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育兒仰賴3C保姆 當心語言發展遲緩

2024/07/25 05:30  自由時報

育兒仰賴3C保姆 當心語言發展遲緩

▲家長應盡可能陪孩子一起看電視等3C產品,並且針對電子螢幕提供的說話、唱歌、跳舞等內容與孩子互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書農

上班好累,回家還要搞定吵吵鬧鬧的2歲小妞,張太太(化名)總讓女兒自己看電視或電腦的卡通節目,這樣小妞安靜了,自己也有喝茶、滑手機的放鬆時間;殊不知這正在養成1個語言訓練不足的兒童,值得家有幼兒的家長們注意。

衛福部建議 2歲以下兒童避免看螢幕

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證實,孩童如果較早暴露在語言或對話的環境,對他們的語言、社交情緒、智商與大腦的發展,都有正向的幫助。孩童會從父母或照顧者與他們對話的神情、發音、音調、口腔與嘴唇運動的方式等發展自己的語言系統。因此,孩童使用螢幕會減少這些互動,學界稱之為「科技干擾(technology-based-interference, technoference)」。

《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兒科》(JAMA Pediatrics)是兒科領域排名第1的期刊,於今年3月發表了一篇在澳洲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在2018-2021年中,對220個只擁有1位小孩的家庭,使用先進的語音與電子噪音識別儀器,記錄幼童的螢幕使用時間、家庭語言環境、幼童聽到四周的人的詞語數量,一天記錄16小時,在1-3歲每6個月記錄一次。

研究發現,幼童年齡越大,科技干擾影響越顯著。尤其是3歲幼童每多使用螢幕1分鐘,少聽到大人說6.6個字,幼童發聲減少4.9次,大人與幼童的對話則減少1.1次。

這項研究的3歲幼童平均每天使用螢幕2小時52分鐘,等於每天大約會少聽到1000個字,自己發聲減少800次,大人與小孩的對話則減少200次!

目前衛生福利部建議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則1天不超過1小時。不過,要求每個家庭都遵照衛福部的建議顯然不切實際,那我們能怎麼做呢?或許,我們可以嘗試「互動性共視(interactive co-viewing)」,大人針對電子螢幕提供的說話、唱歌、跳舞等內容與幼童互動,協助幼童將其與日常生活連結,也能提供一些在關閉螢幕之後的遊玩方式。

互動性共視 針對螢幕內容與幼童互動

良好且豐富的語言環境除了對幼童本身語言發展有正向助益,也能幫助他們更順利地適應學校與團體生活。所以,試著盡量減少螢幕使用,家長多跟寶貝好好說話吧!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

育兒仰賴3C保姆 當心語言發展遲緩

3歲以下幼兒獨自看3C卡通,會有語言訓練不足的問題;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陳書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