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男大生高功能自閉症 接受「荒野治療」改寫人生
2024/09/11 16:18 自由電子報
甄瑞興醫師表示,目前歐美醫界已將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列入「神經多樣性」範疇;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18歲的東東在2、3年前被確診為「高功能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常握拳用力敲打著自己頭部,哭著說「腦子裡充滿了太多想法,感覺快要爆炸!」,更出現自殘自傷行為,直到被家人忍痛送至美國接受「荒野治療」(Wilderness Therapy),情況終於好轉,今年更順利進入美國一所知名大學就讀,迎接人生新階段。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表示,1998年澳大利亞社會學家朱迪辛格就提出「神經多樣化」概念,目前歐美醫界已將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育性語言障礙、失語症、書寫障礙、發展協調障礙、妥瑞氏症、反社會人和障礙、亞斯伯格症候群等列入「神經多樣性」範疇,主要指人腦與認知的特性,包括社交、學習、情緒、注意力、心理功能等,在社會行為、學習能力、注意力、心境與其他心理功能的多元性。
甄瑞興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學者認為,「神經多樣性」不應視為一種「疾病」或是「異常」,而是腦部發育比一般人慢。家長也應有正確認知,小朋友不可能痊癒,因為這是一種狀況,而非疾病。
以東東的例子來說,確診為「高功能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時,多次自殘自傷,雙親哭紅了眼,卻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擔心孩子走至客廳陽台發生憾事,夜裡將沙發靠背頂著其房門的喇叭鎖,連續好幾個月睡在門口。期間陪同就醫,持續用藥,接受心理諮商,但狀況仍未改善,最後送到美國接受「荒野治療」,短短幾年花了1、2千萬元。
甄瑞興以「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為例說明,這是一種腦神經發展性障礙,每一個案均有著不同表現,通常在幼兒階段就有些與眾不同,特點為社交互動困難、語言和溝通困難、狹隘的興趣,以及重複性行為。
不過,甄瑞興指出,自閉症並非局部腦病變,而是早期腦部發育不全所造成的異常狀態,影像檢查發現,自閉症孩童在嬰兒時期的腦容量即有過度增生的跡象,也就是在生命早期時,大腦發育快速,出現「神經多樣性」改變,但全腦連通性不足,導致成長後的多様化症狀。
東東在美國接受為期3個月的「荒野治療」,處於極度封閉環境中,禁用手機,不可與外界聯繫。每週5天接受爬山、溯溪等戶外訓練,2天到營區休息。完成後,回到治療住宿型學校,持續接受每週1至2小時的心理諮商,每天生活教練指導學習許多情緒控制的工具,並持續高中學業,最後順利申請到美國的大學。
不過,甄瑞興指出,國內「神經多樣性」多達數萬人,但大部分家長難以支付如此昂貴費用,像東東如此幸運少之又少,因此他正在籌備、亞東醫院將於10月舉行「2024年台灣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引進「神經多樣性」概念,並邀請美國專家分享「荒野治療」及住宿型治療中心的執行經驗,希望未來有機會讓此治療模式本土化,提供國內家長更多選擇管道。
☆自由時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