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論壇登場 憂社群平台助長錯誤資訊傳播

全國科普論壇登場 憂社群平台助長錯誤資訊傳播

全國科普論壇今登場,憂心社群平台助長錯誤資訊的傳播,5大科學類博物館認為,讓民眾容易接觸科學資訊,建立對科學的信任很重要。圖為「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課程,結合資訊科技與生物科跨域學習。(圖由教育部提供)

2024/09/26 15:55 自由電子報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教育部2024全國科普論壇今天和明天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以「科普賦能信任科學、邁向永續」為題,協力促進科普永續發展,主辦單位5大科學類博物館表示,現今許多人依賴社交媒體平台作為資訊來源,卻也造成這些管道助長錯誤資訊的傳播,挑戰並破壞民眾對科學的信任,如何透過科普活動,讓民眾容易接觸科學資訊,將有助於提高對科學的信任度,以探索事實的真相,創造科學的價值及邁向永續的未來。

博物館從業人員、研究人員、學者專家、學校教師及社會人士等參與論壇交流,行政院前政務委員、科工館前館長顏鴻森擔任主持及引言,與5大科學類博物館(科教館、科博館、科工館、海生館、海科館)館長同台進行「館長論壇」,分享最新的館務創新作法與經驗;國立故宮博物院主任謝俊科演講「博物館AI治理故宮在展示與教育推廣的AI應用與展望」,另匯集91篇論文發表及實務經驗分享,包括「博物館與科普賦能」、「科普教育與傳播」等。

主辦單位表示,許多科學或科技應用引發社會爭議或討論,例如核電存廢、綠能開發、疫苗政策、藻礁保育、進口瘦肉精肉品,或核汙染地區食品、基因編輯及基改食品與空汙防治等社會性科學議題,有科學依據的政策,對於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爭論議題至關重要,然而因社會上利益團體、政治考量及社會變遷等多種力量交織形塑,引發社會各方對立,模糊科學技術影響社會的本質,無法以科學證據來決定科學與科技政策,更因由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及多數民眾少有參與社會性科學議題討論的經驗,無法讓此科學或科技影響社會議題能讓民眾參與,平和的制定民主的科學政策,解決這些社會爭議問題。

此外,主辦單位說明,COVID-19疫情帶來的重要教訓是:一項政策是否有效,取決於民眾對其接收到的科學資訊透明,以及對政府應對措施的信任程度,因此加強科學知識的傳播,同時加強民眾對科學的理解和信任,以提高科學政策制定的品質和執行效率,是解決這類社會爭議的重要途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