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啃老族 竟想預支遺產
2024/08/01 05:30 自由時報
圖/達志影像
文/Ariel 曾
朋友W對獨生子從小就是有求必應,日前和W見面,她一坐下就和我抱怨兒子亂花錢的問題。
比方他上大學後說想租房自己住,但還是覺得家裡舒服,都住家裡,等於租房子在養蚊子,加上貪睡起不來都叫車到學校,光房租和車資一個月就超過5萬。他的個性海派,和朋友聚餐、網購常負責買單,甚至和同學翹課,出國專程去聽演唱會,還被慫恿買了二十幾萬的精品。W雖然警告他再亂花錢,就要取消他的附卡,但還是繼續幫他付帳單。
最近讓她很頭痛的是,兒子吵著要買進口電動車,但花上百萬買車是大事,W只能拒絕兒子。沒想到兒子竟理直氣壯說:「反正你們的錢和房子以後都是留給我,我只是先拿一部分出來買車,其實我現在就有上千萬身價了,當然要趁年輕時拿來享受。」
我很訝異才二十出頭的小孩就有「預支」遺產的想法,W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改掉兒子花錢的習慣?我說我不是親子教育專家,只能建議她和老公要一起跟孩子講清楚花錢的原則,規則制定後就要徹底實施,要讓孩子感受到限制,才有可能改變。如果可以的話,也該讓兒子了解他們退休的財務規畫。
我在小孩小時候,就會和他們講投資理財和繳稅的觀念;他們上大學後,我就講明會負擔學費、住宿和基本生活費,但他們要自己負擔休閒娛樂的費用,所以他們一直都有工讀,暑假也有實習。因為知道賺錢的辛苦,從沒向我額外伸手要錢。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就是在警惕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予取予求的習慣,否則孩子很可能會失去學習的動機和努力的目標,成為遊手好閒、好逸惡勞的啃老族。我們東方人多有留遺產給孩子的想法,只不過如果孩子揮霍的是父母在世時的錢,就等於是「預支」父母老後的退休金。沒有節制的後果,就是根本沒有所謂的遺產,而是全家都會過得很淒慘。
古人說「留財不如留德」,為人父母幫助孩子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那就是給他受用終生的資產,而我們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財務自主,不要造成子女的負擔,就是給全家人最好的財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