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或過動?專心,孩子做得到!
2024.09.11
未來Family週刊 Vol.193
封面故事1孩子不專心無法靜下來, 到底是好動還是過動, 應不應該看醫生? 專家建議三指標來判讀
封面故事2別再相信網路謠言 〉解開ADHD的八大迷思
封面故事3生理學派vs.心理學派〉家有過動兒,怎麼治療才好?
封面故事4帶過動兒是非常需要高度智慧與情緒控制力, 家長要了解他們的思考邏輯和處理問題的方式, 才能真正幫到他們
封面故事1
孩子不專心無法靜下來, 到底是好動還是過動, 應不應該看醫生? 專家建議三指標來判讀
並非不專心或好動,就是ADHD。ADHD的診斷十分專業,孩子是活潑好動或過動,最簡單的評估方法是,看症狀是否已影響學習、人際、家庭關係,讓生活過得不開心,或至兒童心智科、有ADHD診斷治療經驗的醫師求診,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並非不專心或好動,就是ADHD。ADHD的診斷十分專業,孩子是活潑好動或過動,最簡單的評估方法是,看症狀是否已影響學習、人際、家庭關係,讓生活過得不開心,或至兒童心智科、有ADHD診斷治療經驗的醫師求診,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孩子成天坐不住,動來動去、精力旺盛,很多爸媽忍不住心想:「這樣算不算ADHD?」
ADHD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縮寫,嘉義長庚精神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錦宏表示,大家習慣叫ADHD小朋友為過動兒,但有些人只有注意力不足問題,並沒有過動,因此過動兒不是很精準的稱呼,容易讓人誤解。
三個判斷指標
事實上,並非不專心或好動,就是ADHD。孩子究竟是好動或過動,要如何區分?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認為,父母無需過度緊張,孩子年紀太小時,要判斷究竟是天生個性特質或是ADHD,並不容易,通常要到4、5歲甚至進小學後,才有辦法判斷是否有ADHD問題。
1. 行為是否與年齡發展一致
陳錦宏表示,ADHD是發展遲緩的問題,因為腦部發育較慢(平均比別人慢3年),慢最多的是前額葉。前額葉掌管理性、認知功能,因此,他們比同年齡的人認知功能(包括注意、記憶、結構、組織、學習、反應及解決事情能力)發展較慢,自我調控功能較差,無法等待、排隊輪流。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一般孩子認知行為發展漸漸成熟,ADHD孩子的行為特徵差距也會愈來愈明顯,例如同齡的孩子可以坐20分鐘,他卻連5分鐘都不到。
2. 參考老師的意見
高淑芬指出:「一班學生20、30人常模分布,老師對孩子的觀察可以做為參考指標。」家裡為個別情境,學校是團體情境,兩種情境的表現需綜合評估。在家裡可能問題沒有那麼明顯,學校上不同科目的課可能表現也不同,家長不妨參考老師的觀察及建議,雙方好好溝通。
3. 嚴重程度是否已造成生活困擾
每個孩子都難免忘東忘西、忘了該做的事,或玩到忘我。判斷孩子的行為是否有異,可以從發生的頻率、程度,以及是否造成問題來觀察。
陳錦宏指出,一般的孩子會偶爾不專心,不適當講話或行為,但不會持續大部分時間都如此,也不會多種行為都如此。孩子是活潑好動或過動,最簡單的評估方法是,看症狀是否已影響學習、人際、家庭關係,讓生活過得不開心。「活潑的小孩不會讓人討厭,但過動的小孩會干擾別人,讓周遭的人討厭他、影響人際功能;有想像力的小孩,學習上表現出來的是創意,而不是發呆恍神、作業寫5個小時,做事常出錯沒組織性,」陳錦宏說。
根據陳錦宏所做的研究顯示,ADHD孩子在學校最大困擾是與同學相處有問題,有45.5%常與同學起衝突,只有21.1%與老師相處有問題。「單單指責老師沒耐性,其實低估了這些症狀對孩子帶來的長期負面效應,」陳錦宏說。
如何求診,掛什麼科?
ADHD的診斷十分專業,若家長想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建議可至兒童心智科或其他有ADHD診斷治療經驗的醫師求診。兒心科醫師訓練嚴謹扎實,透過臨床觀察和問診,進行審慎的評估診斷;兒心團隊也包括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等團隊,依需要進行各種轉介合作評估。
家長若想了解孩子的發展是否達到應有的能力,可以透過「評估醫院」進行兒童發展的評估鑑定。由醫師依不同需要和其他專業人員(包括: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等等)進行聯合評估,確認孩子在動作、認知、語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ADHD臨床診斷的四個準則
ADHD分為三種類型:
1. 注意力不足型:過去6個月,注意力不足症狀大於6項,但過動/衝動症狀未達6項。
2. 過動/衝動型:過去6個月,過動/衝動症狀大於6項,但注意力不足症狀未達6項。
3. 混合型:過去6個月,注意力不足症狀大於6項,且過動/衝動症狀大於6項。
臨床診斷上,有四個重要準則:
1. 持續6個月(經常)存在以下注意力不足,和(或)過動/動症狀,造成功能和發展障礙:
A.注意力不足症狀:(9項中大於等於6項)
・不注意細節或學校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粗心犯錯。
・工作或遊戲活動中無法持續專注力。
・別人跟他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無法遵從指令,且無法完成功課、家事或工作。
・難以組織規劃任務及活動。
・逃避、不喜歡或拒絕從事需持續用腦的工作。
・遺失工作或活動所需的東西,例如學校用品、鉛筆、書本等。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而分心。
・經常忘記每日常規活動。
B.過動/衝動症狀:(9項中大於等於6項)
・在座位上無法安靜的坐著,手腳一直動來動去或拍拍打打,或扭動身體。
・在不該離席的場合,離開位置,例如教室。
・在各種場合中不合時宜的跑、跳及爬高爬低(青少年及大人,會讓人感到靜不下來)。
・無法安靜的玩或參與休閒活動。
・不停的動,好像有馬達驅動著停不下來。
・話多。
・在問題尚未說完之前,不加思索的接話回答。
・難以等待輪流、排隊。
・常打斷或干擾他人的談話或活動。
2. 某些症狀須在12歲以前發現。
3. 在兩種以上的情境中(如學校、家裡、安親班等)出現症狀。
4. 上述症狀已經干擾或降低社交、學業或工作的品質。
註:這些描述只是ADHD診斷的簡略描述,ADHD非從字面上的理解即可做出診斷。
封面故事2
別再相信網路謠言 〉解開ADHD的八大迷思
過動、專注力不足、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網路搜尋的熱門關鍵字。但網路上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未來Family》特別採訪多位專家,破除常見的ADHD迷思。
過動、專注力不足、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網路搜尋的熱門關鍵字,但網路上充斥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未來Family》特別採訪了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嘉義長庚精神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錦宏、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梁歆宜三位醫師,破除常見的ADHD迷思。
迷思1 根本沒有過動症,孩子只是好動而已?
正解:ADHD是疾病,長期會形成憂鬱、焦慮、藥酒癮、反社會行為。
有些人說ADHD不存在、是虛構的疾病,是老師和社會不夠包容和理解孩子。
事實上,醫學已證實ADHD是一種生理發展的疾病。透過腦部影像可以發現,ADHD腦內分泌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比一般人少,大腦前額葉皮質部分發展得比一般人慢3年,造成注意力不足、衝動或過動的症狀。
陳錦宏指出,是不是疾病看的是「預後」(根據當前狀況判斷治療後的結果);如果是疾病,會造成不良的預後,研究已顯示ADHD長期會形成憂鬱、焦慮、藥酒癮、反社會行為及意外傷害的預後。而經過治療會不會降低這些預後?從國內外研究來看,ADHD愈早協助,未來風險愈低、預後愈好。例如:ADHD發生意外傷害,為一般人的2至4倍,治療後可降低此危險30~50%。從這個定義,可以很清楚ADHD是一個疾病,應該予以早期協助。
迷思2 ADHD根本是過度診斷?
正解:台灣ADHD診斷率約2.3%,遠低於世界平均。
ADHD全球平均盛行率5.2~7.2%,台灣盛行率約7.5%,與國際相差不遠。陳錦宏表示,很多人拿美國的數據來批評ADHD過度診斷,美國有些州的診斷率及用藥率達10%,的確有高估的疑慮;然而在台灣,以健保就醫資料來看,ADHD診斷率約2.3%,規律治療率只有1%。「在台灣,ADHD整體狀態並非過度診斷,反而是被低估的問題。」
梁歆宜指出,醫界對於ADHD被指很多是誤診,之所以反彈大,並非為自己發聲,而是為家長發聲。「國際間都清楚ADHD是生理疾病,在台灣卻被污名化,認為根本沒那麼嚴重、是家長的錯,令家長承受很大的壓力。」
迷思3 小孩打電動超專心的,怎麼會是ADHD?
正解:短暫刺激與長期目標有差別。
陳錦宏指出,ADHD孩子大腦有50%區域發展得較慢,包括調控動機的「動機中樞」發展得也比較慢,因此對事情的動機比一般人低很多,看似懶散、不積極、拖拖拉拉,態度有問題,但其實問題出在動機。
一般小孩會因為別人的提醒、鼓勵或每天進步一點的成就感、對長期目標的期盼,鼓勵自己去做一些需要努力但不見得有趣的事,例如念書、練習寫字、彈琴。這個能力是學習很重要的基礎,但ADHD孩子幾乎沒辦法。
他們因為動機中樞較鈍化,無法等待持續累積才有的成果,對於像手機、平板、電腦等強而有力、立即回饋的刺激性活動,才提得起興趣。因此,不是孩子玩手機或打電動很專心,就表示不是ADHD。
迷思4 ADHD憑評量表就 可以診斷?
正解:還要考慮家人經驗、比對師長問卷。
ADHD臨床診斷有4個指標,包括:①長期化:持續存在注意力不足,和(或)過動/衝動症狀,造成功能和發展障礙,症狀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②某些症狀須在12歲以前出現。③在兩種以上的情境(如學校、家裡、安親班等)中出現症狀。④ADHD症狀已經干擾或降低社交、學業或工作的品質。
ADHD的診斷並非如家長的想像,單靠一次的門診或是問卷勾選症狀這麼簡單。高淑芬表示,診斷的過程非常嚴謹,透過臨床觀察和問診,觀察孩子、直接互動,了解父母和孩子的相處經驗、孩子在家中的行為,以及交叉比對小孩、父母和老師三方所填的問卷,絕非單憑診斷準則或量表就能輕易診斷。
迷思5 長大自然就會好,不需要治療?
正解:ADHD長大後憂鬱、焦慮比例偏高。
很多人認為ADHD孩子隨年紀增長,問題自然會漸漸改善,長大就好了。梁歆宜指出,ADHD是從小到大的生理疾病,有些症狀可能隨年紀變大,變得穩定些,例如不那麼衝動/過動、比較可以等一等;但有些症狀不處理,擺著不會自動變好,例如注意力不足,年紀愈大、學習對注意力的需求也愈高,國中以後還是會很辛苦。
研究顯示,ADHD長大後會出現很多共病、合併其他困難和障礙,如焦慮、憂鬱、學習障礙。由於長期達不到大人的要求,「我做不到」造成低自尊,因此,憂鬱、焦慮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很多。
陳錦宏指出,ADHD孩子7至11歲階段可能面臨低自尊、破壞性行為、人際障礙、學習延遲等問題,11歲以後則面臨對立性反抗、品性障礙、缺乏動機、拒學、物質濫用、挑戰行為等問題。「ADHD孩子需要專業團隊長期協助,依嚴重度及資源做介入,父母一定要求助好的專業團隊,」陳錦宏說。
兒童心智科醫師的養成時間至少10年以上,高淑芬說:「醫療專業的問題,你不找醫師,誰會更懂?」「真正盡責的父母,就應該讓孩子治療,而不是去做一些沒有證據顯示有用的事,如背心經。」
迷思6 ADHD的治療就是吃藥?
正解:還要加上行為治療和社會支持。
很多父母以為治療ADHD就是讓孩子吃藥,爬文做了許多功課之後,卻對要不要讓孩子吃藥更迷惘了。有人說ADHD吃的藥等於安非他命,會有上癮的問題;事實是,化學結構相似並不代表為相同物質(就像雙氧水和水結構相近,但作用機轉不同),在醫療規定使用下,並沒有上癮的問題。
還有一種聲音是,讓孩子吃藥治療,是媽媽沒耐心、只想讓孩子吃藥變乖。梁歆宜表示,這些污名化已經讓家長和孩子接受治療的權利受損。「醫學講求證據,過動症藥物已經有50年臨床使用經驗。爸媽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如食欲差,藥物的副作用可以處理,但不治療的副作用是什麼?不面對、不處理,擺著的結果會是什麼?」
陳錦宏強調,「不是每個ADHD的人都需要用藥,但用藥對嚴重的ADHD很重要。」若ADHD症狀已明顯影響學習與人際關係,即建議藥物治療,影響程度不大的,則先採行為治療一段時間,再評估是否需要加上藥物。6歲以前的ADHD,主要是行為治療介入,並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療。
ADHD的治療為整合性模式、多管齊下,包括:生理(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社會支持(學校特教資源)等。藥物治療一般認為可促進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抑制回收,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穩定度及認知功能,治療效果達80%以上。
陳錦宏表示,這幾年長期追蹤研究顯示,藥物治療大幅降低ADHD孩子頭部撞傷、車禍等意外傷害。除了改善症狀、增加功能外,藥物治療更保護了孩子的安全,這是近幾年醫界呼籲認真治療ADHD的重要原因。
陳錦宏指出,認知行為治療(提供解決方法)對青少年比較有用,例如教他在衝動行為之前,試著深呼吸、多想一下。小一點的孩子採行為治療介入,不是治療小孩而是讓爸媽及老師接受訓練,讓親師有能力提供行為介入協助,加強孩子正向的表現、降低負面行為,支持和陪伴孩子。
迷思7 都是媽媽不會教,小孩才有ADHD?
正解:ADHD是生理疾病。
ADHD父母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幾乎都會被檢討是不是沒有教好小孩,或被指責沒有做好什麼、或給小孩吃什麼,孩子才會有這麼多的問題行為。事實上,各項研究顯示,ADHD是生理疾病,不是爸媽不會教、太寵或疏忽孩子,也不是孩子壞、講不聽。
高淑芬指出,致病原因目前科學研究尚無定論,許多研究顯示和遺傳基因有關。ADHD患者的父母、兒女及兄弟姊妹,罹患相同症狀的機率是一般家庭的2至8倍。
雖然致病原因無關教養及教育環境,但孩子問題行為的嚴重度及後續表現,會受教養及教育環境的影響。梁歆宜說,孩子治療的過程中,父母要投入的心力很多,必須學會如何和孩子相處、鼓勵孩子正向的行為表現。
迷思8 爸媽不要在意成績就好?
正解:孩子需要整體環境的支持。
有些人認為,是外界環境、學校和老師不了解孩子,對孩子限制太多,父母只要不在乎成績,或是轉到體制外學校就好。
陳錦宏指出,人是群體的動物,每個人都有被接納和支持的需求,要孩子不管外界的眼光,但孩子有這些症狀行為,在群體生活就是很辛苦,和同學相處遇到負面回應就開始懷疑自己。就像一個人開車上路,「當他看到別的車子怎麼都閃他遠遠的,又因為無法自我控制、常闖紅燈或撞路燈,就會失去自信。」
環境的支持,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力量。梁歆宜指出,ADHD在學校特教的身分為情緒障礙,有一些教育資源可以提供協助,包括個別輔導、團體介入。像是有小四的孩子每天作業寫到晚上1點,被罰寫的作業永遠補不完,依特教法規定,ADHD孩子可以有個別化教育計畫、作業減量等,老師的教學在公平性之外,可以有一些彈性。梁歆宜說:「這些友善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根據教育部106學年度特殊教育統計顯示,全國國中、小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約4200人,高中、職近1500人,其中估計ADHD占多數。
啟動教育體系的資源,需要專業的醫療診斷。梁歆宜說,很多家長在這關會卡住,擔心孩子被貼標籤、污名化,「可是孩子因行為症狀被『亂貼標籤』才是更痛苦的,」像是老師或同學批評ADHD「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懶惰、你就是這麼糟糕,你父母為什麼沒有教」,這些話語對父母和孩子來說,才是真正沉重的傷害和壓力。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有...
封面故事3
生理學派vs.心理學派〉家有過動兒,怎麼治療才好?
過動兒到底需要不需要用藥?對於過動兒的治療,台灣醫界有兩種不同說法。同樣是醫師,為什麼觀點會差異這麼大?家有過動兒的家長,不妨了解後,再選擇適合寶貝的治療方式。
過動兒到底需要不需要用藥?對於過動兒的治療,台灣醫界有兩種不同說法。同樣是醫師,為什麼觀點會差異這麼大?家有過動兒的家長,不妨了解後,再選擇適合寶貝的治療方式。
新北市政府在2014年發給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一份量表,檢測孩子是否具有過動症(ADHD)。許多家長在填表後非常緊張,社會開始檢討過動兒診斷是否過於輕率、過動兒是否必須用藥、甚至於過動兒是否存在等議題,對於過動兒的觀點,基本上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觀點偏向於治療身體(Body)的概念,因歷史久遠而蔚為主流,台灣絕大多數的精神科醫師皆屬於此。另外一種觀點則以治療心靈(Mind)為概念,其人數不多,有家庭醫師與精神科醫師,在台灣屬新興的後起之秀,代表人物是家庭醫師李佳燕。基本上,前者認為,過動症最重要的肇因是生理因素,藥物則是治療生理疾病不可避免的療法;而後者以為,孩子之所以會與眾不同,心理、環境或天生性格等因素,才是最主要的成因,面對這樣孩子,應該用理解的態度因材施教。
這兩派之間,雖然立基不同,但也並非絕對的意見相左,有些觀點甚至是一致的。這些觀點的異同,大致呈現在下面幾件事情上:
成因複雜,遺傳、飲食皆可能影響
過動症的肇因非常複雜。傳統觀點,如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所言,過動症是大腦皮質發育不全所造成的疾病,致病機轉仍未明朗,但已知與遺傳具高度相關。三總精神科醫師葉啟斌則強調,除了大腦因素外,在他超過20年的看診經驗裡,有一半的過動症孩子有過敏現象,另有三成孩子有運動協調問題,還有些孩子是早產兒,或母親在懷胎期間有抽菸、喝酒、用藥等行為,所以過動症可能是綜合因素所造成的結果。
其他像是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飲食缺鐵,大量食入色素、咖啡因、含糖食品,或視力與聽力不良等,則被治療心理派的醫師認為是增加孩子的躁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中醫則認為,凡具燥熱性質的油炸、燒烤、麻辣等食物,都可能使過動傾向更趨嚴重。
此外,兩方也都同意,孩子的過動症行為,也可能與家長的教養態度失當有關。
造成孩子過動的因素是多元的,但葉啟斌認為,就算飲食失衡會造成過動症,比例也應該很低。而李佳燕則認為,因遺傳造成的過動症,比例應該比實況更少,像是法國孩子的罹病率是0.5%,整個歐洲也約在1~3%之間,台灣的調查數據卻高達5~9%,她認為台灣的診斷過於寬鬆。
應經多次門診、長時間觀察,方能確診
過動症的原因之所以如此龐雜,是因過動症無法依據腦部檢查確認,只能依賴書面的「行為評量」(SNAP-IV量表)做為判斷。由於這些量表是由家長與老師填寫,而每個人又標準不一,而引發諸多爭議。
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理事長林玲華是過動兒家長,又擁有長達18年的會務經驗。她強調,診斷時一定要讓醫師親眼見到孩子,不能僅憑家長或老師的轉述即下斷語。協會曾有位孩子被兩位不同的醫師做出不同的判決,以林玲華的經驗判斷,那位孩子正恰巧瀕臨於分界點,所以當標準不同時,結論也會大相逕庭。
目前各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的作法是,先以評量表進行初步篩選,孩子到門診後,門診醫師再協同其他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一起問診,同時以儀器測試孩子的注意力等,事後還會再發問卷給學校老師。診斷孩子是否過動,通常會經過多次門診、多道程序,並通過多位專家的評估才會定案。
治療心理派的醫師會怎麼做呢?李佳燕通常會在門診以外的時間再行約診,詢問孩子的作息、人際關係、飲食習慣,請家長把孩子的聯絡簿與作業拿給她看,除此之外,她還會陪孩子玩耍2~3小時,並故意派給孩子一些任務,然後觀察孩子的各種反應,再做研判。
李佳燕曾遇過一個孩子,是用衝的跑進診療室,然後不停在診療床上跳上跳下,還去翻醫師的醫療器材等。但他後來在書櫃上找到一本童書,便安靜的閱讀了一小時。李佳燕因此判斷這個孩子絕對不是過動兒。如果沒有充分的時間,醫師很容易就做出錯誤的判斷。但這種診療法,既耗時又辛苦,要求多數的精神科醫師,在既有的醫療體制裡要這樣診斷,幾乎不太可能。
不治療的孩子會變壞嗎?
如果孩子罹患過動症,又沒有治療,會發生什麼狀況呢?傳統醫學研究上認定,這些孩子很可能會因為功課與人際關係不佳,在現實社會受挫而尋思逃避,進而成為網路沉癮、藥物沉癮或是酗酒行為的高危險群。
治療心理派則不敢苟同。李佳燕認為,給孩子貼上過動症的標籤,才是使孩子受挫的原因。她接觸過一個實例,這名過動症孩子,只要上課時提出與老師不同的意見,老師就指責他沒吃藥;當他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時,同學也指責沒他吃藥。過動症彷彿成了這個孩子的原罪。她說,一個孩子會不會發展成反社會人格,重點在於周圍的人用什麼眼光看待他,而不是這個孩子是否吃藥。
藥物治療不是唯一的辦法
臧汝芬強調,治療過動症的藥物是一種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活化劑,而非鎮定劑,補充這種活化劑可以幫助孩子精神安定,並集中注意力。在她的臨床經驗裡,幾乎有八成的孩子用藥後有正向反應。甚至有人在吃藥後,從全班倒數第二名變成正數第二名。
葉啟斌則表示,過動症藥物的副作用,例如缺乏食慾、失眠等,都是暫時現象,只要體經過5~14天的適應期,用藥不適感就會消失。最怕的就是家長讓孩子服藥吃吃停停,適應期就會不斷的延長。
林玲華表示,該協會對家長是否用藥,是採取開放的態度,讓家長自己來決定。而她建議,可以等孩子慢慢學會自我控制,或度過升學壓力的階段以後,就可以依照個別狀況決定停藥,或選擇性的服藥。像她的孩子已經27歲,就只有在工作壓力特別大,或格外需要專注的時候,才會用藥。
李佳燕表示,過動症藥物非常有效,吃藥的孩子曾告訴她,「吃完藥後,會變得什麼都不想做,也懶得做,感覺累累的,就凡事照著大人的安排!」李佳燕形容疑似過動症的孩子,特別聰明、精力旺盛、喜歡挑戰權威,具叛逆性格。藥物確實會使孩子變乖、變安靜,變成大人所期待的模樣,然而長期吃藥的孩子,不敢放棄對藥物的依賴,往往會失去對自我的信心。
李佳燕最擔心的是,當大人用藥物處理後,便以為問題解決了,而遺忘了應該追查致使孩子搗蛋或不專心背後的真正原因。因為在她所知道的實例裡,就有被霸凌的孩子與受虐兒,因害怕而產生許多不恰當行為,但卻被當成過動症治療。
然而,看過各式各樣過動兒的林玲華也指出,在她的親身經驗裡,病況輕微的案例,透過運動與改善教養等方式,就能解決;但嚴重的案例,即使父母充滿愛心,孩子仍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行為。
李佳燕表示,並非完全不用藥,但認為服藥是不得已時的最後辦法。
別這麼快處罰!利用「代幣制度」教養孩子
兩方都相信,讓孩子在友善的環境成長,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李佳燕舉例,法國教室裡都有呼拉圈或跳繩,孩子如果上課上悶了,就自行到室外去跳跳繩再回來繼續上課,老師絕對不會因為孩子有這樣的需要,就懷疑孩子有過動症。
林玲華說,對於過動症孩子,愛的教育就是唯一的教養之道。她提出「三明治原則」教養策略,當孩子犯錯時,要先想辦法挑出優點讚美,再提出改善建議,最後再以協商的態度爭取孩子的認同。她說,父母如果一開始就用打罵教育,破壞親子關係,將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
臧汝芬則呼籲,孩子犯的錯若是小毛病,例如吃飯流口水、速度慢等,請勿輕易懲處,而改以卡片記點的方式來制約與改變孩子的行為。對於攻擊、偷竊、忤逆長輩等較大的犯錯,則採取隔離、沒收心愛物品等方式處罰。只有事態嚴重的大錯,才用體罰。
另外,家長也要學習情緒管理。最好能尋求支援團體,並擁有自己休閒娛樂與朋友。只有自己先站穩了,才有力量幫助自己的小孩。
對於不同的聲音,家長可以多聽取意見,因為的確沒有標準答案。無論選擇了那一方,都要對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選擇雖然困難,但能有不同醫療哲學與作法,提供思考,還是值得慶幸!
過動症的類型
過動症分為三類:
1.「注意力不集中型」:這類孩子是選擇性的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愈複雜的認知學習,愈難以集中,這類患者約占整體患者的二成。
2.「混合型」:此類型結合了「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與衝動」。過動是指整個人不停動來動去,雙手不甘寂寞的東摸西摸。衝動是指不耐等待,而且有嚴重的急性子。混合型的孩子約占整體患者的半數。
3.「對立反抗型」:在第一種與第二種孩子裡,約有六至八成的患者同時具有「對立反抗症」。這些孩子屬於第三類,他們很容易鬧情緒,一點輕微的挫折就大發脾氣,並出現攻擊行為。
治療身體派的醫療觀點認為,有的孩子隨著年紀增長,腦部逐漸發育成熟而自然痊癒,但也有些孩子的腦部發育永遠也不會成熟,而必須與病症共處一生。另外,由於孩子在年滿6~7歲以前,腦部的發育僅完成75%,蹦蹦跳跳、多動活潑的表現皆屬常態,所以絕對不適合對學前的孩子驟下判斷。
同時,若以「SNAP-IV量表」檢測,其檢測標準是長達六個月在超過兩個地方以上都出現類似的行為,而且每個類別得分3或4的題數皆超過6項,同時伴有「課業學習」與「人際關係」困擾者,才疑似患者,而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封面故事4
帶過動兒是非常需要高度智慧與情緒控制力, 家長要了解他們的思考邏輯和處理問題的方式, 才能真正幫到他們
本身是兒童心智方面的專家、同時也是ADHD 孩子的吳醫師,希望能幫助有類似經驗的家長與老師,了解ADHD孩子的困境,以及孩子們需要獲得什麼樣的引導與對待方式。
編按:在聽完吳佑佑醫師如何幫助過動兒的講座之後,駐站作家Mella記錄下她的心得,並分享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吳醫師本身是兒童心智方面的專家、同時也是ADHD 孩子的母親,讓有著同樣經歷的Mella感同身受,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有類似經驗的家長與老師,了解ADHD孩子的困境,以及孩子們需要獲得什麼樣的引導與對待方式。
高壓嚴格的教養方式可能適得其反
猜猜看過動症的孩子誰的觀察診斷會最準?是媽媽?老師?還是醫生?
答案是「老師」!因為媽媽雖然是長期性的貼身觀察,卻容易帶有許多主觀的想法與感情,家中對照組成員也不夠多;醫師雖有專業,卻很難在短短兩小時之中就做出最準確的判斷;而老師不但相處時間夠長,一班同時就有30個孩子是對照組,所以常常不到一天的相處,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孩子是屬於有特殊需求的一群,辨識力高、經驗值高、比較對象夠多,老師當然輕易可以勝出!
這場由吳佑佑醫師主講的「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的研習中,醫師以幽默風趣又實用的方式,和我們分享了如何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的關鍵,為什麼會讓我特別覺得獲益良多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除了專業的理論之外,吳醫師自己已經大學的大女兒,本身就是過動症的孩子。
吳醫師分享到自己孩子雖然資質不錯,但很容易就會發現只要是複雜的題型,甚至只是非常態性的題型就容易出錯,像是 -8+5,就一定會寫成13而不是 -3。求學過程雖不至於坎坷,但也遇過有老師質疑爸媽都是醫生,怎麼孩子的成績卻只有這樣?
吳醫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她只告訴她的女兒:「爸媽的職業和小孩的成績無關」,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孩子有甚麼不會,沒有一個孩子會希望自己考不好,所以請幫助孩子找到背後的原因。
至於ADHD常常忘東忘西、分心、衝動等的特質,是不是嚴格一些就會好呢? 吳醫師用她切身的經驗回答:「不會」,因為一味用高壓的方式處理,沒有認清孩子的困難,只會教孩子掩蓋事實,增加孩子說謊的機會;如果發現大人動手打完、飆完孩子還是沒效時,請一定要思考教養方式是否需要調整,而這過程中肯定會挑戰父母自己非常多的價值觀。
「衝動」是ADHD孩子最明顯、也最擾人的特質
不論是家中還是班上有過動症的孩子,都一定會非常挑戰大人,他們因為腦功能某部分的發展尚未完全,所以執行力差、衝動、總是動個不停,不然就是一下子又分心了。這讓我想起我們家的過動兒麒,早上吃完早餐看到他起身,就請他收拾自己的盤子,他答:「好」,然後忽然想起今天要穿襪子就跑不見了;過一會我又說一次:「麒,請過來收你的盤子」,他馬上從房間跑出來說好,還說了聲:對不起唷,然後手還沒摸到盤子,又想起今天社團要帶足球,所以一溜煙人又不見了;接下來我的音量就忍不住提高了:「麒!請你過來收你的盤子,我要擦桌子了,要遲到了,可以快一點嗎?」他終於走過來,我得確實盯著他拿起盤子放到廚房洗碗槽,才終於可以鬆口氣;而這只是整天大小故事中的一個小例子而已。
更別說在學校了,分心可能只是造成學業成績低落,明明都會卻考不出相對的成績,通常痛苦的是陪寫作業的媽媽;而「衝動」應該是最讓老師頭疼的特質,因為這會演變成全班的困擾。
像是吳醫師舉例她另一個女兒小一時班上有一個過動兒,因為吳醫師的小女兒在家中就有和過動兒姐姐相處的經驗,所以當然耐受度比一般孩子高很多,加上媽媽自己是專業人士,當然也比較能同理過動兒的種種狀況,所以想當然爾被老師安排坐在人人厭的過動兒旁,因為衝動的特質,所以大部分過動兒的挫折容忍度也很低,遇到不會寫的常常就大爆炸,大吼大叫就算了,還會故意到處吐口水,抹在開關、同學的桌椅上搞到全班大亂,所以她女兒後來看到他在醞釀發作時,就會把作業悄悄地推過去給他看;或是乾脆把他作業拿過來,寫好那一題再推回去給他,就這樣在旁默默地照顧這個過動兒的情緒。
有一次過動兒在走廊亂發脾氣,小女兒看不過去走去說了兩句,過動兒就狠狠的掐了她的手臂,留下一片烏青,她痛得哇哇大哭,其他同學也都過來安慰,過動兒知道自己做錯了,不知所措的站在她旁邊陪著她,也低聲的道歉。回家後吳醫師問女兒這麼嚴重有告訴老師嗎? 她女兒淡淡地說:「沒有,他的麻煩已經夠多了,就放他一馬吧!」
甚至有時過動的同學大發雷霆,會故意把全班燈都關掉不讓老師上課,這時老師也很高招,就會集合大家,開始摸黑的講故事,等他情緒慢慢下來,故事又很吸引他,就可以慢慢再把他拉回團體中。
了解過動兒的邏輯,不怕被「貼標籤」
帶過動兒是非常需要高度智慧與情緒控制力的,如果大人開始跟他作戰,一定要他屈服或是承認自己是錯的,後果就會不堪設想。醫師又舉了那位同學的例子,小一時考聽寫,過動同學又開始分心,等他回神過來已經考到第三題了,他趕緊把考試本拿出來,可是前面兩題沒聽見啊,怎麼辦?衝動的他當下能想到的就是趕快看旁邊人的題目是甚麼,可是這是聽寫耶,所以旁邊的小女生就舉手啦:「老師,他偷看我的本子」,過動兒生氣的說:「我沒有啊,我是在看題目」,如果這時老師還繼續說:「考試時看別人的就是『作弊』!」那就完蛋了,過動兒可能就會歇斯底里的爭辯說我沒有,然後就演變成一場教室大戰。
如何了解過動兒的思考邏輯與處理問題的方式,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因為他們常常犯錯是必然的,大人要學會設立停損點,接受他們的錯誤而非指責,教導他們如何善後,然後再慢慢引導他們如何預防錯誤發生,並用正增強的方式,在他表現好時大量的鼓勵,如果總用處罰的方式或是總說:「真是的,你又來了!」、「我說了多少次,你是聽不懂嗎?」、「要罵多少次啊,一定要我生氣你才懂嗎?」甚至只是一聲長嘆…,這些都是在暗示『你很糟糕』,要想辦法維持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因為你會發現『過動兒專注力的持續度和興趣有絕對相關性』。
吳醫師最後提到一個大重點,有些家長明明就知道孩子是過動兒,也拿到醫院的診斷書,卻不願意通報給學校知道,理由是「怕孩子被貼標籤就永遠不能翻身了」,醫師說:「標籤不用人家貼,而是孩子一來就掛在身上的」,這些孩子需要別人的寬容,並用不同的標準與方式相處,隱蔽他的需要只是在斷絕他的資源,更會造成老師的困擾,吳醫師笑著說:「不要這樣暗算老師唷!」。開誠佈公地和老師討論尋求輔導室或學校的幫助,老師才會有後援,不要變相造成老師無形的負擔。
別讓孩子對自己失望
研究發現,有很多的過動兒在15、16歲之後前額葉(執行力、控制力)可以慢慢趨近於相同年齡的發展,通常5-10歲時是過動症狀最明顯的時候,而偏偏這段時間是他學習動機、學習習慣養成最重要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喪失了這些學習的熱情,甚至對自己出現負面的評價,認定自己是不好的、沒用的,不論再努力也達不到大人標準的,很可能進入青春期就會形成反社會性人格,造成更多家庭甚至社會的問題,因為衝動性的關係,過動兒如果不積極治療與處理,他們青春期1/3會發生情緒障礙,未婚懷孕的比例也高出一般孩子非常多。
所以父母別忘了和過動兒保持良好的關係,唯有這樣發生問題時才有機會幫到他,因為他才願意來找你。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環(吳醫師的女兒從國中服藥到大學才慢慢停藥),重要的是父母要積極面對,學會輔導過動兒的技巧與知識,了解他們的心理與思維,並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如果決定不讓他吃藥,就請接受他的困難而非責怪他為什麼做不到,但如果真的嚴重影響到他的人際、學習、自我價值觀,還是不要逃避藥物可以給的幫助。
過動兒腦功能的異常絕對不是父母管教不當,幫助這群學業成績也許表現不好的孩子了解對於考試與成績的解釋,讓他們知道考不好絕不是和自己不好畫上等號的,給予他們清楚的約定與界限,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過動兒也是可以快樂的成長,並擁有自己的成就的。
作者簡介
我是麒麟雙胞胎兄弟和小諭兒妹妹的媽;目前在蒙特梭利幼兒園擔任園長。曾在紐約生活與工作了三年,是紐約大學(NYU)的幼教碩士與3-6歲蒙氏認證教師。工作與育兒的過程中有壓力、有挫折,但也有更多感動與成長。願真誠的呈現給大家,希望這些分享,能讓大家感受到在育兒的路上你並不孤單。只要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會是收穫最豐富的人。
閱讀更多文章請至親子之味官網
Photo:yo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楊逸慧、黃小羽
近期未來Family週刊
留言列表