭泓志解釋,其在胃的頂端,上接食道的下端,當人體直立時,它位於食道下端的左側。其呈現圓頂狀,並在胃的上端向上突出。當腸胃沒有食物時,胃底部會分泌飢餓素,產生飢餓感,並促進食物從胃進入十二指腸,進行胃排空及刺激腸胃的蠕動。另外,胃底部的空間也可存放消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
胃本體 主要消化區域
鄭泓志指出,胃本體(Body)佔胃的絕大部分,位於胃底部下方,並延伸至胃的下部,直到胃竇。這部分位於腹腔中央,稍偏左側,形如稍微彎曲的囊袋,是主要的食物消化區域。
胃本體具3功能,鄭泓志提到,首先可分泌胃酸和酵素,溶解食物,提供酸性環境活化消化酵素活性,有助於消化鐵、銅、鋅與鈣,及維生素B12與葉酸,使它們更容易被小腸吸收。同時,胃酸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能殺死或抑制大多數吞嚥進入胃中的細菌和微生物。
鄭泓志進一步說明,胃本體還可分泌胃蛋白酶,其可在酸性環境下,將蛋白質分解為許多大小不等的肽類片段,為小腸中進一步的蛋白質分解和吸收奠定基礎;也是主要的食物儲存區,可以在食物消化過程中暫時儲存食物。
胃竇 肌肉發達助食物胃酸混合
鄭泓志說,胃竇(Antrum)位於胃的下部,是連接胃本體和十二指腸的過渡區,會分泌胃泌素調節胃酸及胃的蠕動。此外,胃竇的肌肉發達,不僅有助於將食物與胃酸混合,進行進一步的化學消化,還負責將食物研磨成更細小的顆粒,準備進入小腸。
5種檢查胃部工具
至於目前檢查胃部的工具,鄭泓志進一步舉例5種常見工具,並提醒各項檢查工具各自特點和適用範圍,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推薦最合適的檢查方法。
●胃鏡檢查: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檢查,透過一根裝有微型攝像頭的軟管,直接看到人體的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的內部情況。若是患者怕痛,可選擇麻醉後再進行胃鏡檢查,也就是俗稱的無痛胃鏡檢查。
●胃幽門桿菌呼氣測試:經由呼氣檢測到是否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
●腹部超音波:使用聲波技術,無痛查看胃部、肝臟、膽囊腹部器官。雖然目前超音波檢查仍無法取代胃鏡,但可在胃鏡檢查前,先揪出胃部以外可能的問題。
●內視鏡超音波(EUS):結合內視鏡和超音波技術,提供胃壁及其周圍結構的詳細圖像。特別有助於評估腫瘤的大小、深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結參與。
●腹部X光:快速簡便的方式,尤其是在判斷腸阻塞或異物存在時非常有用。
鄭泓志提醒,定期進行胃部檢查是預防胃部疾病、及早診斷和治療的關鍵,若有任何消化系統的疑問或不適,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