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政策 學者:不能犧牲學科本質

2023-09-25 01:25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

近日雙語政策引起反彈,蔡英文總統昨表示,應透過公私協力,用AI(人工智慧)輔助語言教育,提升台灣學生語言能力;學者則認為,雙語教育不能急,應讓學校有夠多時間準備,且不能犧牲學科本質。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舉辦二AI教育年會論壇,昨是最後一天,蔡英文受邀出席「雙語教育與AI」場次致詞。蔡英文表示,這幾年積極推動母語教育、雙語政策,學習語言最怕缺乏使用機會,但科技為學習侷限帶來突破,政府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強化數位教育,透過數位學習,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Google Taiwan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從數據分析,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前一千萬個網站,中文資訊僅有百分之一點四,顯見雙語重要性。用AI學習雙語可進行個人化教育,但AI仍會犯錯,學習語言仍需與更多人互動。

峨眉國中校長陳姿俐長期服務於偏鄉,她表示,偏鄉很多客觀條件的確不如都市,但偏鄉學校是打造創新教育的發源地,唯有給孩子最新的教育內涵,才可提升競爭力。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說,儘管新加坡自一九六五年開始推動雙語教育,卻直到一九八七年才讓全國絕大多數學校雙語化,台灣學校情況比新加坡複雜,要花更多時間給學生做準備。他也說,每個學校脈絡情境不同,政策應允許雙語推動有不同模式,老師要清楚判斷孩子的英語能力,才能得到效果。

 

AI家教將更普及 台大副教授:教師應轉型為AI和學生糾錯

2023-09-23 13:51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AI家教將更普及 台大副教授:教師應轉型為AI和學生糾錯_A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今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30AI教育年會論壇」,邀請人工智慧專家學者座談。記者許維寧/攝影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今天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30AI教育年會論壇」,邀請人工智慧專家學者座談。台大資工系副教授陳縕儂表示,2030AI家教有望更普及,屆時教師應具備「分析學生」的分析能力、「評估學生」的評估能力,為AI和學生糾錯;台師大電機工程系副教授賴以威也指出,AI有機會成為能力強、知識傳遞快速的科任教師,而人類教師能花更多時間在陪伴學生、啟迪學生的好奇心。

均一教育平台負責人呂冠緯表示,根據可汗學院創辦人Salman Khan的觀點,2030AI家教有望更加普及且更聰明,不僅能回答問題、暗示學生,甚至還具備教學時的同理心。

但生成式AI可能取代教師嗎?陳縕儂表示,當前生成式AI問題在於資訊上時常有偏誤,或給出未得到證實的答案。教師應當轉型為監督者,監督AI與學生的互動、在互動中為AI糾錯,讓學生也具備辨識AI答案的思辨能力。

陳縕儂指出,過去是單向性的教育,老師講解學生接收,學生也不習慣質疑老師,但未來的學生必須挑戰、質疑資訊的正確性。

賴以威說,未來AI家教有望走向客製化趨勢,精準蒐集學生資料、給予學科診斷,甚至進一步提供配套作法。AI會是強而有力的科任教師,傳遞良好且高效率的知識。

賴以威形容,未來人類教師和AI家教合作,會形同科任教師和導師間協力,人類教師將有更多時間陪伴、啟迪好奇心,過去的老師都是滿足知識進度,未來的教師能做過去比較難做到、比較少時間做的事。

但學界也呼籲,台灣仍需要相關政策和資源才能發展AI教育。陳縕儂說,旗下實驗室也想打造屬於台灣的GPT環境和系統,讓社會開源使用,但發現教科書的資料、網路開源並不多,且要人工蒐集資料非常辛苦,加上台灣的內容創作者仍比較保守,多不願將內容提供給AI作為訓練使用。

陳縕儂和賴以威均表示,希望台灣成立AI相關專責單位,進行資料蒐集、技術研發創新,且組織單位應由民間主導才會較有彈性和效率,但由政府給予支持。

 

AI助攻雙語學習 學者提「急不得」且要回歸學科本質

2023-09-24 12:16 聯合報/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AI家教將更普及 台大副教授:教師應轉型為AI和學生糾錯_A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今天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30 AI教育年會論壇」,邀請雙語教育專家學者座談。記者趙宥寧/攝影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今天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30 AI教育年會論壇」,邀請雙語教育專家學者座談。Google Taiwan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從數據分析,學生是ChatGPT 重要使用族群,1824歲者族群有30%,對話式模式有助於學生學習,但暑假期間使用率卻明顯下滑。與會學者也認為,雙語學習有助於增進學生信心,也能理解另一個文化,擴大學生視野,但推動過程「急不得」。

簡立峰指出,ChatGPTAI助教,對話式學習有助於學生使用。尤其在網路世界中,中文資訊量少,全世界最受歡迎的1000萬個網站,中文資訊量僅1.4%,來自繁體中文影響力是少之又少。

簡立峰說,用AI推動雙語教育可以借力使力,不僅英文內容最豐富,語言模型也主要是優化英文,但也提醒,AI需要靠訓練才能被正確使用。但他也觀察,從今年5月開始使用率卻大幅下滑,推估使用率高,是因學生用來做作業,暑假到了才讓使用率下滑。

成功大學前校長蘇慧貞分享,大學必須討論當學生畢業後,在社會如何立足,因此20多年前成大即要求學生在完成論文前,必須通過外語檢定。她說,這讓學生在未來選項有更多可能,一起準備未來的能力。

蘇慧貞說,與其把雙語看成單獨名詞辯論、價值上的驗證,應該回歸教育本體,若讓學生具備移動能力是增加競爭力,語言即是其中一項能力,透過雙語學習,希望有一個更有信心的工具及方法,理解另一個文化,擴大學生視野。

峨眉國中校長陳姿俐長期服務於偏鄉學校,她表示,偏鄉很多客觀條件的確不如都市,但這並非限制而是機會,偏鄉學校是打造創新教育基地的發源地,唯有給孩子最新的教育內涵,才可能提升競爭力,而非用都會區傳統方式來教育。

陳姿俐大學就讀英語系,她自認英語能力沒有特別好,卻因英語系背景,讓她接受不同文化衝擊。營造環境讓孩子不排斥英文、喜歡英文,期待有一天孩子可以站上國際舞台,用英文介紹家鄉文化。

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劉安婷也說,本土優勢在於如何與國際語言做結合,而非互相妥協,孩子不會因此看低自己文化。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則以新加坡經驗指出,雙語推動需要時間,儘管新加坡自1965年提出,卻直到1987年才讓全國絕大多數學校雙語化。台灣學校情況比新加坡複雜,要花更多時間給學生做準備,雙語推動不能急。

林子斌也說,每個學校脈絡不同情境不同,政策應允許雙語推動有不同模式,不是一套下來,就要全部學校做同一件事,師資也不可能永遠等準備好才來執行,必須在政策推動過程中滾動修正,「現在就在這個過程」。

林子斌說,台灣雙語政策自2018年推動至今僅五年,卻有很多人誤解雙語教育本質。語言是溝通工具,不是讓所有學科在教英文科,若推動雙語是要教學生背單字,「這是本末倒置」,甚至讓學生更早討厭英文。一定要打破迷思,且要回歸學科本質,雙語是在不犧牲學科品質下的「加分」。

 

 

AI教育浪潮 葉丙成籲政府做莊

2023-09-24 03:49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周妤靜劉十賢/台北報導

AI家教將更普及 台大副教授:教師應轉型為AI和學生糾錯_A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030AI教育年會論壇」,昨天邀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會論壇,侯友宜先參觀教育體驗展覽,了解藉由AI人工智慧協助下一代的孩子面對未來的世界。記者許正宏/攝影

由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舉辦的二AI教育年會論壇,昨進入第二天,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等人均出席。對於AI教育,侯友宜表示,政府應一肩扛起教育平權、數位平權的責任,跟NGO、非營利組織合作,帶動國家發展;柯文哲則認為,政府應投資AI和高等教育,讓每個學生都更厲害、發揮更大效用。

均一教育平台負責人呂冠緯表示,根據可汗學院創辦人Salman Khan的觀點,二年AI家教有望更加普及且聰明,不僅能回答問題,甚至具備同理心。

台大資工系副教授陳縕儂表示,AI家教有望更普及,屆時教師應具備分析、評估學生的能力,為AI和學生糾錯;台師大電機工程系副教授賴以威也指出,AI有望成為能力強、知識傳遞快速的科任教師。

學界也呼籲,台灣仍需要政策和資源才能發展AI教育。陳縕儂和賴以威均呼籲,台灣應成立AI相關專責單位,組織單位由民間主導較有彈性和效率,政府給予支持。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指出,教育界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非常慢,政府應「做莊」扛責,否則敢做、能做的老師才做,會造成科技落差與不平等。

侯友宜表示,民間的做法、蒐集的資訊絕對不會輸給政府,應思考和非營利組織並肩合作、共享資源。政府應帶頭承擔教育,政府做不到的事則可以讓民間做,結合產業資源,讓平台更大、力量更大,讓優質教育團體也有帶動國家發展的機會。

柯文哲則認為,台灣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太少,竟不到GDP的百分之零點五,導致產業附加價值低、年輕人「低薪」。國家經濟發展應投資AI和高等教育。他也提到,轉型雙語國家需要時間、師資,成功關鍵在於AI的進展,相信AI可以「打破城鄉差距,讓空間距離縮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