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講》科技化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教育界要妥善因應
2023/10/02 10:14自由電子報
◎陳啟濃
教育部推出「直播共學」協助解決偏遠學校缺少本土語老師的現況,讓學生可以透過線上直播的學習,進行各種本土語言的學習。
圖為偏鄉學校學生透過直播共學學習客語。(教育部提供)
科技化促使學習更多元更有效而且可以跨越時空,數十年前大家學英語可能只能收聽廣播上的空中英語教學節目,現在除了電視教學,網路的學習管道也非常多元,最直接的可以從手機上進行英語學習。
科技化造成學習資源爆量是好事卻也是壞事,好處是學生可以透過自主學習,按照適合自己有效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壞處就是因為要有自發性的學習動力,沒有這種學習意願的學生,相對的就會更加學習落後。
科技化時代老師的角色要跟著調整轉變,老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與灌輸者,而是資訊的整合者、媒合者,觸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師資培育機構也應適時地將這樣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師培課程中給予呈現出來該有的改變,加強師培生的「學習如何學」的後設認知能力的培養,改變本來主觀專斷、指導者的角色,轉化為帶領者、引導者的教師角色。
針對科技化學習會造成學生更大的落差,教師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上的能力就更加重要。評價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就在於如何激勵學生更愛學習更懂得學習,而不是在於課堂講的口若懸河或賦予學生更多的作業這些傳統好老師的標準上。
(國中校長)
自由廣場》直播共學本土語,讚!
2023/10/02 05:30自由時報
◎ 蔡田
為確保本土語文及文化的永續傳承,「本土語文部定必修課程」已自一一一學年度起上路,然而自從上路以來,師資難覓成了學校行政人員的最痛,為解決問題,國教署預計推動本土語直播共學計畫。個人認為對症下藥,而且受益的不僅只是偏鄉地區的學校,全國各校都同霑福利。
話說當年筆者在台北北投區一所卅多班的學校擔任校長,依照教育局的規定「只要有一個學生選讀」就必須開課,有一年全校只有一位學生選讀「泰雅族語」,好不容易才趕在開學前覓得一位擁有泰雅語認證的老師。都會地區的學校都會面臨聘不到本土語老師的問題,何況偏遠地區及海顛和深山的學校。
聘不到教師是學習本土語文最常見的困境,如今國教署推出「直播共學」,從數位教材包準備、設備測試、透過社群媒體繳交作業與互動等,不但解決長年以來惱人的師資問題,讓學習本土語不再受地域和師資的限制,也有助於學生獲得更充足的學習資源,一舉兩得!
(作者為國小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