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部因應割頸案組成工作小組 全教會批未解決更核心問題宣布退出

2024-01-17 11:21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因應割頸案組成工作小組 全教會批未解決更核心問題宣布退

今早全教會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出教育部正在進行的「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工作小組。記者李芯/攝影

新北校園割頸致死案發生後,教育部召集相關團體及單位組成「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工作小組,全國教師會也受邀參與討論。然而,全教會今日召開「頭痛醫頭不是面對校安的正確做法」記者會,表示小組討論方向著重違禁品如何搜查,卻沒有解決更核心的校園安全問題,因此宣布退出討論。

今早全教會召開記者會,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全教會要退出現在教育部正在進行的注意事項工作小組,他批評目前小組的討論方向是「歪」的,本周小組開了第2次會議,與會代表提出要全面檢討輔導管教辦法,但會議的重點仍鎖定在校安操作,「感覺還是在苛責學校」。他認為本次新北的案例中,學生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小組討論方向卻避談這個部分,若沒有強化家長的責任、建構系統性完整的支持,這些問題還會在現場不斷發生。

全教會副理事長張瓊方說,教育部在小組會議上著重在違禁品如何搜查等程序處理,但事實上,「只要學生想要攻擊,任何東西都能成為武器」。先前桃園有學生拿筆攻擊老師眼睛的案例,她強調校園安全還有更多核心問題沒有解決,像是學生輔導管教辦法和不適任教師處理辦法,讓教師只能進行「正向管教」。

全教會理事李雅文說,正向管教措施對不受控、想挑戰老師,甚至特別頑劣的學生來講是無用的,現在老師根本無法好好輔導管教學生,一旦強迫學生、就會落入強制罪的陷阱。

全教會在會前也邀請新國會的3大政黨與會,僅有民眾黨準立委黃珊珊出席。黃珊珊在記者會上表示,沒有一個老師不願意去輔導孩子的偏差行為,但如果老師看到同儕曾因不適任教師被告,「老師還會有什麼熱情關心行為偏差的孩子?」因此,她呼籲教育部應訂定清楚規範,輔導管教要以教學現場的狀況來判斷,並建構學校裡完整的安全網絡。

侯俊良呼籲,教育部應全面盤點注意事項,擬制明確、可行內容,並給予學校充足資源以利教師有效進行學生輔導管教。另外,校園安全檢查機制應從注意事項中移除,另外訂定「校園安全檢查注意事項」明確權責,同時要盡快研修相關法規,針對難以管教的學生,課予家長管教義務。

 

全教會退出輔導管教討論小組 教育部:持續聽取各方建言

2024-01-17 17:40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因應割頸案組成工作小組 全教會批未解決更核心問題宣布退

教育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教師會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出教育部「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工作小組討論。該小組是在新北校園割頸案發生後成立,全教會認為教育部在會議上著重違禁品搜查,卻未解決核心問題。對此,教育部表達遺憾,強調會分階段討論、全面修正注意事項,並持續廣泛聽取各方建言及搜集教學現場意見。

新北校園割頸致死案發生後,教育部召集相關團體及單位組成「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工作小組,然而,全教會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出小組討論。全教會在記者會上指出,教育部在小組會議上著重在違禁品如何搜查等程序處理,但事實上,校園安全還有更多核心問題沒有解決,像是學生輔導管教辦法和不適任教師處理辦法,讓教師只能進行「正向管教」,導致現在老師根本無法好好輔導管教學生。且本次新北的案例中,學生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小組討論方向卻避談這個部分

在新北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共召集團體專家代表召開2次會議,教育部表示,14日的校園安全諮詢會上,決議全面盤點注意事項相關規定,研擬校園安全檢查實務上可操作指引,並對此組成全教會今早宣布退出的「注意事項工作小組」,著手進行注意事項全面檢視修正。15日工作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提出部分修正草案及內容討論。教育部強調,近期將再密集召開多次工作小組會議,讓注意事項內容更臻完善。

教育部指出,全教會在「校園安全諮詢會」與「注意事項工作小組會議」所派代表並不相同,導致無法完全銜接兩次會議的優先討論內容,誤解成只處理校園安全檢查事項。教育部澄清,4日並非做成僅處理校園安全檢查事項的決議,教育部將會分階段聚集討論、全面檢視修正注意事項,此外,當時有討論強化高關懷學生過渡性中介教育措施,及提升學校輔導量能和建立高關懷學生個案輔導員機制,教育部亦持續辦理提出具體計畫方案。

教育部表示,針對今日全國教師會宣布即日起退出僅討論「校園安全檢查」之「注意事項工作小組」,予以尊重並深表遺憾。教育部仍會持續邀集相關單位,廣泛聽取各方建言及蒐集教學現場意見,透過工作小組會議階段性及循序漸進之討論,凝聚共識,逐步完備相關修正條文後,再提教育部校園安全諮詢會議確認,循行政程序發布實施,給予第一線學校和老師全力協助。

 

 

全教會大動作抗議 盼賦予教師管教權

 台灣醒報/ 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

教育部因應割頸案組成工作小組 全教會批未解決更核心問題宣布退

全教會17日指出,教育部檢討校安仍聚焦違禁品,盼強化教師管教權與家庭教育責任。(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新北割喉案後,教育部只願檢討校園安全,不願讓教師有更大管教權,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全國教師會(全教會)1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出檢討輔導與管教《注意事項》的工作小組。理事長侯俊良指出,校安重點不是違禁品,而是學生管教,盼政府與新國會立法,強化教師管教與家庭教育責任。

現場管教窒礙難行

全教會理事長侯俊良宣布,全教會退出教育部檢討《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下稱注意事項)的工作小組。他批評,教育部目前在檢討《注意事項》時,仍聚焦在校園安全改善,卻沒有全面檢討老師的管教與家庭教育的責任,因此宣布退出,盼教育部徹底檢討。

侯俊良說,新北市割喉案凸顯了家庭教育的失能,但《注意事項》第22條的「正向管教」是針對一般80%可管教的學生,但20%難以管教的學生就很難適用,若教師進行管教措施,事後卻以「不適任教師」處理,甚至被《刑法》強制罪起訴,教師在現場就不願管教,校園安全反而更難獲得保障。

重點是學生管教

「學生拿一枝筆也能攻擊老師,重點不是違禁品而是人!」全教會副理事長張瓊方也說,曾有老師因為學生桌上有美工刀,要求學生收起來,到後來因壓制行為導致學生受傷,還是為了其他學生安全考量,但老師卻被記了2次申誡,還有學務主任攔阻學生攻擊老師,卻被家長告上法院,雖然最後不起訴,但訴訟過程讓人心累。

因此,全教會呼籲教育部,全面盤點《注意事項》,給予學校資源並擴大教師管教權;另外也希望將校園安全檢查機制從《注意事項》移除,另訂《校園安全檢查注意事項》;還要儘快研修《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提升家庭教育職能、減輕學校壓力。

需增加外部協助力量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也到場響應說,她作為母親,也知道小孩在國高中青春期情緒難免會有失控,但老師面對這樣的失控,卻因為法規的關係導致管教窒礙難行。她認為如今政府將社會安全網與校園管教分得太開,民眾黨未來也會關注相關議題,並推動修法。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教育部因應割頸案組成工作小組 全教會批未解決更核心問題宣布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