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中招考爆滿「錄取率竟比台大低」 家長吐背後考量:不是為了成績
2025-03-20 21:22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今年北市私立延平中學,光報考人數就多達3800人。示意圖/ingimage
近幾年公立學校意外案層出不窮,不少家長產生安全顧慮,紛紛選擇將孩子送往私立學校,導致入學門檻飆升。就有網友發現,今年五大私中的錄取率,竟比最高學府「台灣大學」還低,當即引發討論。
一名網友在PTT論壇發文,表示自己最近在臉書上,看到越來越多家長選擇讓小孩去念私立小學、私立中學,而前幾天全台私中正好剛辦完招生考試,算了算錄取率竟然比台大還低。以延平中學為例,今年考生人數多達3800人,預計招收11班(495位學生),錄取率僅有13%。
原PO也提到,據了解,那些家長並不特別在意孩子的成績,而是為了安全著想。由於公立學校的學生組成較為複雜,許多需要被安置的孩子,全都混在一般學生當中,「老師根本沒辦法,只能應付的教,孩子也只能自求多福。」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都為複雜的校園環境感到擔憂,表示若有能力,會想把孩子放在相對安全的環境,「有錢的話會吧!環境跟同儕都差很多」、「現在老師完全管不動學生啊!私中可以把你退學,公立的遇到問題學生就無解」、「公校一個不小心就被人拿刀捅沒了」。
另外,也有人認為私立學校搭配政府補助,金額其實沒有想像中沉重,「現在私立其實補助很多,還算可以接受」。根據教育部辦理高級中等學校免學費方案,自112學年度第2學期(113年2月)起,所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高級中等學校(所有公私立高中職)學生,均不必繳納學費。
私中「小聯考」 全教總籲修法禁止
2025-03-20 02:40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報導
三月正值各地私立國中招考季,北部不少私中報名人數暴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日前報導私立國中近期舉辦入學考試,吸引大量學生報考,引發關注。全教總昨召開記者會,批評私中小聯考在強調適性揚才、就近入學的現在,無疑是最大諷刺,呼籲立院盡速通過私立學校法修正案,規範私校比照公立國中小,由教育局處統一辦理線上登記、電腦抽籤及常態編班。
不過對於教團主張,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直言,許多家長選擇送孩子就讀私中,並非盲目追求名校光環,而是多方考量孩子學習環境、安全管理,以及未來升學便利性,教育部與社會應嚴肅檢視其中原因,而非單純反對私校招生或家長選擇私校的權利。
全國私立中學聯盟認為,私校扮演著補足公立教育資源不足、滿足多元需求的重要角色,全教總的論點未能充分考量台灣教育體系的多元性與家長自主選擇權,更忽略私校長期以來對台灣教育的貢獻,以及憲法保障私人興學之自由。
立委林宜瑾表示,私校小聯考日益惡化,傷害國民教育的均衡發展,讓升學壓力向下延伸到小學生,將在本會期提出私校法第卅九條、第五七條修正案,要求在國民教育階段,私校不得以任何名目對學生做出入學鑑別,她也向縣市首長喊話,在私校法修正以前,應強力杜絕私校小聯考。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全教總支持私校法修正案,讓私校不能用學力測驗、營隊名義變相辦理入學考試,並促進公私校間的良性競爭。
教育部表示,尊重家長教育選擇權。另外,為杜絕私校以考試篩選學生,支持立委所提出的私校法修正案。
全教總批私校「小聯考」選學生 私中盟:論點以偏概全
2025-03-19 14:02 聯合報/ 記者陳俊智/桃園即時報導
考試示意圖。示意圖/Ingimage
全教總今天開記者會,批私校「小聯考」傷害國民教育公正性,學生承受過度升學壓力,立委也提議修法,禁止私校透過學測或營隊變相選才;對此,全國私立中學聯盟發起人陳建佑表示不認同,指論點未能充分考量台灣教育體系的多元性與家長自主選擇權,也侵害憲法保障私人興學自由。
私中盟發起人陳建佑指出,私立學校一直以來扮演補足公立教育資源不足、滿足多元需求的重要角色。在公立學校因地區資源分配不均,難以提供統一高品質教育的情況下,私校透過特色課程、專業師資、國際化視野與完整的學生培育計畫,為家長與學生提供更多選擇。許多家庭選擇私校,並非單純追求升學競爭,而是私校能提供更穩定的學習環境、妥善的管理機制,甚至食安、反霸凌及社團發展方面有更細緻的規畫與執行力。
陳建佑說,全教總指責私校的入學考試導致升學壓力,甚至主張私校應完全禁止選拔性招生,這樣的說法並未正視現實。私校招生考試並非純粹以學科競爭為標準,而是綜合評估學生是否適合學校的教育模式,許多私校採取多元評量方式,包括學習潛力、個人特質、語言能力、數理邏輯及創造力,確保學生能夠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實踐「適性揚才」。
若強行要求私校採取「就近入學」與「電腦抽籤」,不僅無助於減輕升學壓力,反而可能導致學校與學生需求錯配,使部分學生無法獲得適合的教育機會。同時,也嚴重剝奪私校的辦學自主權,抹煞教育體系的多樣性。
陳建佑也說,家長選擇私校,並非因為對公立學校不滿,而是因為希望孩子獲得更適合的教育環境。許多家庭即便非政商名流,在經濟條件許可下,願意為孩子的教育投入資源,這純粹是基於教育品質的考量。
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皆存在公私並行現象,美國灣區私校競爭激烈,歐洲許多國家也有多樣私校,學費門檻甚至遠高於台灣。然而,這些國家並未因私校的競爭力而視其為「亂象」,反而透過合理監管,確保私校能夠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
如果政府強行取消私校的招生考試,無異於將所有孩子置於同一標準之下,剝奪家長與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這樣的政策不僅不符社會需求,也可能加劇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如果政府真心希望減輕升學壓力,應當著眼於改善公立學校的教學品質、縮小城鄉資源差距、推動適性教育輔導,而非單方面限制私校的發展。
私中盟指出,學界對於私人興學有許多研究,教授周志宏在其博士論文專書「私人興學自由與私立學校法制之研究」就指私立學校應有選擇學生的自由。呼籲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以教育多元發展與家長選擇權為核心,尊重私校辦學自主權,透過理性討論,尋找真正符合學生需求的解決方案,而非以偏概全地將私校招生考試視為升學壓力的罪魁禍首。
教育不該是單一模式,而應尊重不同家庭的需求與選擇。私校招生模式不應成為政治操作的工具,更不該被貼上「教育亂象」的標籤。唯有在公平與多元之間取得平衡,才能讓台灣的教育體制更加健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道路。
私校「小六基測」招生亂象 全教總籲修私校法
2025-03-19 11:59 攝影中心/ 記者許正宏/台北即時報導
立委林宜瑾(左)、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右)今天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呼籲教育部、立法院朝野盡速完成修法,禁止私校以任何名目進行考試招生或營隊招生,保障學生受教權。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委林宜瑾、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今天在立法院舉辦「私校招生亂象戕害國教本質」記者會,針對私校招生亂象造成部分私校舉辦的「小六基測」盛況空前,導致國民教育精神蕩然無存,認為對正常教學與教育公共性是最大諷刺。全教總呼籲教育部、立法院朝野黨團必須嚴肅面對私校招生亂象對台灣教育的危害,盡速完成修法,禁止私校以任何名目進行考試招生或營隊招生,並比照公立國中小,由教育局處統一辦理線上登記,電腦抽籤及常態編班,以保障學生受教權。
教團反私中入學考試 私中盟:未考量家長教育選擇權
2025-03-19 13:31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
三月正值各地私立國中招考季,北部不少私中報名人數暴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私中招生議題近日引發熱議,教團今日召開記者會主張應全面取消私中入學考試,應透過電腦抽籤決定。對此,全國私立中學聯盟表示,此論點未能充分考量台灣教育體系的多元性與家長自主選擇權,更忽略了私校長期以來對台灣教育的貢獻,以及憲法保障私人興學之自由。
全教總今日召開記者會,批評私校小聯考傷害國民教育公共性,讓學生承受過度升學壓力,應修法杜絕私校透過考試、營隊篩選學生。私中盟指出,私立學校扮演著補足公立教育資源不足、滿足多元需求的重要角色。在公立學校因地區資源分配不均,難以提供統一高品質教育的情況下,私校透過特色課程、專業師資、國際化視野與完整的學生培育計畫,為家長與學生提供更多選擇。
私中盟強調,許多家庭選擇私校,並非單純追求升學競爭,而是因為私校能提供更穩定的學習環境、優質的外師資源、強化雙語與國際教育、妥善的學生管理機制,甚至在食品安全、反霸凌機制、社團發展等方面,都有更細緻的規劃與執行力。
針對全教總的主張,私中盟認為並未正視現實。私校招生考試不是純粹以學科競爭為標準,而是綜合評估學生是否適合學校的教育模式,包括學生的學習潛力、個人特質、語言能力、數理邏輯及創造力,確保學生能夠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真正實踐「適性揚才」。若強行要求私校採取「就近入學」與「電腦抽籤」,不僅無助於減輕升學壓力,反而可能使部分學生無法獲得適合的教育機會,同時嚴重剝奪私校的辦學自主權。
私中盟表示,如果政府真心希望減輕升學壓力,應當著眼於改善公立學校的教學品質、縮小城鄉資源差距、推動適性教育輔導,而非單方面限制私校的發展。同時呼籲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以教育多元發展與家長選擇權為核心,尊重私校的辦學自主權,透過理性討論,尋找真正符合學生需求的解決方案,而非以偏概全地將私校招生考試視為升學壓力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