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兒少閱讀理解與思辨能力 立委促圖書教師專任專職化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今舉辦「圖書教師專職專任:兒少閱讀關鍵期 專業圖師不缺席」記者會,邀請民進黨立委陳培瑜、林月琴、郭昱晴共同呼籲教育部重視閱讀教育專業,讓國中小圖書教師專任專職化。(圖由林月琴國會辦公室提供)
2025/03/18 14:05 自由電子報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數位時代來臨,兒童與青少年的注意力愈加碎片化,社交障礙與網路成癮問題日益嚴重。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今(18)日舉辦「圖書教師專職專任:兒少閱讀關鍵期 專業圖師不缺席」記者會,邀請民進黨立委陳培瑜、林月琴、郭昱晴共同呼籲教育部重視閱讀教育專業,讓國中小圖書教師專任專職化。
圖書館學會指出,教育部自2009年起推行「國民中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使得許多學校能夠藉由圖書教師的專業,推動閱讀素養、數位閱讀與英文閱讀課程,並整合校訂課程,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思辨能力。
但,圖書館學會表示,目前全國擁有圖書教師的學校僅576所,僅占全國中小學17%,且屬於「兼職」,學校每一或二年都需重新提出「競爭型計畫」,通過審核後才能保留該職位。部分縣市因經費有限,能核定的學校數量也受限,導致圖書教師職位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進而影響學生的「閱讀受教權」。甚至許多學校音員額編制問題,連申請圖書教師的機會都沒有,影響教育平權。
因此,圖書館學會提出2訴求,力求讓每一所學校都擁有「專職專任」的圖書教師,包括:圖書教師納入中小學正式專任編制,確保每校皆有,避免每年需申請計畫的困境;修正「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確立專任圖書教師制度,以確保閱讀教育的連續性與專業發展。
陳培瑜表示,台灣每個國中小都需要專業的圖書教師。當今的升學考試已不再是填鴨教育的產物,而是108課綱素養導向的考題,當題幹變得越來越長,閱讀理解能力將決定考生未來升學選擇的多樣性。但,並非每個家庭都了解閱讀對人格培養和情緒學習的重要性,透過圖書教師的專業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閱讀能力。
林月琴指出,台灣兒少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閱讀教育的缺失,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警訊。閱讀影響的不只是學業表現,還包括心靈與社會適應力發展。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孩子在面對壓力時缺乏調適能力,甚至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情況,這些問題不只是個人家庭的挑戰,更是國家教育政策應該正視的課題。
郭昱晴說,閱讀對孩子而言是重要的基礎能力,各項科目甚至包含數學都需要閱讀能力,才能理解題目邏輯。然而,現代的孩童因長期使用3C產品,如手機、平板等,對文字的閱讀及理解能力下降,而「閱讀推動老師」目的就在於建立孩子閱讀的習慣,加強孩子對書籍及文字邏輯的理解力,讓閱讀不被3C取代。
閱讀不平權 全國不到2成學校有閱推老師
2025-03-18 15:32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台北即時報導圖書館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與中小學教師等呼籲應確保校校有專職閱推老師,帶動全校的閱讀行動,也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有閱讀平權。記者董俞佳/攝影
閱讀教育是國家文化根基,不過,國中小因經費有限,專職圖書教師稀缺,全國僅17%國中小有專職圖書教師。不只各地閱推教師人數不均,許多學校因員額編制,甚至連申請圖書教師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影響教育平權,孩子進學校能不能有好的閱讀資源,都得碰運氣。
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除了設置圖書館、給予豐富圖書之外,專職的圖書教師更是不容忽視。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統計,目前全國擁有圖書教師的學校576所,占全國中小學僅17%。且這些圖書教師屬於兼任職位,學校需每一至二年提出「競爭型計畫」,通過審核才能保留該職位。
學會指出,部分縣市因經費有限,能核定的學校數量亦受限制,導致圖書教師職位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進而影響學生的「閱讀受教權」。更嚴峻的是,許多學校因員額編制問題,甚至連申請圖書教師的機會都沒有,造成資源 分配不均,影響教育平權。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與中小學教師、立委陳培瑜、郭昱晴、林月琴等人今天共同呼籲教育部等行政部門關注此議題。學會主委曾品方表示,應確保校校有專職閱推老師,帶動全校的閱讀行動,也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有閱讀平權。
桃園市閱讀教師郭靜如表示,圖書教師計畫仰賴教育部或者地方教育局的補助,而非校校標配,這已經是教育機會落差,不符合優質教育、國內外平等和兒童人權的潮流。應該將圖書教師法制化,讓每所學校穩定發展出健全的閱讀系統。
南投縣閱讀教師黃秀莉今年即將退休,她表示,學校卻找不到適合的接任者,而感到憂慮,這讓他更深刻體會到,若要讓台灣的閱讀教育更扎實,應仿效芬蘭、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將閱讀推動視為一項專業職務,並配置專任教師。
基隆市林季儒老師表示,閱讀素養決定國家競爭力,期待相關單位正視圖書教師專職化與制度化,緩解教育現場圖書教師人力不足的困境。
雖然台北市資源已經算多,但台北市閱讀教師高毓屏表示,全國圖書教師占中小學17%,台北市國小目前僅17校有圖書教師。圖書館是學校的教學資源中心,整合跨域資源,推動雙語與數位閱讀,在人口密集、家長高度關注的臺北市,圖書教師面臨不少挑戰,長期申請「試辦」,身份不明,把許多老師的推動熱忱消磨殆盡,校校設置專職圖書老師,才是國家涵養閱讀力的長久之計。
基隆市老師林季儒表示,閱讀素養決定國家競爭力,期待相關單位正視圖書教師專職化與制度化,緩解教育現場圖書教師人力不足的困境。
學會現場提出三訴求,包括每一所學校都有「專職專任」的圖書教師、修正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確立專任圖書教師制度,閱讀教育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呼籲政府正視。
國教署表示,114年已編列3.7億元推動閱讀計畫,核定人數576位閱讀教師,此外,新北、基隆、屏東、高雄有額外再挹注經費,目前全台有將近一千位閱推老師,將督導地方政府並協助學校落實圖書館專業人員的設置。另外,也會檢視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但因涉及地方政府員額與財政,要與地方共同討論執行可行性。
林月琴、陳培瑜、郭昱晴等人今天也出席支持,同聲要求政府應採取行動,確保閱讀平權非特權。將閱讀教育納入教育平權政策,確保每位兒童都能獲得適齡書籍與優質的閱讀環境,另建立專任學校專業圖書館教師,推動數位閱讀素養與批判性思維教育,讓孩子正確使用數位資源。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與中小學教師、立委陳培瑜、郭昱晴、林月琴等人今天共同呼籲教育部等行政部門關注閱讀平權。記者董俞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