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老師 (115)
- Nov 13 Mon 2023 20:08
師資類科招生隱憂 教育部祭公費、獎學金吸引人才_教師地位斷崖式下降、教改壓力增 難吸引年輕學子
- Nov 01 Wed 2023 23:54
家長怒學生腰椎骨折體育不及格 教師:依規評量
- Oct 30 Mon 2023 21:21
自由廣場》學生有不寫作業的權利嗎?
- Oct 18 Wed 2023 07:21
老師罰抄寫遭檢舉霸凌 校園陷濫訴
- Oct 06 Fri 2023 23:17
健康網》老師是聽力衰退「重災戶」 醫授4招預防:使用聽覺保護裝置
- Oct 05 Thu 2023 14:25
學校規定國文課本裡的注釋要「一字不差」的背誦,考到及格為止!李儀婷籲:讓背誦註釋的高牆,倒下吧!
- Oct 01 Sun 2023 23:47
健康網》國中老師職業倦怠 心理師:不是不愛而是停止前進了
- Sep 29 Fri 2023 15:34
沒有快樂的老師 何來快樂的學生_嘉縣教師「最不快樂」全台第一 縣府:家長期望高增壓
- Sep 28 Thu 2023 19:59
紅筆、小蜜蜂、彭大海…沒它真的不行!盤點老師必備十大神器
- Sep 28 Thu 2023 07:37
調查:三成教師壓力大不快樂 學生家庭功能不彰成主因_鐵飯碗摔不破?教師高薪又有寒暑假人人羨 他曝辛酸內幕:「這些人」才爽
- Sep 22 Fri 2023 07:31
偏鄉教改難/師資困境 專聘制招不到熱血師/代理師拚 深耕偏鄉成王牌/專聘師嘆 進修要請示縣府
- Sep 11 Mon 2023 20:12
滿口三字經、愛告狀、作業不交也不寫的孩子,畢業那天和我說:「老師,我可以抱您嗎?」
滿口三字經、愛告狀、作業不交也不寫的孩子,畢業那天和我說:「老師,我可以抱您嗎?」
在學校讓你覺得可惡的孩子,他的背後必有可憐及無奈之處,因為孩子無法選擇他的生長家庭,但家庭卻是對他最初人格養成最重要的地方。老師雖然不是他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扮演另一種爸媽的角色,給他愛下去就對了!
- Sep 02 Sat 2023 14:07
教育部控管代理教師比率 國小教甄職缺連2年破4千_國小正式教職翻倍 都會區代理教師職缺吸引力降低
- Aug 21 Mon 2023 19:17
一片好評的翻轉教育,為什麼翻轉不了孩子的人生?一個偏鄉老師的現場觀察
- Aug 11 Fri 2023 18:02
南韓女教師之死:校園惡性投訴與「侵害教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