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 教育部長潘文忠:人類應引以為戒、推動深層思考
2023-10-14 15:16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長潘文忠於致詞時說,中東以色列、巴勒斯坦近日爆發軍事衝突,內心揚起的仇恨導致生命的消逝,人類應引以為戒。圖/教育部提供
2023「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於今、明兩天在台大霖澤館舉辦,研討會以「多元文化中的靈性與修養」為主軸。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開幕式致詞時說,中東以色列、巴勒斯坦近日爆發軍事衝突,內心揚起的仇恨導致生命的消逝,人類應引以為戒,推動更深層的思考。
潘文忠今於致詞時表示,生命教育一直是學界關心的重點,現階段更感受到,面對科技發展,大學一直在思考後續發展,中小學也持續培養學生面對外來挑戰。
潘文忠說,科技不停進步,不只影響物質層面,若人類少了內在涵養和素養,恐怕將是另一個不可預期的災難,最近中東爆發軍事衝突,便是來自於內心一而再再而三揚起的仇恨,造成生命一個一個消失,人類需引以為戒,推動更深層的思考。
潘文忠也說,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從多元文化中探討人性修養,面對時時刻刻都在向前推進的科技,唯有人類具備修養的主體性,才可能不被人工智慧取代,我們正在跟時間和科技賽跑,也要持續推動生命教育。
潘文忠也感謝台大最早成立生命中心,協助社會面對科技、物質等挑戰,也引領社會共同思考生命教育的圖像、開展教育課程發展。
教育部期許,在「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的帶動下,透過政府機關、學校、民間資源的共同合作,以前曕性與國際化視角,持續推動生命教育,運用現代科技,讓生命教育的素養、創意、體驗與分享更豐富。
潘文忠:面對AI等科技挑戰 生命教育須持續推動
2023-10-14 14:49 中央社/ 台北14日電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出席在台大舉辦的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致詞提到面對AI(人工智慧)等科技挑戰,人類更須保有主體性。必須持續推動生命教育,鼓勵深層思考和社會關懷。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出席在台大舉辦的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致詞提到面對AI(人工智慧)等科技挑戰,人類更須保有主體性。必須持續推動生命教育,鼓勵深層思考和社會關懷。
2023年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今天在台灣大學舉辦,今年以「多元文化中的靈性與修養」為主軸,從詮釋學、社會情緒學習、靈性修養等面向探討生命教育。
教育部長潘文忠致詞提到,最近中東發生的戰爭(指以巴衝突),源自於人類內心一而再、再而三揚起的仇恨,造成生命一個一個地消失,人類應引以為鑑,對生命教育要有更深層的思考和推動。
「我們正在跟時間和科技賽跑。」潘文忠表示,面對不斷向前推動的人工智慧(AI)等科技,人類要有主體性,具備人性、文化的涵養,才不會被取代。面對科技高度發展的世代,以及需要更多社會關懷的高齡化社會,如果看到的只是外在的物質,少了內在的涵養和素養,恐怕會是另一個不可預期的災難。
潘文忠肯定台大最早成立生命教育研發中心,並於108年起接受教育部委託推廣生命教育,結合108課綱的推動,讓擁有不同特質的孩子,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察覺和思辨,進而發展自身的興趣。期許透過政府機關、學校、民間的合作,形塑全人關懷的校園文化和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