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口三字經、愛告狀、作業不交也不寫的孩子,畢業那天和我說:「老師,我可以抱您嗎?」
在學校讓你覺得可惡的孩子,他的背後必有可憐及無奈之處,因為孩子無法選擇他的生長家庭,但家庭卻是對他最初人格養成最重要的地方。老師雖然不是他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扮演另一種爸媽的角色,給他愛下去就對了!
2023.09.13未來Family週刊Vol.141
老師,我可以抱您嗎?
小展身材瘦小,打從國小就被同學取笑像外星人。因為非常挑食,午餐時間常不吃飯,到處找同學麻煩而有言語衝突。這戲碼幾乎天天上演,每天像一隻「鬥雞」到處惹事,處理這些事端讓我傷透腦筋。我擔心他營養不均衡,錯過成長期會長不高,開始強迫他吃飯。然而,我自認的「關心」對他卻是「限制」,結果師生為了吃飯問題開始起衝突。他怨我管太多而出言不遜,師生陷入緊張關係。
他在班上除了滿口三字經又愛告狀,打掃工作常偷懶不做,作業不交也不寫,任課老師天天向我告狀,簡直是「賴皮神」的化身,偏偏長得矮小的他還常常招惹學長,氣得學長要動手打他,我這個導師還得額外處理他的外務糾紛,將教書三十年來累積的十八般武藝都拿出來,一一用在他身上,試過很多方法卻對他都無效。
想跟家長溝通共出對策,但令人煩惱的是,小展是單親的孩子,父親長年不在家,平常都由爺爺照顧,爺爺卻對他完全沒有約束力。好不容易跟父親聯繫上了,溝通了孩子的狀況,父親卻勃然大怒,要求辦休學,準備把小展關在家裡。當下,我被父親激烈的反應震懾住了,他還說他曾經讓小展在大馬路上罰跪。我擔心這孩子遭到家暴,費盡唇舌拜託父親讓我教導他,好說歹說才說服父親。原本想要藉助家長的力量協助管教,又落空了,看來還要再想方法引導他。
有一天,我真的因為小展惹出來的禍事而怒火中燒,氣憤地處罰他。當小展抬起頭,憤恨地瞪著我時,孩子的眼神讓我突然清醒,原來這時候面目猙獰的我跟他的父親沒有兩樣,只會用動怒、處罰的方式來對待他。當晚回家後,我整整生病了一個禮拜,對於自己用了很差勁的方式教育他讓我內疚不已。經過此次教訓,我重新調整方法,深入探查小展像「鬥雞」行為的背後原因。
如何協助在暴力環境下成長的小展?
1.挖掘孩子的特點並點亮他
探究小展的成長背景,母親很早就過世,父親為了躲債常不在家。偶爾回來看他,不是打罵就是塞錢給他花用,養育的責任全丟給年歲已大的爺奶。爺爺的教養方式也是給他錢花用,做錯事就用三字經罵他,爺孫倆常把粗話當問候語。但我發現小展的閩南語說得很溜,因此幫他報名閩南語演講比賽,未經老師指導竟然得了獎,從此讓他信心大增。我知道這孩子成長過程缺乏的是肯定及鼓勵,透過這次比賽獲獎,連任課老師都讚美他的閩南語很標準又好聽,課堂上讓他有更多上台發表的機會。多方正面的鼓舞讓他不再浮躁衝動,滿口粗話也逐漸獲得改善。
2.改善挑食習慣─要付錢的飯比較香
至於不吃午餐這件事呢,我最後使出絕招,就是下學期不給他午餐補助。小展自國小開始都是由導師幫忙申請午餐補助,沒繳餐費對他來說不會有太大的感覺。他常常不吃營養午餐,反而跑福利社買東西,或者上學途中在便利商店買一堆零食帶到學校吃,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要珍惜感恩補助的餐費。為了讓他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吃飯得付費的痛,我跟他的爺爺商量,午餐費用就由他的母親過世留給他的儲蓄基金來付,爺爺知道我的用意後全力配合。小展從此中午都好好地吃飯,還常坐在我旁邊一起吃,跟我討論今天的菜色,師生兩人吃得津津有味,原來「付錢的飯菜」比較香,後來小展因為正常進食,不到半年就長得比我還高。
3.「神祕阿姨」的後援助力,共創親師生三贏氛圍
國二時,小展拿著和媽媽的合照跟我說:「好想念過世的媽媽!」觸發了我的靈感,我的導師角色還是不夠滿足渴望母愛的他,因此我串聯其他家長偷偷成立「神祕阿姨」組織,讓家長扮演媽媽的角色,協助我照顧班上失親的孩子,透過親師合作付出更多的愛。這些家長在母親節送來小禮物,讓小展拿回去送給照顧他的爺奶,感謝他們的辛苦照顧;在小展生日時送來精緻的蛋糕及祝賀卡片,裡面不只簡單的一句生日快樂,而是寫滿鼓勵的話語。當天他把一個六吋蛋糕切成三十二片跟全班同學分享,把他得到的愛也分享給別人;神祕阿姨們也在過年時包壓歲錢給他,段考時給他鼓勵的卡片……等等。面對這些不求回報的關愛,剛開始小展也有戒心,並懷疑自己有資格獲得這一切嗎?到後來,他主動寫卡片感謝神祕阿姨的關愛,也期待她們的回信,並開始稱呼神祕阿姨為「媽媽」!
經過兩年的努力,國三時,這孩子不再像鬥雞般到處找人吵架,反而成為我身邊的小助手。他和同學相處不再惡言相向,甚至常主動幫助別人,師長同學都讚美他的轉變。畢業前,我與「神祕阿姨」討論,送給他一件最需要的禮物。我注意到他冬天常穿件草綠色的薄外套,即便天氣再冷,仍是穿著那一件。為了挑件適合他的外套,我跑了好多家服飾店,店員問我要買給誰穿,我說是「我的學生」。「學生?」店員用狐疑的眼光看著我。其實,我在心中早已把他當成兒子般疼愛了。
4.愛的擁抱,讓孩子敞開封閉心扉
畢業時,我親手把外套穿在他身上,只見這個孩子眼眶含淚,說了一聲:「老師,我可以抱抱您嗎?」此時,我的眼淚已不聽使喚狂瀉而下,我知道這顆冰封已久的心終於融化了!
畢業後全班聚會,讓我不敢置信的是,這孩子竟然長高到一百七十公分,我得仰頭看他,而他見面的第一句話是:「老師,我要抱抱!左邊抱三下,右邊抱三下!」
上天給我許多需要關愛的孩子,我只有一個小小的信念,希望我的付出能讓孩子心中有愛,他們出了社會,即使無法都成為社會的菁英骨幹、無法人人功成名就,但至少不會危害社會。也希望在他們心中種下善的種子,未來發芽成長後,也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更希望他們成為小菩薩,把我和神祕阿姨給他們的愛傳承出去!
小展教會我的事
在學校讓你覺得可惡的孩子,他的背後必有可憐及無奈之處,因為孩子無法選擇他的生長家庭,但家庭卻是對他最初人格養成最重要的地方。老師雖然不是他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扮演另一種爸媽的角色,給他愛下去就對了!種下愛的種子之後,有些要很久才能發芽生根,也許三年內還看不到成果,但在他心中種下的善根,遲早會有萌芽的一天。我所做的只是希望孩子明白,曾經有人疼愛、關心過他!
摘自 黃淑娟《老師,我可以抱您嗎?》/ 時報出版
Photo:ACphoto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王信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