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108課綱之害 教改30年惡夢未醒(游毓蘭)
20:382024/10/30
言論
游毓蘭
108課綱實施後,補習班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招收小學生的補習班甚至成為大宗,「宣告進入大補習時代」。圖為台北市許多學生在放學後前往知名「補習一條街」的南陽街周遭。(杜宜諳攝)
民國83年開始的教改,到今年剛好30年。這30年來,台灣的高教經歷了鬆綁,大學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從83年全國不過58所大學校院,迅速增加到民國100年的148所,加上15所專科,共有163所大專校院。鬆綁後,人人有大學讀,究竟是福還是禍,對於台灣的人力素質、競爭力,又有多少提升?大家都心知肚明。
教改的夢,30年後逐漸驚醒。光光今年,從年初開始,就已經有7所私立大學退場。
教改的惡夢,還有番外篇。
民103年,因應12年國民義務教育上路,教育部制定了課程綱要(簡稱課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兼顧個別特殊需求、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關懷弱勢群體,以開展生命主體為起點,透過適性教育,協助學生學習與成長。
在108課綱將課程主軸改為「核心素養」,強調許多科目都必須以自主行動、溝通互動以及社會參與3大面向提升核心素養。大量減少必修時數,增加選修、自主與彈性,方便學生適性學習,以國文為例,108課綱較舊課綱減少15篇推薦選文、30篇核心選文,文言文比例也大幅下降,而歷史地理更是嚴重,屬於自己國家的歷史地理所占篇幅,根本不足!
這個原本立意良善的變革,卻因為無視教育現場的執行困難、城鄉資源差異,與升學主義的作祟,未見其利,先蒙其害,根本無法做到適性揚才,自主學習成為失效的學習。
在108課綱上路之後,短短幾年內,居然文理補習班增加966家,足見課綱之弊嚴重,不僅老師們擔憂,學生們也深以為苦。因為裁減過後的教材內容,不只讀不到禮義廉恥、也不知自己國家的歷史,更不知自己從何而來。
過去我們都讀陳之藩寫的《失根的蘭花》,陳之藩在文中引述宋朝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台灣年輕人在新課綱強行斬斷自己的中華文化根基,從優美的蘭花變成無根的浮萍,飄泊於世,無法安身立命。這才是下一代最大的危機!
這些問題,「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本來預備以海外僑胞捐款,在台北市捷運車廂與三條路線公車上,刊登車體及燈箱廣告,呼籲民間自救,廢除108課綱,日前卻傳出因為太敏感被拒絕刊登。
在洽詢後了解,台北市的捷運、公車廣告都是外包,不同路線有不同的合作承攬廣告商。新三自協會找錯廣告商,才會沒有下文,只要內容符合法規,都是屬於言論自由,自不會拒絕刊登!
刊登廣告都要找對廣告商才能夠刊登,更何況攸關教育大業的108課綱呢?已經知道有錯,還不修正,到底要將國家帶往何處?
(作者為中華民國警察及眷屬關懷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