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

2024-09-24 12:10 攝影中心/ 記者林伯東/台北即時報導108課綱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由高等教育司司長廖高賢主持。記者林伯東/攝影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分別由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分享計畫調查成果。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大學辦理「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計畫主持人林國明表示,該計畫於113年採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針對全國78所高中逾2800名高三普通科學生、逾1200名曾任教於108課綱學生班級的教師,進行代表性樣本的問卷調查。有五成的學生表示積極地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八成的學生認為自己勾選給申請校系的課程學習成果能夠契合該系重視的能力特質和學科知識。研究分析顯示,城鄉差異以及父母的階級職業,並不會影響學生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積極程度和滿意程度。

另外八成教師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協助學生探索志向,因應108課綱會在課程中融入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九成學生認為自己從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中學到至少一項素養能力,弱勢背景學生自認從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中學到比較多的能力,也更傾向認為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可以幫助探索志向、培養素養和瞭解學科知識。教育部期盼讓社會各界暸解108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實施以來,高中現場狀況及意見,以及大學申請入學書面審查委員對於招生審查資料的看法與重視面向,將作為政策調整與實證研究的重要依據,進而精進大學考招制度及招生專業化之推動。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由高等教育司司長廖高賢(中)主持,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左二)、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右二)分享計畫調查成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分別由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圖)、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分享計畫調查成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學習歷程檔案增加工作量 教團:學檔好壞非教師責任

2024-09-24 17:59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教育部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由高等教育司司長廖高賢(中)主持,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左二)、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右二)分享計畫調查成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是出自學生在上課時產出的作品,教育部「作伙學」團隊研究發現,有六成教師認為,教學負擔重,沒心力安排可以製作成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對此,高中端表示,考量孩子的升學需求,老師多半會在課程學習成果上協助學生,但也加重工作內容;教團則呼籲,「不要把學習歷程檔案好與壞的責任,變成任課老師責任」。

教育部今天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分享記者會。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指出,有70%教師反映,缺乏時間安排可以製作成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也有61%教師認為,教學負擔已經過重,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談到學習歷程檔案,全中教會務顧問高孟琳質疑,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只有頂大和部分學校會看學習歷程檔案,尤其許多私立大學是只要學生願意就會收,一直強調課程學習成果,只是加重學生、老師的負擔。

此外,他也指出,在高中端,如果高中生真的在特定領域中有才能、並能展現出具體成果,可以走特殊選才管道升大學,要一般學生從平常的課程、多元選修、自主學習中產出特殊、豐碩的具體成果,是比較困難的。

僑泰高中校長温順德表示,畢竟學習歷程檔案是學生申請入學的重要參酌項目,考量孩子的升學需求,老師多半會規劃協助學生,最後的課程學習成果還要由老師審核,尤其在強調績效的私校,這樣的狀況會更明顯。因此,他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推動以後,不僅孩子更辛苦,老師也有更多工作要做。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則說,對老師而言,課程學習成果應只是要認證內容確實是課程所產出,並沒有一定要為了學習歷程檔案而去開發課程內容。他擔心在教學現場,老師會「做過頭」,因此強調「不要把學習歷程檔案好與壞的責任,變成任課老師責任」,因為重點本來就是學生有產出,且能證明高中在校的學習。

 

 

學習歷程檔案調查 教部:7成高中師不確定大學是否重視

2024-09-24 12:09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大學教授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分別由台大教授林國明(圖)、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分享計畫調查成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教育部今天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分享記者會。高中升大學學習歷程檔案內容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等4項。針對課程課程學習成果一項,調查指出,高中端69%教師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再者,也有61%教師認為,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表示,本次問卷調查針對社會較為關注的面向,包括製作課程學習成果與補習的關聯、高中教師對課程學習成果的看法等。

林國明表示,調查發現有50%學生表示積極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也有高達63%的教師認為有積極產出、上傳課程學習成果一項,57%學生滿意自己上傳中央資料庫的成果。

又近年社會關心,若學生家庭社經地位恐影響學生書面審查內容,進而擴大升學不平等。林國明也指出,本次調查也發現,城鄉差距、父母職業不影響學生製作課程學習成果的積極程,父母若為研究所畢業者,相較持專科、大學學歷的父母,子女在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上確實較積極,但和父母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者相比,沒有顯著差異。而公立社區型高中,相較公立明星高中學生,願意更積極製作課程學習成果。

另,近年外界也關心,製作課程學習成果是否會增加學生壓力。林國明指出,78%學生認為準備考試的時間多於製作課程學習成果,73%的教師則認同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對升學有助益,更有90%的教師認為課程學習成果不必每科都做。

但對於課程學習成果一項的困難處,林國明也說,69%的教師反映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也有70%教師反映,課程內容已經教不完,較缺乏時間安排可以製作成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也有61%教師認為,教學負擔已經過重,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確實是未來政策端可研議給予協助。

林國明說,調查結果顯示對教師的協助非常重要,若教師可積極參與校內外教學社群,就有望積極協助學生製作學習歷程,從中也能得到他人的經驗分享,因此鼓勵教師參與社群;再者,課程學習成果則不必每一科都做,學生自然可以減輕壓力。

中山大學教育所教授施慶麟則說明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他表示,自111學年起申請入學校系書審占比逐年提高,113學年多數校系書審占比多在30%39%間。

施慶麟也指出,111113學年書審教師審查件數中位數分別為604546件,也以此進一步估算書審教師審查單件的時間,中位數則分別為131514分鐘。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上午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由高等教育司司長廖高賢(中)主持,台灣大學教授林國明(左二)、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右二)分享計畫調查成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調查:不到1%高中生 為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補習

2024-09-24 12:01 中央社/ 台北24日電108課綱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情境示意圖,與新聞當事者無關。圖/Ingimage

108課綱在高中職推動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升大專的備審資料參考,常引發補習疑慮。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調查卻顯示,只有不到1%高中生,有為製作學檔補習。

林國明今天在教育部發表民國113年度全國高中學生與教師問卷調查成果報告,這項調查於112學年度針對全國高中3年級學生抽樣,共完成2825份學生問卷,完訪率為76.39%;教師問卷完成1228份,完訪率78.32%

林國明指出,大多數教師因應108課綱實施,有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朝向素養導向教學,也積極協助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學檔)。

外界常批評學檔加重了學生的補習負擔,不過林國明調查發現,只有不到1%的學生在高中3年中,曾為了製作學檔而補習或請家教;超過7成學生認為補習對製作學檔沒有實質幫助,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和校內資源就能完成。

林國明透過回歸統計分析也發現,就讀公立社區高中和私立高中的學生,比公立明星高中的學生更積極製作學檔;偏鄉地區學生對作品的滿意度,高於都會地區。研究分析顯示,社會所認知的優勢背景學生,製作學檔的積極程度和滿意程度,沒有高於弱勢背景學生。

很多人反映學生製作學檔壓力很大,林國明說,多數學生還是把大部分時間放在課業學習上,如果教育界可以多宣導「不用每一科都做」,學生只要選擇有興趣的科目製作就好,就能降低過多的壓力與負擔。

 

 

教團:學檔好壞 非教師責任

2024-09-25 01:30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報導教育部

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是出自學生在上課時產出的作品,教育部「作伙學」團隊研究發現,逾六成教師認為,教學負擔重,沒心力安排可以製作成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高中端就表示,考量孩子的升學需求,老師多半會在課程學習成果上協助學生,但也加重工作內容;教團則呼籲,「不要把學習歷程檔案好與壞的責任,變成任課老師責任」。

教育部「作伙學」團隊研究,有七成教師反映,缺乏時間安排可以製作成課程學習成果的內容;也有百分之六十一的教師認為,教學負擔已經過重,無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

全中教會務顧問高孟琳指出,如果高中生真的在特定領域中有才能、並能展現出具體成果,可以走特殊選才管道升大學,要一般學生從平常的課程、多元選修、自主學習中產出特殊的具體成果較困難。

僑泰高中校長温順德表示,學習歷程檔案畢竟是學生申請入學的重要參酌項目,考量孩子升學需求,老師多半會規畫協助學生,最後的課程學習成果還要由老師審核,尤其在強調績效的私校,此狀況更明顯。他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推動以後,不僅孩子更辛苦,也增加老師的工作量。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則說,對老師而言,課程學習成果應只是要認證內容確實是課程所產出,並沒有一定要為了學習歷程檔案而去開發課程內容。他擔心在教學現場,老師會「做過頭」,「不要把學習歷程檔案好與壞的責任,變成任課老師責任」,因為重點本來就是學生有產出,且能證明高中在校的學習。

 

 

大學重視學檔? 近7成高中師存疑

2024-09-25 01:30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教育部

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調查結果:製作學習成果幫助探索志向_學

教育部昨舉辦學習歷程檔案相關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大教授林國明分享調查結果,發現近七成教師反映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課程學習成果。記者林伯東/攝影

高中升大學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四項,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教育部調查顯示近七成高中教師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六成教師認為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是他們面臨的挑戰。

針對外界質疑學習歷程已成為拚比學生家世背景的軍備競賽,教育部委託學者調查高中教學端的意見,昨天公布結果。

教育部昨舉辦「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記者會,計畫主持人、台大教授林國明說,此計畫於今年採分層隨機抽樣,針對全國七十八所高中,逾二千八百名高三生,及逾一千二百名曾任教一八課綱班級教師,進行樣本問卷調查,廣泛蒐集高中教學現場意見。

林國明表示,調查發現五成學生表示積極製作課程學習成果,高達六成三教師認為學生有積極產出、上傳課程學習成果一項,更有五成七學生滿意上傳成果。

但近年社會關心,學生原生家庭的社經背景,恐影響書面審查內容,擴大升學不平等。林國明指出,調查發現,父母若為研究所畢業者,相較持專科、大學學歷的父母,子女在製作課程學習成果上確實較積極;公立社區型高中相較公立明星高中學生,則更積極製作課程學習成果。

對於課程學習成果的難處,林國明表示,有七成教師反映,課程內容已教不完,缺乏時間安排製作成課程學習成果;六成九教師反映不確定大學教授是否重視;六成一教師認為,教學負擔已過重,沒有心思設計適合產出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未來政策端可研議給予協助。

另約有百分之五的學生坦言教師不願協助製作課程學習成果,林國明表示,學生除每學期上傳學檔資料外,也可以在高三下學期提供PDF備審資料參與申請入學,多少降低用系統製作學檔的意願。

調查顯示教師若願提供協助則學生愈積極製作、評價也愈趨正面,而據統計,積極參與社群學習的教師,也會較積極協助學生。林國明直言,教師的協助非常重要,政策上可多鼓勵教師參與社群學習。

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表示,確實有發現教師完全不協助學生,教育部願找出箇中原因、提出誘因,提升教師的協助意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oufat 的頭像
    chioufat

    chioufat的部落格

    chiouf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