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老師仍不足 教部:持續關注
2024-11-13 01:27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報導教育部
我國在「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雖名列前茅,但在「運算思維」項目上,仍有近半學生在四個等級中低於三級,在「電腦與資訊素養」則有百分之卅六學生低於二級。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指出,目前學校專任資訊老師仍不足;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會持續關心是否能在整體教學資源方面提供協助。
我國共有一六○所學校、五一一二名八年級生,及二二三三名八年級教師參與該項調查。根據國際評比,台灣學生運算思維在三級以下者有百分之四十八,電腦與資訊素養在二級以下者有百分之卅六,是否代表這些學生「掉隊」?
顏慶祥表示,關鍵並不是設備的不足,而是教師的因素。目前學校專任的資訊科技老師依然不足,就連代理教師都不夠,國教署也很清楚,因此將會持續往這方面努力。
根據教育部一一一年度師資培育統計年報,中等學校教師具科技領域專長者,計有約七千八百名。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祕書長謝金城表示,資訊老師已經缺很久了,雖然還是會有人報考資訊教甄,但數量非常少,相對之下就沒辦法聘到較好的老師。
彭富源說,會持續關心整體教學資源方面是否還能提供協助,近年教育部在偏鄉已投注很多平板載具,盼能提升國家競爭力,照顧好每個孩子。
台運算思維教育 全球第1
2024-11-13 01:27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報導網路霸凌
教育部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記者李芯/攝影
台灣首度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二○二三」,在「運算思維」項目中排名全球第一,「電腦與資訊素養」上拿下全球第四名。教育部表示,上述兩者項目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均低於國際平均,可見台灣的資訊教育有較佳的社會公平性。
教育部昨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二○二三」(簡稱ICILS 2023)國際評比結果,這項研究每五年評比一次,對象是各國八年級學生,藉此了解教學現場實際情形,及現行課程教學運作的結果。
台師大學習資訊專業學院研究講座教授蔡孟蓉說明,ICILS共有卅四個國家、五千多所學校參加,調查分為兩大項目,其中具有「運算思維」則是能解析問題,並擬定由電腦執行的解題方案,我國學生在廿四國中排名第一,台灣學生的成績達三級以上者共百分之五十二,優於國際平均的百分之廿九。
「電腦與資訊素養」則是能存取、評估、有效使用數位資訊的能力,我國排名在卅四個國家中位居第四,前三名為南韓、捷克及丹麥。蔡孟蓉說,台灣學生學習「安全且負責任使用資通訊技術」達中等程度以上的比例,顯著高於國際平均,反映資訊科技課綱中如社交媒體、網路霸凌等的落實。
另外,各國女學生的電腦與資訊素養成就顯著高於男學生,蔡孟蓉指出,台灣與各國趨勢相同,女學生表現顯著高於男學生。
本次調查涵蓋各國對生成式AI工具應用的看法,蔡孟蓉說,台灣校長更能察覺AI對學習與教學的影響,既認同AI在學習與教學上的積極價值,也意識到其負面衝擊。
我國資訊教育國際評比名列前茅 學校仍缺資訊老師
2024-11-12 19:00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教育部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記者李芯/攝影
我國在「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中名列前茅,但在「運算思維」項目上,仍有近半學生在4個等級中低於3級,在「電腦與資訊素養」則有36%學生低於2級。對此,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表示,目前學校專任資訊老師仍不足,應往這個方向持續努力;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也表示,會持續關心是否能在整體教學資源方面提供協助。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簡稱ICILS 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這項研究每5年進行國際評比,對象是各國8年級學生。台師大學習資訊專業學院研究講座教授蔡孟蓉說明,調查分為兩大項目,「電腦與資訊素養」是能存取、評估、有效使用數位資訊的能力,具有「運算思維」則是能解析問題,並擬定由電腦執行的解題方案。
我國學生的「運算思維」在24個國家中排名第一,台灣學生的成績達3級以上者共52%,優於國際平均;「電腦與資訊素養」則是在34個國家中位居第4,台灣有64%學生的等級達到第2級以上,能夠完成基本的資訊處理任務。在城鄉差距方面,兩者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均低於國際平均,專家認為,可見台灣的資訊教育有較佳的社會公平性。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台灣學生運算思維在3級以下者有48%、電腦與資訊素養在2級以下者有36%,是否代表這些學生「掉隊」?顏慶祥表示,關鍵並不是設備的不足,而是教師的因素。目前學校專任的資訊科技老師依然不足,就連代理教師都不夠,國教署也很清楚,因此將會持續往這方面努力。
彭富源感謝教師們用心指導學生,也會持續關心在整體教學資源方面,是否還能提供協助。近年教育部在偏鄉已經投注了非常多平板載具,且大學生、各縣市輔導團紛紛進入偏鄉,盼能提升國家競爭力,照顧好每個孩子。
台灣首度參加資訊教育國際評比 「運算思維」奪第一
2024-11-12 18:32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108課綱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記者李芯/攝影
台灣首度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就在「運算思維」的項目中排名第一,教育部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評比結果,提到除了運算思維外,我國在「電腦與資訊素養」上也拿下第4名,兩者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均低於國際平均,可見台灣的資訊教育有較佳的社會公平性。
教育部今日公布我國學生參加「國際電腦與資訊素養研究2023」(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簡稱ICILS 2023)的國際評比結果。國教署長彭富源指出,這項研究每5年針對運算思維、電腦與資訊素養兩大項進行國際評比,對象是各國8年級學生。評比結果能夠了解教學現場實際情形,以及現行課程教學運作的結果,也能進而了解是否有能持續努力的地方。
台師大學習資訊專業學院研究講座教授蔡孟蓉說明,ICILS是5年計畫,共有34國家、5000多所學校參加,13萬多名學生、6萬多名教師參與。調查分為兩大項目,「電腦與資訊素養」是能存取、評估、有效使用數位資訊的能力,具有「運算思維」則是能解析問題,並擬定由電腦執行的解題方案。
運算思維的部分,我國學生在24個國家中排名第一,成績共分為4級,蔡孟蓉指出,台灣學生的成績達3級以上者共52%,優於國際平均的29%,且男女學生的成就無顯著差異,與芬蘭、挪威、韓國等國家差不多。另外,運算思維成就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則是低於國際平均,顯示台灣的運算思維教育有較佳的社會公平性。
電腦與資訊素養方面,我國排名在34個國家中位居第4,前3名為韓國、捷克及丹麥。蔡孟蓉特別提到,台灣學生學習「安全且負責任使用資通訊技術」達中等程度以上的比例,如社交媒體、網路霸凌等等,顯著高於國際平均,反映資訊科技課綱中資訊倫理議題的落實。
另外,蔡孟蓉指出,各國女學生的電腦與資訊素養成就顯著高於男學生,台灣與各國趨勢相同,女學生表現顯著高於男學生。而台灣學生的電腦與資訊素養成就與家庭社經背景的關聯性,也是顯著低於國際平均。
本次調查涵蓋各國對生成式AI工具應用的看法,蔡孟蓉指出,台灣校長相較於其他國家,更能察覺AI對學習與教學的影響,既認同AI在學習與教學上的積極價值,也會意識到其負面衝擊。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認為,108課綱看見國際整體在運算思維上的趨勢,所以列入課綱核心,再加上國教資訊科技的輔導團等等協助,讓台灣本次評比有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