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2C同班 國立高中學生落差拉大
2024-11-12 03:06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少子化
教師和教育團體指出,過去高中學生樣態齊一,但少子化後未減招,相較過往學生雖更容易考入國立高中,但也形成班級內學生程度落差甚大的狀況,一班有5A,但也可能有2至3C的學生,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名東部地區高中教師表示,學校於人口紅利時期很競爭,但是近年學生數減少又未落實減招,招生名額供過於求,學生容易入學,於是一班內,可能有會考5科拿A的學生,也有拿了2個C的學生,「有的人認為講得太簡單,有的人聽不懂,課實在很難上。」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則說,想追求學科優異的學生也會「用腳投票」,以屏東縣為例,不少學生改通勤至人數更多、競爭強度更高的高雄市就學,屏東近年甚至必須開始設防,防止學生於國中階段就流失到高雄市,若年輕人消失,地方的未來又在哪裡?
立法委員鍾佳濱則指出,部分教師歷來習慣整齊劃一的學生,「PR值90的學生,就用PR90的方式來教。」但都未跳脫拔尖思維。
鍾佳濱認為,校內每個班級可有不同樣態的學生,但如數學、英文等學科則能嘗試依能力跑班,學生各有各的專長,「我可能英文上高階班,數學在中階。」混合編班但分科教學美國已實施多年,且國立學校較不缺資源,少子化下反而有機會達成精緻、客製化教學。
少子化延燒 18國立高中職減招
2024-11-12 03:05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近期數間國立高中職聯合向教育部提出一一四學年減招,教育部證實,本學年有十八校提出調降班級人數,近期已依少子化調整班級數原則核減一至二人。新聞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少子化衝擊,近期數間國立高中職聯合向教育部提出一一四學年減招,教育部證實,本學年有十八校提出調降班級人數,近期已依少子化調整班級人數原則核減一至二人。
本報記者了解,因人口外流且嚴重少子化,花蓮縣數間高中職均向教育部提減招,除花蓮高中、女中仍是滿招學校,國立技職體系已無法招滿,導致花蓮高工、高農本學年註冊率跌至五成多,更偏遠的光復商工、玉里高中註冊率更僅三成。
花蓮高中表示,花蓮免試入學缺額已逾五成,預估明年國中畢業生較今年會再少三百人,屆時一一四就學機會將高達百分之一七○。花蓮女中校長詹滿福證實,花蓮多所國立高中職提出共同減招,希望一班人數從卅四減為卅人,若國立高中不減招則工校、農校都很難招滿,幾所私立學校則更困難,盼彼此共存共榮,不希望有朝一日有學校因此消失。
詹滿福談到,一班減招四人,以花蓮女中為例一屆約少卅二人。明年花蓮國中畢業生僅剩約二千四百人,但公私立高中職要滿招需四千八百人。學校向教育部反映地方狀況,教育部若有其考量,稍減一兩人也可以。
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指出,本學年嘉義中學已每班減一人,嘉義女中則在評估。教育部八月發函學校,一一四學年國立高中普通班新生一班核定數減為卅四人,偏遠學校可再額外申請增減。
巫彰玫說,教育部認為龍年子女入學人數有望成長,如果近年允許一班人數大幅減少,屆時恐怕還要增班。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則談到,國立高中職減招是全國性議題,地方減都會區學校也可能想減,影響學生入學權益。但少子化也是全國性的難題,尤其一○八課綱下更應走向精緻教育,減班級學生數但不減班其實也不影響教師員額,建議教育部應讓地方學校可因地制宜減招應對。
教育部回應,已於八月發函轄下國立高中每班班級人數調降一人,竹苗區因人口成長班級人數維持不變。另學校因應招生提出班級人數減招,近期審核完畢將個別函覆學校。
非都會區國立高中5A、2C生在同一班 考驗教師教學
2024-11-11 23:15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少子化後國立高中未減招,相較過往學生雖更容易考入,但也形成班級內學生程度落差甚大的狀況,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非都會區國立高中向教育部爭取114學年減招,教師和教育團體指出,過去高中學生樣態齊一,但少子化後未減招,相較過往學生雖更容易考入國立高中,但也形成班級內學生程度落差甚大的狀況,一班有5A,但也可能有2至3C的學生,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名東部地區高中教師表示,過去學校於人口紅利期也很競爭,但近年學生數減少又未落實減招,招生名額供過於求,學生容易入學,於是一班內可能有會考5科拿A的學生,也有拿了2個C的學生,「有人認為講得太簡單,有人聽不懂,課實在很難上。」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則分析,少子化下,東半部乃至於屏東、西部數個鄉鎮都有一班內學生能力參差的狀況。非都會區也會有學科能力優異的5A生,但少子化後高中未減招,學生都更容易考入國立高中,一班內學科能力落差大,直接導致老師教學困難,顧得了5A生,就顧不了考C的學生。
但魏佳卉也談到,想追求學科優異的學生也會「用腳投票」,以屏東縣為例,不少學生不再選擇就讀在地高中,反而改通勤至人數更多、競爭強度更高的高雄市就學,屏東近年甚至必須開始設防學生於國中階段就流失到高雄市,如此一來,則和家鄉連結愈來愈低,若年輕人消失,則地方的未來又在哪裡。
立法委員鍾佳濱則指出,部分教師歷來都習慣整齊劃一的學生,「PR值90的學生,就用PR90的方式來教。」但都未跳脫拔尖思維。
鍾佳濱認為,校內每個班級可有不同樣態的學生,但如數學、英文等學科則能嘗試依能力跑班,學生各有各的專長,「我可能英文上高階班,數學在中階。」混合編班但分科教學美國已實施多年,且國立學校較不缺資源,少子化下反而有機會達成精緻、客製化教學。
少子化從偏鄉延燒 18所國立高中職向教育部提減招
2024-11-11 23:13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偏鄉地區受人口外流、少子化之苦,本報掌握,近期數間國立高中職聯合向教育部提出明年、114學年招生盼減招。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掌握,近期數間國立高中職聯合向教育部提出明年、114學年招生盼減招,教育部證實,有18校提出調降班級人數,近期已依少子化調整班級人數原則核減1至2人。校方表示,偏鄉人口結構比全國少子化更嚴峻,即便國立高中還能滿招,但若不帶頭減少班級人數,屆時高職乃至私校恐都有滅頂危機。
經本報了解,因人口外流且嚴重少子化,花蓮縣數間高中職均向教育部提減招,除花蓮高中、女中仍是滿招學校,國立技職體系已無法招滿,導致花蓮高工、高農本學年註冊率跌至五成多,更偏遠的光復商工、玉里高中註冊率更僅三成左右。
花蓮高中表示,花蓮免試入學缺額已逾五成,預估明年國中畢業生較今年會再少300人,屆時114就學機會將高達170%。花蓮女中校長詹滿福證實,花蓮多所國立高中職提出共同減招,希望一班人數從34減為30人,若國立高中不減招則工校、農校都很難招滿,幾所私立學校則更困難,地方學校盼彼此共存共榮,不希望有朝一日有學校因少子化消失。
詹滿福談到,一班減招4人,以花蓮女中為例一屆約莫才少32人,又明年花蓮國中畢業生僅剩約2400人,但公、私立高中職要滿招則需要4800人。學校向教育部反映地方狀況,教育部有其考量也能理解,稍殺價減一兩人也可以。
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指出,本學年嘉義中學已每班減一人,嘉義女中則在評估。又教育部八月發函學校,114學年國立高中普通班新生一班核定數減為34人,偏遠學校可再額外申請增減。
巫彰玫談到,但教育部也認為屆時龍年子女入學人數有望成長,如果近年允許一班人數大幅減少屆時恐怕還要增班,且若滿招學校一次要減多個名額也可能引發家長反彈,但長遠視之,確實應當漸進減招。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則談到,國立高中職減招是全國性議題,地方減都會區學校也可能想減,影響學生入學權益。但少子化也是全國性的難題,尤其108課綱下更應走向精緻教育,減班級學生數但不減班其實也不影響教師員額,建議教育部應讓地方學校可因地制宜減招應對。
教育部回應,已於八月發函轄下國立高中每班班級人數調降一人,竹苗區因人口成長班級人數維持不變。另學校因應招生提出班級人數減招,近期審核完畢將個別函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