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每到雨天就會愛睏? 醫:雨聲使得大腦產生α波
2023/09/02 09:41 自由電子報
黃軒表示,下雨時活動空間受到限制,對於不能出門的人而言,睡覺是一個好選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這幾天颱風過境,各地降雨不斷,除了出門很麻煩外,也會讓人想睡又不想動,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由於空氣中負離子及人體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加,活動空間及氧氣含量減少,而雨聲恰好是催眠聲,在傳入大腦時,大腦不知不覺中放鬆,產生了α波(Alpha waves),與睡眠時的大腦狀態相近,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播放雨聲音樂助眠的原因。
環境與身體影響 雨聲亦是催眠聲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閱讀白居易的詩句時,提到聽雨聲,讓人懶散睏睏,好好想睡的情景,其實是有醫學研究,可以用醫療專業說明,並提到是由於「二加二減,另一恰恰好」影響,導致想睡覺的氛圍。
1.負離子的增加
為什麼雨天容易睏睏的?黃軒提及,根據研究人員發現,由於閃電、雨水與空氣間的摩擦,會在雨天中產生大量負離子,使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會增加,進而改變神經系統,使得交感神經刺激減少,讓人感到心情舒適穩定,因此,常有人說,負離子有鎮定和催眠的作用,可在雨天輕鬆入睡的關鍵因素之一。
黃軒提到,光線愈暗,眼睛合成的蛋白質會愈多,因此在灰暗的雨天時,會特別想睡覺;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2.褪黑激素增加
黃軒解釋,人體褪黑激素是在黑暗中分泌的,而陰暗的雨天,恰好讓烏雲遮擋陽光,使得環境更加昏暗,製作出了一個擬黑的環境,因此大腦就會讓褪黑激素分泌增加,進而使人昏昏欲睡。
除此之外,黃軒提到,眼睛也會產生與睡眠有關的蛋白質,當光線愈亮,合成的蛋白質就越少;相反地,光線愈暗,合成的蛋白質就會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灰暗的雨天時,有想睡的感覺了。
3.氧氣含量減少
至於氧氣含量減少,黃軒指出,陰雨籠罩的天空,陽光不足,進而使得植物光合作用不充分,導致空氣中的含氧量偏低,因此大腦會意識到氧氣不足,就會自動進行保護性調整,將交感神經興奮性的轉換降低,以產生睏意,避免大家都在大量使用氧氣。
4.活動空間減少
下雨時,活動空間會受到限制,黃軒表示,許多戶外運動無法完成,這對於不能出門的人而言,睡覺是一個好選擇。
5.雨聲恰好是催眠聲
關於雨聲規律的節奏,黃軒提到,當人們聽著雨落在屋簷、窗戶或樹葉上滴滴答答的聲音時,一直重複在同一分貝、旋律和節奏時,人就容易入睡了,特別是雨聲,若是落在0至20赫茲之間的聲音,往往使人更感到舒適。他進一步說,有研究人員發現,當雨聲傳入大腦時,大腦會在不知不覺中放鬆,並產生所謂的α波(Alpha waves),這個波形與人類睡眠時的大腦狀態非常相近。
https://www.facebook.com/ooihean/posts/874915217439817?ref=embed_pos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