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師資養成/超人老師 從教室教到學生家裡
2023-09-24 03:37 聯合報/ 記者劉十賢、梁玉芳/專題報導
偏鄉教學也與都市不同,偏鄉人少,老師必須有能力進行混齡、差異化教學。 記者蔡宗儒/攝影
「我是來教書,不是來做服務業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偏鄉教師忍不住感嘆,她在師培體系中所受的訓練、對職涯的期待都是「純教書」;但她到了偏鄉任教,還得身兼社工師、心理師。學生的教育早就不是教室裡可以解決的。偏鄉教師得像超人才行。
家庭訪問 帶全家大掃除
「聞到學生身上有尿騷味,老師就教她洗澡、洗衣服,」屏東縣車城國小校長王怡萱說,偏鄉孩子的問題,有時是家庭問題。所以,老師到學生家裡,帶著他們全家大掃除,「弄了整整三天」。王怡萱感嘆,家裡過得不好,「幾個孩子總是蓬頭垢面,老師天天幫孩子準備換洗衣物」,教他們建立衛生習慣。
學生長大上軍校,傳照片給學校老師,穿的是上衣純白、皮鞋晶亮,王怡萱說:「我們帶大的孩子變這麼乾淨體面,我都快哭了。」
但不是每個偏鄉老師都有「從教室教到浴室」的心理準備。
「有老師到學生家,嫌髒嫌臭。看不起孩子,也沒能力處理,很快就離開。」王怡萱說。
疫情期間偏鄉老師更忙。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回憶,有些孩子家裡沒大人跑出去遊蕩,「老師要到街上把學生一個一個撿回來」,將學生安置在電腦教室,校長親自出馬看著;有些孩子原本一天兩餐都靠學校營養午餐,老師擔心停課後學生餓肚子,當起外送員,開車送便當,順便收作業。
除教小孩 還要教育家長
「在偏鄉教書,你要假設一半的孩子是沒有家長盯的。」致力數位教育的均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觀察。台東大學教育系教授何俊青多次撰文指出,相較於市區學校,偏鄉學校必須為弱勢家庭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不只教育孩童,還要教育家長。」偏鄉教師的專業,不能只在「教室準備好」,還必須「學校與社區準備好」。
偏教條例修法建議 製表/周妤靜、趙宥寧、馮靖惠
「偏鄉孩子需要教師的陪伴,更甚於課業的學習,必須常常關心孩子是否有晚餐可以吃?繳不繳得起畢業旅行的費用?有一位偏鄉教師告訴我,他第一次家訪是流著眼淚走出學生家門的,家裡沒有書桌也沒有床,學生必須趴在地上寫功課!」何俊青感嘆。
偏鄉教學能力也與都市不同。國家教育研究院測評中心主任蔡明學說,偏鄉人少,老師必須有能力進行混齡、差異化教學。資深教師蘇淑菁說,偏鄉老師還得依照孩子的生活經驗重新設計教材,「課本上的銀行、捷運、高鐵,學生都沒見過」,該怎麼教?
但是這些都是傳統師培課程少強調的能力。一位教育專家說:「師培機構都預想學生會到大城市任教,教的都是分組合作學習等概念。到了偏遠現場,全校、甚至全班人數都是個位數,能分什麼組?」
偏鄉超人教師的養成,當今師培體系給的養分遠遠不夠。
偏鄉教育 應列老師專長
呂冠緯說,師培系統區分老師專長的方式是「教學科目」而非「任教場域」,但他認為應針對偏鄉建立培訓機制,免得老師在現場受挫,影響教育品質。
教育學者也建議由師培大學開設「偏鄉師資學程」,培育偏鄉所需的混齡、社工與輔導等技能;上完學程的師資,可在教師證上註明具有「偏鄉教育」專長,享更優渥的薪資福利。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則對偏鄉教育學程不表贊同,他說教學重點在於課程設計,師培大學開設課程即可,否則各類學程開也開不完。
不過,偏鄉老師被賦予超人任務,現有體制與法令就必須成為偏鄉老師的神奇披風,才能讓他們帶著學生高飛、迎向未來的挑戰。
偏鄉師資養成/什麼都辦 偏校像教育超商
2023-09-24 03:37 聯合報/ 記者劉十賢/專題報導
雲林縣文光國小過港分校因學生人數銳減,撥出部分校地給縣府成立早療中心。記者黃仲裕/攝影
文光國小過港分校主任王保勝:過港分校是一般學校,申請特教生輔具、補助都受限,也無法聘特教老師;但轉型成特教學校,家長恐怕就不送學生來了。
正午放學鐘響,雲林縣文光國小過港分校的學生在餐廳用餐,同時等家長接回。八歲男孩無法聚焦的雙眼斜瞟著遠方,在老師協助下進食。男孩母親推開餐廳門,寒暄後接過飯碗餵食,男孩猛烈咳了起來。
十七年前,過港國小將部分校地撥給縣府成立學齡前特殊孩子的早療中心。孩子該上小學了,家長擔心念特教學校被貼標籤,「直升」過港成首選。過港從此變成「準」特教學校,上學年度全校共九位學生,就有八位特教生。
文光國小過港分校主任王保勝。記者劉十賢/攝影
過港分校名義上還是一般學校,分校主任王保勝說,申請特教生輔具、補助都受限,也無法聘請特教專長老師;但是真轉型成特教學校,一般家長恐怕就不送學生來了。
除了早療中心,過港分校二樓,「新住民學習中心」招牌十分顯眼,這是學校承辦的另一項地方政府計畫:擬定新住民文化課程、培育新住民語言師資。這些業務同樣落到老師身上。
過港分校像是許多偏鄉小校縮影:偏校角色不只是所學校,更像是「教育超商」,什麼都有、什麼都辦;卻苦於沒有懂特教和教學外專業的人才,偏鄉老師不得不變身成「萬能小七店員」。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王慧蘭說,偏鄉學校的特色就是「校外都是空的」,地方需要的,全搬進校園來──學校變成政府的資源窗口,社福、醫療等業務都堆進學校。「既然和都市學校功能不同,怎麼人員的考量是一樣的?」她認為,偏鄉學校最需要鬆綁的法規,就是「人力聘用彈性」。
根據聯合報、願景工程「偏鄉教改大調查」,在開放式問題「如果可以許願」答案中,多數偏鄉老師希望有人協助行政和輔導。一位教師寫著:「家長考量孩子特殊需求,希望送到小校得到更好照顧,但偏校編制內根本沒特教、輔導人力。」
偏鄉老師顧腦顧心顧三餐,現在還有雙語教育、生生用平板、一〇八課綱在地特色課程、本土語必修……,全要寥寥無幾的老師一肩扛。監察委員葉大華調查指出,「偏鄉學校連一個英文老師都找不到,怎麼配合雙語政策、各科都融入英語教學?」
這些事,何不開放讓專業人才來幫忙?
王慧蘭說,偏鄉條例設置的「專聘教師」等徵才管道,全限於「師培體系出身、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但學校需要的並不只是那張證,而是多元人才,回應「學校在社福、地方創生、科技數位等面向的人力需求」。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說,偏鄉條例寫明,可依學生需要提高教師員額,人事費用由中央補助;但實情是:法律規定教師一周至少要上廿節左右的課,但學生變少,很難達到授課時數,偏校無法開教師缺,其他專業人才又被擋在校門外。
「校長都很喜歡教育替代役,因為他是『沒有被歸類的人力』,可以教英文、教電腦、幫忙行政雜事。」均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說,偏鄉學校需要的就是這種好用的彈性人手。
吳明柱呼籲法規開放「教育彈性人力」,由學校定義工作內容、找合適人才,不限於老師。「期待更多社會資源進入,讓偏鄉小學教育更多元。」一位老師在民調中寫著,「這樣在未來,孩子才有足夠資本選擇想要的人生。」
偏鄉師資養成/多線教學 數位工具幫大忙
2023-09-24 03:37 聯合報/ 記者周妤靜/專題報導
林政琦(右)在大同國小樂水分校示範差異化教學,班上部分學生操作教具,部分學生觀看教學影片。記者蔡宗儒/攝影
大同國小松羅分校老師林政琦:數位融入後,老師不再是象牙塔裡的王者,「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想正在實踐。
三、四個學生圍著手拿蛋糕教具的老師林政琦,他正透過切蛋糕演繹「分數」的概念。教室還有兩組學生,一組眉頭深鎖地進行線上解題,另一組人手一台平板電腦觀看學習影片。
大同國小松羅分校老師林政琦。記者蔡宗儒/攝影
這是宜蘭縣大同國小松羅分校的數學課場景,中、高年級生同在一班,每個人各有學習任務。只有一個老師的課堂,為何可分多條戰線前進?
數位工具幫了大忙。林政琦指出,疫情過後,不僅生生有平板,均一、HiTeach等教學工具的性能也大升級,他不必盯著學生在紙上運算,學生的解題步驟、時間,後台一目了然。
老師省下各別盯的心力,就能出現「一堂課、三個學習群組」的場景。
不過,擁抱數位學習的老師仍是少數。根據均一教育平台的使用數據,前年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均一平台的使用人數飆到五十萬人,但降級之後,使用人數又只剩十萬人。均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說,許多老師急就章,「體會不到數位教學的好處」;疫情過了,又退回「寫板書、單向授課」的時代。
偏鄉小校推展數位教學的效益很高。呂冠緯表示,因學生少,老師能依學生程度安排不同的線上學習內容。
數位工具翻轉老師角色,林政琦說,沒人知道AI可以這麼成熟,未來多的是老師沒辦法解答的事。「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如何維持學習熱情,犯錯時如何用另一個方法克服」。
松羅分校將三到六年級的學生依「學習程度」拆成不同組別上課,高年級學生有機會補修中年級課程。分組後,學生不必在課堂上「裝懂」,當他們完成組內的學習目標、成功破關時,就可以到另一個組別上課,學習更深的內容。
教書十年,他終於悟透孩子的學習動機從哪來,「最好的方法是讓他覺得自己學得會」。分組上課五年來,學習扶助測驗的進步率大幅提升,從兩成八提高到八成五。
林政琦從教學網後台知道學生究竟卡在哪,才發現以前只要孩子拚命地聽、拚命地抄。學習落後的學生更是無聲,彷彿安安靜靜就不會出事。
難怪十年前,即使他把學生留到晚上八點,講到燒聲,也不見效。如今,他把學生解題的過程投影到大螢幕上,師生一起面對,營造「不怕錯」的學習環境。「你會發現孩子的聲音,愈來愈多」。林政琦說,數位融入後,老師不再是象牙塔裡的王者,「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想正在實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