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升高一的新生暑假該做什麼?資深校長來解答,掌握生涯的「甜蜜點」,找出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2024.08.21 未來Family周刊Vol.190熱門精選

與孩子討論未來三年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幫助他們了解高中生活的挑戰和機會,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升高一的新生暑假該做什麼?資深校長來解答,掌握生涯的「甜蜜點升高一的新生暑假該做什麼?資深校長來解答,掌握生涯的「甜蜜點

文/ 陳勇延

校長答客問——新生暑假做什麼?

高中生家長提問:「 即將上高一的孩子,暑假期間要如何準備? 」

家長您好,

孩子考完會考後,是可以適當放鬆一下。畢竟也辛苦一陣子了。

但從現在到高中開學,若完全不學習,恐怕在開學後會有適應不良的現象。

這段時間,建議讓孩子從「愛學習、懂學習」兩大方向著手。

首先,高中與國中有相當大的差異。

高中的科目難度變高、課業量變多、選擇也變多,不能再用同樣的方式面對學習

高一升高二,選班群/選組;高三選擇升學管道、考後選填志願,面臨的選項都不再像以前國中時期那樣單純。

當學習難度變高後,若不知為何而戰,為學習奮鬥的動力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讓孩子愛學習,明白為何而戰的「內在動機」,非常重要。

從進高中開始,就應該盡量鼓勵孩子大量嘗試與試探,去確認自己的強弱項目,去探索更多不熟悉的學習領域。

目的就是為了儘早瞭解自己,比較偏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
「喜歡+擅長」,這兩者的交集,就是生涯的「甜蜜點」。

有了目標,知道為何而戰,就算遭遇難度挑戰的挫折,內在動機也比較能支撐得住。

高中要讀得好,沒有不勞而獲的快樂學習,只有沈浸有得之後的學習快樂。

 

這種快樂是源自於孩子有一個想望的目標,願意投入大把時間、精力,為其而戰。

幸運一點的孩子,還可能進入心流狀態,因為他愛上學習。

前面提到國高中難度有落差,尤其是升上高二之後,物理、數學難度比高一難不少。

要減少學習挫折,還要「懂學習」,掌握學科的讀書方法。

不能只靠重複刷題、記題型那套來應付,要把課本基本觀念、原理弄懂,紮穩知識基礎與掌握學習方法,加上穩定的時間投入,才能維繫競爭力。

因此,我建議這幾個月可以做:

1. 預習 / 銜接高中課程:

可以先行了解高一的主要課程內容。例如數學、英文和國文等科目,對重要的基礎概念進行預習。這樣孩子在開學後能夠更快上手。

不少高中會利用8月新生始業輔導之後,接近開學了,辦理大約一週的新生暑期輔導課程,主要是國中與高中的知識銜接,建議可以報名參加。

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引導孩子制定一個規律的學習計劃,養成每日固定時間學習的習慣,時間不一定要投入很多,把自己繃得太緊。目的是好習慣的養成,這將對未來的學業有很大幫助。

提醒家長,謹慎交付手機的使用,不要讓孩子在這段放鬆期養成沈溺手機的惡習。記得要約法三章!

3. 加強英文能力:

高中英文課程較為深入,建議孩子利用這段時間閱讀英文書籍、觀看英文影片,提升閱讀和聽力能力。同時可以進行一些基礎的寫作訓練。

這裡推薦教育部一個免費的網站,「Cool English酷英網英語線上學習平臺」。這是專為小學到高中職學生打造的學習平臺,規劃聽、說、讀、寫、文法、字彙、遊戲及歷屆試題等功能,內容豐富多元且免費。

4. 閱讀各類書籍:

除了課本,建議多閱讀一些文學、科普、歷史等各類書籍,這不僅能增加知識面,也能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可以的話,多閱讀紙本。公共圖書館都有大量書籍可借閱,未必要花錢買書。

如果閱讀技巧不佳的,上高中會愈來愈吃虧,因為要讀的文本變多,連學測考題的文字量也多。因此,閱讀理解能力很重要。

暑假的閱讀,我建議可以朝養成興趣為先,不必每件學習都跟功利劃上連結才有用。

5. 參加課外學習活動:

如果時間、經濟許可,可以參加一些暑期課程、科學營隊或是其他學術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增加孩子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興趣和拓展人際關係。

6. 心智準備和目標設定:

與孩子討論未來三年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幫助他們了解高中生活的挑戰和機會,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這裡推薦一個教育部的網站叫ColleGo,裡面有非常豐富的大學學群、學類、學系,以及高中如何學習的資源;另外IOH網站也是我推薦的資源,都可以讓孩子多認識未來。

有關新生在會考後可以做的學習大致如上。

我要提醒家長,不是要您把孩子逼的緊緊的,沒有休息,只要維持住學習的習慣與節奏即可。

Steve OakesMartin Griffin 兩位專家,他們列出了5 個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說明那些學得好的學生,在這5個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

首先,第一個是 Vision ( 明確願景可行目標)

通常,學霸們的方向清楚,目標具體可行。

比方說,目的地是往東,你卻很努力地往西,請問會不會到達目的地?

答案是,只會愈離愈遠。

所以,方向聚焦,力量才能統合,不會說今天往這邊走一點,明天想一想又往那邊走幾步,這樣你走來走去,終究是在原地打轉。

方向對了,目標不對,也是難以為繼。

繼續拿走路來比喻,每個人一天能走的步數、速度,要根據自身狀態去做調整,不是看人家走多久,你就跟著做。

你訂立的目標不符實際,頭兩三天可能勉力而為,但因為必須一直很用力,最後你會感覺疲乏崩潰,然後就半途而廢。

許多人的年度計劃總是停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周,絕大多數的原因就出在這裡。

第二個是 Effort ( 盡其在我的努力 )

不少人有錯誤觀念,他觀察學霸每天晚上讀書五小時,他心想那我讀六個小時。學霸每個禮拜寫幾份練習卷,那我比他多做幾份,這樣應該就可以追上學霸甚至超越他了吧。

這麼說,是誤解了學習成就是完全建立在時間與數量的堆砌。

好比我們到健身房去,你看到旁邊身材壯碩的男子,剛好是你想要成為的模樣,你看到他啞鈴舉幾磅,你就跟著舉同樣的重量,結果是肌肉拉傷,直接回家休息。

學習要成功,努力是沒錯的,但努力必須量力而為、循序漸進。

許多人常常憑著一時振作的激情,就開始設定目標。

從今天起我要怎樣怎樣,這種激情式的目標,是難以成功的,要把努力化為習慣式的漸進,才是比較可行。

第三是 System ( 有效組織 )

通常,學霸很善於統籌運用手邊可運用的人事物資源來學習。

不少人會加入讀書會,利用同儕力量共學。有人會說我已經是學霸了,程度比別人高,我幹嘛浪費時間和程度比我差的人共學?

事實上,透過教別人,反而能讓自己原本所學更扎實。

因為你要用程度不如你的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在這過程,你常常會發覺原來自以為懂的單元,事實未必如此。

當你能把很深的東西講到淺顯易懂,而且能用自己的比喻來說,你的認知層次又比原本再提升。

當你程度還沒學霸好的時候,更適合加入共學。

畢竟,比學習更有誘惑力的東西太多了,透過同儕的力量,當你想懶惰的時候,可以互相敦促。

第四是 Practice ( 刻意練習 )

為什麼要強調是刻意練習呢?

刻意練習是把每次的練習當成一個有意識地對準、行動、修正,而不是人一十之己百之的土法煉鋼。

在運動訓練,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錄下運動員投籃的基本動作或是團隊對抗比賽的過程,事後回放,讓運動員具體看到是哪個細微環節需要調整,否則有時教練講了半天,他還是不知所以。

透過這樣的對準模範、練習、調整的循環,會更有效率的進步。
放到讀書考試來說,有的人每次讀書都是從第一頁開始翻起,對的題目早就會了,卻還是花同樣的時間練習,自我感覺良好。

反而那些錯題分配的時間明顯不足。而錯題才是迷思概念的聚集地,攻破它分數應該是指數上升。

最後一個要素,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是 Attitude ( 態度 )

學霸們通常展現樂觀積極的態度,並且能建設性地應對挫折。

即便是學霸,也不是逢戰必勝,他們也有失敗的時候。

抱持今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好的成長型心態,是維持學霸能持續成長的關鍵。

 

本文為 資深高中校長陳勇延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晨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