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私校競爭⋯非六都高中減招 盼每年班級人數少一人
2025-04-03 22:30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少子化
面對少子女化和私校競爭,非六都公立高中職近年招生受衝擊。示意圖,非當事人和學校。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少子女化和私校競爭,非六都公立高中職近年招生受衝擊,對此,教育部調整減招法規,刪除前一學年就學機會率高於120%條款,學校因應趨勢減招可望更有彈性。高中端則表示,去年花蓮各校提報多希望一班從34人降到30人,教育部的立場是希望逐年往下降,未來學校會繼續向教育部提報,並採每年一班略減一人的方式。
教育部表示,本次修正原則是配合去年八月發函的新政策,已經核定114學年主管的公私立學校,除了竹苗地區外,每班班級人數調降一人,達到34人,
且教育部也指出,整體政策一直以來均視人口發展趨勢,採公私立衡平、分階段穩定調降等方式處理,本次調整法規,也是希望給予各校因地制宜的彈性。
花蓮一名公立學校校長指出,去年學校提報時,是希望一班從34人直接減為30人,學校也知道一次減太多人確實獲准的機會不大。目前已經能理解教育部的立場,花東地區少子化特別嚴重,但教育部也不能讓花東有別於其他縣市開放特例,教育部標準約是設在一班降至30人,開放學校調整班級人數但希望逐年緩步遞減。
該名校長談到,未來會繼續提報減少班級人數,看逐年減至32、31,採取每年一班略減一人的方式來向教育部申請。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則表示,其實應在少子化下落實降低班級人數,達成小班化才能執行精緻化教學。不少公立高中仍然延續過去的大班制教學規模,其實不止少子化嚴峻的非都會區,甚至都會區學校也應開始思考朝小班制邁進,但過程中就不會只有學校的意見,家長也會擔心班級人數減少影響子女入學機會,都還有賴學校與地方政府的智慧。
回響/非六都少子化嚴峻 教部放寬公立高中職減招門檻
2025-04-03 12:22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少子化
教育部日前則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因應少子女化調整班級數及班級人數處理原則」,放寬公立高中職申請減招門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去年報導,非六都縣市因人口外流且少子化,對此,113學年全台已有18所公立高中職向教育部提出調降班級人數。教育部日前則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因應少子女化調整班級數及班級人數處理原則」,移除就學區就學機會率超過120%才能調降班級人數限制,學校因應趨勢減招,將更有彈性。
去年各校和教育部提出申請,望因應少子化酌減招生數,但教育部設有班級人數處理原則,第三條規定,前一學年度各就學區就學機會率高於120%者,可逐年調整班級人數,公立學校每班調降至35人,私立學校每班以調降至45人為原則,學校可視實際需求申請調整,但須經報教育部後核准。
但根據去年花蓮案例,除花蓮高中、女中仍是滿招學校外,公立技職均已無法招滿,花蓮公立學校為此多要求一班從34人減為30人,但教育部最終只核減1至2人。又根據花蓮高中提出的花蓮就學機會率統計,113學年就學機會率已高達153%,114學年更高達170%,即便是116學年遇上龍年效應,預估仍會高達150%。
教育部近日修正班級人數處理原則,取消原先就學機會率超過120%門檻限制,也同步取消公立學校每班調降至35人,私立學校每班以調降至45人原則,改為教育部可視前一學年各就學區的就學機會率、人口趨勢發展,調整學校班級人數,各公私立學校可視實際需求,申請調降。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教育部管轄下學校可不再受學區就學機會率120%的限制就能申請減招,近年非六都縣市多面臨少子化、人口外流,屆時遇到龍年子女升讀高中人數也不會增加太多,但若地方公立學校普通高中能先確實減招,避免有限的學生持續往前流動,才能確保地方技職體系的續存。
再者,魏佳卉也說,少子化後未減招,相較過往學生雖更容易考入公立普通高中,但有些學生應該去技職體系學一技之長,看到普高已好升讀也往普高擠,學校也很為難。若公立普高能配合少子化適度減招,也能重新穩定該學區的就學狀況。
教育部則表示,本次修正原則配合去年8月發函,核定114學年主管的公私立學校每班班級人數調降一人。且教育部對主管的公私立學校班級學生人數,一直以來均視人口發展趨勢,採公私立衡平考量、分階段穩定調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