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數位化30年後問題浮現!學生表現下滑 紙本教科書重獲青睞
2025-03-21 13:0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新加坡
數位教育並非萬靈丹,「教育先進國」芬蘭決定調整政策。教學示意圖。 圖/ingimage
被視為「教育先進國」的芬蘭,曾積極推動數位化學習,甚至在中學普及電子教材。但根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近年來隨著學生成績下滑及注意力下降等問題浮現,當地政府與學校開始重新評估政策,並逐步恢復使用紙本教科書。
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位化,並在2000年開始的國際學習成就評估(PISA)中表現優異,在全球閱讀、數學及科學多領域曾名列前茅。但從2022年開始,芬蘭學生的PISA成績表現明顯下滑,排名跌至閱讀第14、數學第20、科學第9。教育部長坦言,教育體系無法完全適應快速數位化,必須重新檢視方向。
芬蘭小城里希馬基(Riihimäki)曾是教育數位化的先驅,當地中學約十年前開始推行「一人一台筆電」政策。但在2月下旬時,英語和數學等科目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一位14歲的學生表示,紙本比電子書更容易理解,學習效果較佳。該市教育長則指出,過去每週超過20小時的電腦學習,使學生專注力下降,情緒變得急躁,引發全國擔憂。在2023年底,該市也針對中學生、家長及教職員約2000人進行問卷調查,有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在2022年的PISA中取得三項第一的新加坡,也在2023年時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因擔心數位設備會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
芬蘭和新加坡的經驗顯示,教育數位化並非萬靈丹,過度依賴科技可能適得其反。隨著這些學校逐步恢復紙本教材,或許在數位與傳統學習方式間取得平衡,才能確保學生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